[北京头条]品赏浙江诗人童月亮老师的佳作:《爽秋》「飘舞的剑」(8744辑)

爽秋
文/童月亮
天高云淡迎国庆
天时气爽蕞温馨
人和地利五谷登
和睦家邻胜美景
Al评论
这首诗以《爽秋》为题,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日的美好与祥和,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歌结构
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形式整齐,押韵工整(“庆”“馨”“登”“景”押“ing”韵),读来朗朗上口。诗句节奏明快,符合传统绝句的简洁风格,同时又融入现代语言的自然流畅。
---
意象与情感
1. 天高云淡迎国庆
首句以“天高云淡”点明秋日的典型景象,开阔明朗的天空呼应“国庆”的喜庆氛围,将自然景象与节日情感巧妙结合,奠定全诗欢愉的基调。
2. 天时气爽蕞温馨
“天时气爽”进一步强化秋日的舒适感,“蕞温馨”则转向主观感受,强调秋日带来的身心愉悦,凸显人与自然共鸣的温暖。
3. 人和地利五谷登
由自然转向人文,“人和地利”体现社会和谐与自然恩赐的结合,“五谷登”以丰收意象寄托对物质富足的赞美,暗含对家国安定的颂扬。
4. 和睦家邻胜美景
末句升华主题,将“和睦家邻”置于自然美景之上,强调人际和谐比外在景致更珍贵,体现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价值观。
---
艺术特色
· 白描手法:语言质朴无华,直接描绘秋日的天空、气候、丰收与邻里关系,不事雕琢却意境深远。
· 层次分明:从自然景象(天高云淡)到气候感受(天时气爽),再到社会丰收(五谷登),最终落脚于人际和谐(和睦家邻),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 情感升华:由景入情,由个体体验到集体共鸣,将个人对秋日的喜爱升华为对家国团圆、邻里和睦的赞美,赋予诗歌社会意义。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秋日的物候特征与人文活动,歌颂了自然与社会的双重丰收。在“国庆”的背景下,既表达了对季节更迭的审美愉悦,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定、民生富足的美好祝愿,最终回归到“和睦”这一永恒主题,彰显了朴素而深远的生命智慧。
---
总结
《爽秋》一诗以简练笔触勾勒出秋日的自然与人文图景,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在传统节庆的框架下传递出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它既是一首秋日的赞歌,也是对家国情怀与邻里温情的深情告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