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贺甲子,丹青颂华章——西京电气总公司成立60周年书画展隆重开幕
文/李玉田
值此西京电气总公司成立60周年之际,一场主题鲜明、墨香四溢的书画展在公司办公大楼隆重举行。
本次展览由西安市中国画研究会雁塔西京分会精心主办,在公司党政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顺利启幕。参展作品或勾勒企业发展脉络,或描绘职工精神风貌,或抒发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不仅展现了深厚的艺术底蕴,更凝聚了广大职工对公司六十载辉煌历程的深情祝福,赢得了全员的一致好评与热烈赞誉。
书画展的余韵未散,一场深度交融的思想碰撞已在西京公司会议室拉开帷幕。西安市中国画研究会理事会成员与公司领导齐聚一堂,围绕企业文化发展主题召开专题座谈会。
公司党委书记杨新中、研究会会长李玉田等双方核心代表先后发言,从艺术赋能企业精神、文化凝聚发展力量等维度深入交流,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与长远发展注入了鲜活思路。
汉字重逢的意义
文/屈军强
汉字很美,人言为信,禾口为和,寓意深远,令人联想!写字是写生活的美好与开心,阅读是读岁月的风景和故事,字里有诚,字里映善,字里是乐,字里叠福!一辈子的写字,让吉祥如意成为自己的骄傲,让健康幸福相伴一生美意延年!
一个善字,一生相伴;一个诚字,一世有缘;一个勤字,天天向上;一个谦字,不骄不躁;一个乐字,无忧无虑;一个好字,尚德载福;一个恩字,饮水思源;一个福字,美意延年!汉族字寓吉祥,祈平安,祝健康,既是文化的根,又是人生的源,值得关注品味,值得传承发扬!
汉字美妙
“思”中魅力如清泉,十个字里情境延。
“爱”人爱己多有梦,四季快活结好缘。
“勤”俭持家更富裕,金秋时节收福田。
“乐”观向上立宏志,幸福健康常心欢。
“和”睦家庭人敬老,谦逊有礼语言甜。
“德”厚载福守诚信,彰显正气应当先。
“苦”中耕耘春天好,不比不攀自怡然。
“善”善待人今最乐,情谊深厚月长圆。
“好”事多磨七星伴,喜中有喜享平安。
“恩”人不忘启儿孙,家风弘扬再扬鞭。
“美”好生活优雅在,书画歌舞广宇间。
“悟”里四季催奋进,你我当写颂尧篇。
人生贵在“养”,养心养身,养家养老。“养”,既有抚养赡养之意,又有培养滋养之情,更有学养修养之功。人要有涵养,身体要保养,性情应陶养,安心得休养,侍养老人是孝,育养儿童启后,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是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守望!
知者知道,知者知悟,知是有缘,知是福慧。人生在世就是要知心、知善、知情、知福、知美、知足、知恩。知愿人天天平平安安,知乐者心情快快活活,知足人生活美满美满,知福人阖家团圆幸福,知情人益寿开心延年!
观自在·印里印外说笑
文/屈军强
开心一笑启香唇,无虑无忧观喜神。
浅微一笑花灿灿,快乐幸福惜光阴。
达观一笑春浩荡,吃亏是福继家风。
平静一笑无烦恼,自信付苦忆峥嵘。
坦然一笑驱浮云,宽宏大度好从容。
深情一笑怀壮志,宠辱不惊淡利名。
感恩一笑真情唤,耕耘四季品如松。
眉开一笑天宇阔,喜从天降梦成真。
畅怀一笑柳月明,君子出门是晴空。
憨声一笑蝶花舞,乐勤和美五福盈。
蜀文化的精彩呈现
——带你走进四川美术馆
文/屈军强
深秋一日,天高云淡,气爽宜人。我被金秋成都的大美风景所陶醉,自然也要去四川美术馆观看新展览,大饱眼福,品展览作品,体验艺术之美和人生之乐趣!
四川美术馆地理位置优越,在成都市天府广场西侧,南临蜀都大道,东接人民南路,毗邻人民公园,省展览馆,市体育场及省文物大楼,是一个集文化、商业、休闲娱乐的最佳地段。
我去的那天是周三,美术馆正在举办“曾来德回故乡书法艺术展”、“永不忘却的记忆藏画展”、“四川省青年油画展”等五个大型展和艺术研讨会,来看展的人不多,但观展的认真程度却让人感觉十分欣慰!大家时尔关注作品,时尔对焦拍摄,时而用笔记录,时尔交谈探讨,让现场有了一种静雅神秘的气氛。
一馆一厅精品看,一家一情笔墨连。四川美术馆外观比较独特,整个建筑外墙均由黑灰色大理石和弧形玻璃幕墙组成,赋予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理念。美术馆外周边有草坪,有雕塑,有文化的标志。
馆内艺术氛围浓郁,一楼大厅中央安放着乌木现代木雕,高5米,周长3米。左侧为环形扶梯,可上二、三展厅观展。每个展厅设计独特,空间很大。馆内还设画廊、美术书店、美术用品专柜、小卖部、咖啡厅、茶座等购物,休息场所,特别是每个楼层的雕塑作品,寓意深刻,精美绝伦,引来了众多人观赏拍照!
