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缘情深
文/张海霞
今天到晋祠,是应了晋祠文化研究会郝封印会长之邀,参加一场关于为晋祠文化园宣传出书的研讨会,会议室里学者们言辞恳切,追古溯今,文化研讨时的思想碰撞,是智者相投的惺惺之情;而午后晋祠村贾书记的盛情相伴,则更像是故交老友般的淳朴之谊。
这位当过兵的村书记,眉宇间还留着军人的硬朗,言谈举止却满是庄稼人式的实在。他陪着我们走向附近的海洋馆,一路指点评说,村里的路、新栽的树,都像是他自家的物什,透着股熟稔与自豪。说起当年村里的窘迫,账上没钱,他便自掏腰包领着大伙儿干,这话他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在说一桩邻家小事,我却听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担当。他将一份对乡土的热爱之情,化作了无声的行动,把这晋祠村治理得如田垄般齐整,这情,是厚实而滚烫的。
于我而言,海洋馆向来是孩童的天地,总觉与成人的心境隔着一层。岂料,当步入那片幽蓝时,尘世的喧嚣便被顷刻滤净。恍然间,如坠入一个静谧的异度空间。斑斓的鱼群是流动的织锦,悠游的海龟划动着岁月的从容。它们在自己的国度里从容来去,那份自由,竟让我生出几分羡慕来。讲解员小姑娘的嗓音清柔,如水波荡漾,为这无声的画卷添上了灵动的注脚。
最令人动容的,是那场海豚表演。驯兽师与那光滑油亮的海豚,不似主与仆,倒更像一对心神契合的知己。指令无声,一个手势,一个眼神,海豚便腾空而起,划出优美的银弧,亦或发出欢快的鸣唱,用鼻尖亲昵地触碰驯兽师的手掌。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与亲昵,令人惊叹。讲解员小姑娘说,这般的默契,非一日之功,是靠长年累月的陪伴与真心换来的。先有情的交融,才有这技的精彩。
我心中蓦然一动,如清泉滴落。这水族馆内的道理,与馆外的人世,何其相通!贾书记若没有对家乡那份掏心窝子的真情,何来这化古迹为新生的文化园?何来这上下同心的井井有条?人与人之间,若总是隔着一层利害的玻璃,又怎能企盼有肝胆相照的温暖?情之一字,原来如这馆中之水,看似柔弱,却能涵养万物,穿透隔阂。它流淌在驯兽师与海豚之间,也涌动在书记与乡民之间,更应流淌在我们每一个寻常的相遇里。
辞别时晚风拂面。回望那渐远的蓝色宫殿,再看看身旁笑容敦厚的贾书记,心中一片澄明。此行,研讨学问是收获,而这一堂关于“情”的课,更是滋养。万物有灵,皆因情而生动,如水一般,润泽无声,却力蕴千钧。这份源自深海的启示,与这土地般厚实的人情,交汇成流,静静地,流淌过我的心田。
作者简介:张海霞,民建会员、邢台市曲协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曲协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邢台作协会员,民建爱心艺术团团长。京东大鼓其字辈传承人。 2001年曾主编《小作家文集》一书。散文《姥爷》 《想起俊姐》 《婆婆》 《品品一品,那酒》 《重读父亲》等作品曾在河北省《散文风》刊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