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逛书店
/耕读岁月长
上了年纪的人都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人到老年也不要“老态龙钟”而要有许多乐趣去开发呢!如淘书,阅读,看报,微博
也是一种乐趣。
然而我是一位闲不住的人,今年已七十岀头,爱动,爱看书,不耻下问。
近些年老伴张玉珍患阿尔茨海默病症,常领去医大二院治疗,在医院休息空隙时间,我还要跑跑学府书城或南岗书店翻翻书逛一逛。
有时来哈尔滨办事,到中央大街
走一走,也要进中央书城看看书,
我对读书写作,交友一直是我的最爱。简直说是上瘾了。
二零一八年夏天,听朋友说
双城北二道街腾达家园地下二号,人来人往开个图书馆,吸引许多学生学习充电。
一些退休老读者也挺多。
在图书馆两次看书
认识了付克举。
自从认识之后,我在双城学习又多了个好去处。
平时去区图书馆借书,要跑西门里,这回在科普图馆看书,距离我家很近,坐公交车四站地就到了。
这回看书方便了许多。
付克举是一位勤劳喜欢读书有爱心的人,扑实正直。
他为人和善淳朴,处世真诚。
他个头不高,却长有一双明亮眼睛,性格开朗,乐于助人,谁有事找他有求必应。
他开图书馆那年已是六十二岁。
他与妻子摆地摊卖书挣來的钱,没有去远方旅游,却毅在双城区开办了一个科普图书馆,免费对外开放。
付克举靠摆地摊卖书,省吃俭用,积攒了一百多万元,他没有去远方旅游,而是毅然决定开办个科普公益图书馆,免费对外开放。
占地三百平方米的图书馆窗明几净,桌椅崭新,四万册图书安放在书架上。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是他的心愿,更是萦绕在他心中的梦。
创建初衷不善言辞的付克举幼年时就喜欢读书,然而贫寒的家境使他不得不辍学。“当我提出辍学后老师几乎天天到我家找我父母谈,希望能让我继续上学。可我兄弟姐妹七个,父母也希望我早点儿挣钱帮着养家,我只好忍痛离校。”从此,他心中埋下一颗渴望读书、让每个喜欢读书的孩子都能读上书的种子。
家人支持为了这个梦想,付克举摆了12年书摊、开了15年书店,共卖书27年,总计卖逾130余万册。至今,付克举还记得,夫妻俩的三轮车常在半路被压爆胎;夏天下雨书被遮得严严实实,而他们却浑身湿透;冬天在外面站一天,妻子被冻得到半夜都暖不过来……就这样地和妻子苦心经营着,一分一分地攒钱,一步一步地向梦想靠近。2015年9月,在全家人的支持下,他花60万元买下一个心仪已久的半地下室公益图书馆终于开始了装修。
倍受欢迎如今,明亮整洁的图书馆常常座无虚席,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馆里安静得翻书声也清晰可闻。据了解,目前该馆藏书四万余册,包括社科、人文生活、儿童读物等类别,图书每周更新一次,图书馆内还建有教育公益网络平台,并特意购置了六台读书郎学习机,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寒暑假时最忙,家长陪孩子来的越来越多,那温馨的亲子阅读场面我总是看不够。”为此,付克举特意添置了许多小塑料凳,以备不时之需。开馆近一年来,共接待读者4万余人,办理借书卡4200余个,开办各种讲座10余次,深受孩子及家长的欢迎。
2019年3月,父子俩,东借西挪又凑了一部分钱,在距离图书馆东面,不足一华里处,又重新创建了“科普书店”藏书20万多册,900多平方米。
我每周要來这儿看看书,淘冶一下情懆。在获取知识同时,也享受着书籍作为文化载体所带给人心灵上的愉悦。这种愉悦是真诚的,妙不可然的乐趣杂揉其间。
这个书店在喧嚣的都巿一隅,和图书馆一样,隐匿着不起眼充滿一家人的大爱和温情,,温暖了一座城,如同甘泉,默默滋润着每一位渴望知识人的心田。
付克举父子行动,凝聚着世代相传的价置观念。
付克举平时还做公益事业,为那些弱势群体慷慨解囊,儿子在父亲熏陶下经营着科普书店,为古老双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将做出不懈努力,注入正能量。
授权首发作者简介:于忠海,男,中共党员。网名:耕读岁月长、山川秀美,1954年10月出生双城县(陈厢白旗头屯)安强大队。1976年参加政府机关工作。历任文革公社(后改联兴)经管会副主任。团委书记,联兴乡副乡长职务。1985年10月黑龙讧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学习,大专文化。2014年11月退休。笔耕不辍,与新闻结伴,在省内报刋发表新闻作品400余篇。多次获奖。现为《老年日报》特约通迅员。爰好散文诗歌。
![微信图片_20210_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