四川美术馆现珍藏有宋元明清以来名人字画真迹近200件,另专门设置了“神州版画博物馆”,收藏我国五四以来及部分外国版画家版画作品近4,000件。四川美术馆自1992年开馆以来,每年平均举办各类展览50次左右,接纳观众每年达10万人次。
四川美术馆的镇馆之宝包括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等大师的珍贵画作,以及神州版画博物馆收藏的近现代版画作品,如《大匠之门》《菊兰都是好花卉》等。
每到一个城市,我都要先去美术馆观看各种展览,品味当地文化艺术的独特艺术魅力,对此地的文化遗产和创作实力有个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对自己来说,在艺术审美方面也是一个新的体验和新的收获。
一场秋雨懂秋凉,满树落叶知秋意
文/何俊锋
树叶上的水珠还在滴落,滴答滴答,像是时光的脚步行走在绵绵秋雨里,不急不缓,却从不回头。秋雨成诗,诗中有雨,诵咏成这个秋天最动人最深情的诗行。秋雨总是来得悄无声息。先是几滴试探性地敲在窗棂上,继而便连成一片密密的帘幕,将整个世界都笼在湿润的水汽里。一场秋雨懂秋凉,满树落叶知秋意。秋雨不像夏日的暴烈,也不似春雨的缠绵,它带着几分凉意,几分萧瑟,却又藏着说不尽的诗情。
站在屋檐下,看雨丝斜斜地织着。雨滴落在梧桐叶上,发出细微的声响,像是一首无词的歌。那些叶子,经过一夏的繁茂,如今已开始泛黄,边缘微微卷曲,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一片叶子忽然挣脱枝头,在雨中打了个旋儿,缓缓落向地面。秋天的讯息,就藏在这一叶知秋的片片落叶里。秋雨绵绵的时光总是安静的。远处的建筑被雨雾笼罩,轮廓变得模糊,像一幅水墨画。近处的花草低垂着头,接受着秋雨的洗礼。偶尔有麻雀从屋檐下掠过,翅膀沾了水珠,飞得有些吃力。
这样的时刻,时间仿佛慢了下来,让人可以细细品味秋天的韵味。一片落叶,一场秋雨,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转。那些被秋雨打湿的诗情,那些藏在落叶里的心事,都在这个季节里找到了最温柔的归宿。秋雨撩人愁绪。那些被雨水打湿的往事,那些藏在心底的思念,此刻都随着雨声浮上心头。秋雨是天地间的一场私语,淅淅沥沥地落在瓦片上,落在枯叶上,落在行人的伞上。它不像春雨那般娇嫩,也不似夏雨那般热烈,更不若冬雨那般凛冽,它只是静静地、绵绵地下着,带着几分凉意,几分萧瑟,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秋天的雨,细细密密像说不尽的话。
它不急,却能渗进人心,让人在一场秋雨一场寒,满树落叶知秋意的季节里,忽然想起很多人,想起不在身边的亲人,想起很久久不联系的朋友,想起那些来不及告别的名字。正如在岁月的旁白里,有心心念念的美好,也有欲罢不能的遗憾。一场秋雨懂秋凉,满树落叶知秋意,秋雨将整个季节洇湿成一首朦胧的诗。雨滴从檐角垂落,像被风扯断的丝线,在青石板上敲出细碎的韵脚。这让我想起李商隐的那句"留得枯荷听雨声",只是此刻的荷早已零落,唯有雨声依旧,将秋日的寂寥与温柔,一寸寸渗入泥土,等待着雨霁初晴时,秋赠予心境的那份云淡风轻。
一不小心,又走到了九月的尽头
文/ 何俊锋
日子,仿佛是被秋风翻动的书页,哗啦啦地,还没品读够那份云淡风轻,就被推到了最后一章。回过神来才惊觉:一不小心,又走到了九月的尽头。抬起头时,才发现窗外的天色,已从短昼明亮,变作了长夜微凉。九月,在一杯杯渐温的茶水里,在一次次日升月落中,悄无声息地滑向了终点。回想月初,夏日的余威似乎还未散尽,空气里还黏着些许潮湿。我们或许曾许下许多关于秋天的愿望:要读一本厚书,要去郊野看层林尽染,要开始一项新的运动计划……
然而,日子被具体而微的小事填满,忙不完的工作,处理不完的家常,偶尔袭来的莫名情绪。我们就在这琐碎里,被时间温柔地、也是不容置疑地推着向前。走到尽头,回望整个九月,它不像盛夏那般热烈张扬,也不似深冬那般棱角分明。它是一段温柔的过渡,一场静默的铺垫。它用清凉的晨露唤醒我们,用高远的天空开阔我们,用第一片旋转飘落的梧桐叶提醒我们:万物有时,聚散有时。
即将过去的这三十个日子,没有惊天动地的狂喜,也没有痛彻心扉的悲伤,这本身就是一种被岁月厚待的福气。那些未曾实现的远大目标,或许化作了生活中更细微的美好:一个睡得格外香甜的夜晚,一顿美味简单的家常饭,一个来自远方朋友的问候电话,一次下班路上偶遇的绝美晚霞。这些看似微小的确幸,像散落在时光里的珍珠,串起了九月最温暖的记忆。
所谓幸福,从来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具体而微的感动。这些,都是九月悄悄塞进我们行囊里的礼物。站在九月的尽头,像站在一条河的此岸,能清晰地望见彼岸十月的轮廓。那里,秋意更浓,色彩更重,空气里将弥漫着香甜的气息。那是一个更适合沉淀和思考的季节。那么,就让我们好好地与九月道个别吧。轻轻地对它说一声:谢谢你。告别九月的清风与微凉,我们将满怀这一个月积攒的所有平静与力量,踏入十月那扇通往深秋的门。
