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章 情痴顿悟
春回大地,南山披上新绿。这一日,赵守一正在溪边采药,忽闻悲恸的哭声。循声而去,见一青年书生瘫坐在地,面前一座新坟,碑上刻着“爱妻苏氏婉清之墓”。正是去年那位在红叶上题诗的官家小姐。
书生泣不成声,反复念叨:“婉清!你为何不等我!你说过要等我金榜题名回来娶你……”
赵守一认出这书生便是苏婉清心中所系之人,姓柳名文轩。他上前扶起柳生,将其带回庙中。柳生悲痛欲绝,言道自己在外苦读,今科终于中举,迫不及待回来,却得知婉清因抗婚不成,忧郁成疾,已于年前病故。
“早知如此,我宁可不要这功名!婉清,是我害了你啊!”柳生捶胸顿足,几近疯癫。
赵守一任他宣泄,待其稍缓,方道:“柳公子,你可知苏小姐临终前,心境已与往日不同?”
柳生抬头,泪眼婆娑。
赵守一将去年开导苏婉清之事略述一二,道:“苏小姐后期已渐悟‘缘起缘灭’之理,虽仍思念于你,但心中执念已淡,多了几分坦然。她并非纯因你而逝,亦是自身体质孱弱,加之家庭压力所致。你将全部罪责归于己身,既是小看了苏小姐后期的悟性,亦是加重了自己的负担。”
柳生怔住。
赵守一继续以狐仙之道开解:“情执最苦。你执着于‘长相厮守’之愿,抗拒‘生死离别’之实,故痛不欲生。真接纳,是感念昔日相知相惜之美,亦接纳今日阴阳两隔之痛。将此情此痛,化为活下去的力量,完成她未了之心愿,或行善积德回向于她,方不负你们相识一场。若沉溺悲痛,甚至欲随她而去,岂非辜负她对你‘金榜题名’的期许?更是抗拒了生命本身给你的其他缘分与责任。”
柳生默然良久,对着虚空喃喃道:“婉清……你可是希望我好好活着?” 仿佛得到某种感应,他心中剧痛稍减。他在坟前结庐守了七日,而后向赵守一拜谢离去。后来听说他并未沉沦,而是外放为一地知县,勤政爱民,终身未娶,却将一腔情意化为对百姓的慈悲。此为后话。
第十六章 屠夫放下
夏日某天,一个满身血腥气、面相凶悍的汉子犹豫地站在庙门外。他是城西杀猪的屠夫,姓张,人称张屠。他听闻赵守一能解人心结,但自觉杀孽深重,不敢入内。
赵守一主动出门,平和地问:“施主有何事?”
张屠扑通跪下,惶恐道:“赵先生!我……我杀生太多,每晚都做噩梦,梦见猪羊索命!我知这是报应,可我不干这营生,一家老小就得饿死!我……我该怎么办啊?” 他粗犷的脸上竟流下眼泪。
赵守一扶起他,道:“行业无分贵贱,存心却有善恶。你为生计所迫,此是因果。然既知杀生有业,便当时常存忏悔之心,善待你所杀之物,减少其痛苦,莫要虐杀。更可于每日劳作后,静心念佛或诵经,回向给这些生灵,愿它们早脱轮回。”
他进一步开示:“你之痛苦,源于内心对‘杀生’的抗拒与罪恶感。真接纳,是接纳你目前以此业谋生的事实,不起逃避之心;在此基础上,以慈悲心对待生命,尽己所能减少恶业,并借此事时时警醒自己因果不虚。心能如此,则噩梦渐消。待机缘成熟,或可渐渐转换行业。”
张屠如释重负,连连叩谢。此后,他每次杀生前必先默祷,过程中力求利落,减少牲畜痛苦,每日收工后必在自家佛堂诵经回向。说也奇怪,他的噩梦果然渐渐少了,人也变得平和了许多。他甚至开始用部分收入周济更穷苦的人。赵守一感叹,屠夫若能放下心中刀,其功德或许比终日念经而心口不一者更大。野狐禅法,圆融无碍,度一切可度之人。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