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寄哀思,青春奋进承精神。肃穆集结,共赴追思之约。烈士纪念日前夕,9月27日,为纪念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咸阳市慈善协会、咸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咸阳市秦都区青年联合会的指导下,市公益志愿者分会携手渭城区风轮初级中学、文林学校、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咸阳新思路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及20余支高校志愿者团队,300余名青、少年志愿者在咸阳市革命烈士陵园,举办以“缅怀烈士·追思奋进”为主题的祭扫活动。志愿者们步行两公里齐聚于此,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缅怀为咸阳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行力量。活动由杜乐乐担任主持人。
敬献花篮,致敬英烈忠魂。活动伊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激昂旋律响彻陵园,在场志愿者全体肃立,目光坚定,爱国之情在心中激荡。随后,礼兵志愿者代表抬起花篮,缓步走向烈士纪念碑,将饱含敬意的花篮敬献于碑前。紧接着,咸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赵路路、咸阳市慈善协会公益志愿者分会会长王鹏、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区域负责人曲海航、风轮初级中学副校长王棉旗、文林学校团委书记王琰共同上前,小心翼翼地整理花篮缎带、扶正挽联,每一个动作都承载着对英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追忆历史,传递青春担当。全场默哀1分钟的环节,陵园内静得只闻秋风拂过松柏的声响,这份寂静是对英烈的追思,更是对历史的敬畏。默哀结束后,党员志愿者代表杨运琦、风轮初级中学团员代表牛星语、文林学校团员代表何奕泽依次致祭奠辞,“先烈用热血守护家国,我们要用奋斗续写荣光”“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真挚的话语里满是新时代青少年的担当,也让在场者深受触动。
铭记誓言,唱响爱国情怀。致辞结束后,党员代表、团员代表、志愿者代表排着整齐的队伍,依次走向纪念碑,将手中的黄菊花轻轻放在碑前,橙黄的花朵寄托着无尽的思念,也象征着传承精神的坚定承诺。“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当《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响起,全场志愿者齐声合唱,嘹亮的歌声回荡在陵园上空,唱出了对祖国的热爱,更唱出了践行初心、奋勇向前的决心。歌声落定,全体人员向烈士三鞠躬,以最庄重的礼仪,向英烈致以最深的敬意。
践行缅怀,深化教育意义。仪式结束后,大家用实际行动践行缅怀之情:风轮初级中学、文林学校的初中生代表们拿起抹布,认真擦拭左右两侧的烈士纪念碑,指尖拂过碑上的文字,仿佛在聆听先烈们的奋斗故事;大学生志愿者则主动清扫前广场,用双手守护这片承载红色记忆的土地。随后,全体人员共同参观陵园展厅,一幅幅泛黄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将先烈们的英勇事迹生动再现,让“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认知,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中。
以行践思,凝聚奋进力量。活动尾声,会长王鹏对在场青少年志愿者们恳切勉励:“今天我们在陵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驻足,都不是形式,而是与历史的对话、与英烈的约定。擦拭纪念碑的每一下,是把先烈的故事刻进心里;清理广场的每一步,是把红色的责任扛在肩上。希望大家记住此刻的感动——青少年要把这份缅怀化作读书奋进的动力,志愿者要把这份敬意化作服务社会的行动,让英烈精神不仅留在陵园里,更活在我们的日常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向前走的力量!”
厚植情怀,传承红色薪火。此次祭扫活动,不仅是一次对英烈的追思,更是一堂浸润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对于青少年而言,它不再是课本上抽象的历史,而是亲身参与的缅怀、触手可及的感动,更是“刻进生命的精神坐标”。通过全程参与,青少年们在实践中懂得了“饮水思源”,在感动中厚植了爱国情怀,更明确了新时代接班人的责任。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奋进是最亮的底色。这场有温度、接地气的活动,让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活力,也让“缅怀先烈、追思奋进”的种子,在每一位参与者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推动大家不断前行的永恒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