十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思考的季节,它邀请我们在沉淀中梳理过往,在回望中锚定方向。在十月的怀抱里,收获如秋果般沉甸甸的喜悦,内心如秋空般澄澈明朗。用心感受每一缕秋风的轻抚,每一片落叶的舞蹈,每一缕夕阳的温暖。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九月教会我们的,正是如何在平凡的日子里,跳一支属于自己的、从容的华尔兹。前方,是崭新的开始。愿你我能继续在这不紧不慢的时光里,用心生活,不错过每一份不经意间的美好。
国庆节献礼
文/楊公劳
长相思.国家
爱着你,护着你
国家母亲在心里
贫富不嫌弃
国美丽,家美丽
华夏儿女齐奋力
辉煌正崛起
2025.9.27作于法门寺
在美山书院成立庆典仪式上的致辞
文/韩星海
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文朋诗友们:大家好!
在这秋高气爽、五谷飘香的美好时节,古老的周原大地,乔山脚下,美山书院正式开门运营了!在此,我谨代表书院全体同仁,向莅临今天书院开业庆典的各位嘉宾、文朋书友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崇高的敬意!
俗话说:“美不美,泉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我们从最初的构想,到如今的初步建成,扶风县美山书院一路走来,包含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期待,这其中也离不开各方的支持与帮助。
在这里,我首先要诚挚感谢中共扶风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以及县文化旅游局、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等领导,是你们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为美山书院落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让美山书院迅速成长起来,为这片沃土上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成为法门古镇上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以实际行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六周年敬献了一份厚礼!
同时也要感谢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孔雀寺恢复重建者如孝法师等人,是你们的鼎力支持与提供方便条件,确保了书院成立和顺利进行,助力了书院朝着既定目标腾飞发展。
三是更要感谢社会各界以及文朋书友们。你们的热心帮忙与多方给力,让书院的发展充满活力,向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大步迈进。这无不说明,党政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是书院快速成长的强大动力,没有这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就没有今天书院的喜人景象。
今天的大美扶风,山美水美人更美。扶风在与时俱进的征程上,扶风为了实现文化强县的宏伟战略目标,对外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介宣传和投资扶风,这就是说:投资扶风,就是投资未来!今天在扶风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所在的乔山,古称神奇美山,就是“北山乡”的黄金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犹如一座亟待开发修复的“聚宝盆”,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潜力。美山书院正是看中了这里潜在的优势,一定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出其积极主动的作用。
未来在召唤,美山书院将致力于服务扶风的文化事业发展。我们将充分利用这里的自然资源与历史底蕴,打造书韵茶香的美山新业态,拉动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我们将定期与不定期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邀请各方社会贤达、文人墨客交流创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让书院成为最美扶风的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和朋友的到来与支持。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开创美山书院的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注:作者系扶风县美山书院理事长
——2025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