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校长“悦”读分享⑱ | 实验小学(北校)校长徐晓东推荐:《给教师的建议》
图文:临清市教体局工会公众号
编发:五老志愿者韩积蕊
【编者按】开卷启智,书香润教 ——“领航者・领读者” 书记校长“悦”读分享专栏今日启航。我们坚信,书记校长的每一次捧读,都是一场无声的引领:带领教师在文字中萃取育人良方,带领学生在墨香中丈量世界广度,带领我们在共读中探寻教育初心。
本期(总第18期),让我们走进临清市实验小学(北校),听徐晓东校长分享《给教师的建议》,在字里行间感受教育的热忱与力量。
【个人简介】
实验小学(北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徐晓东
徐晓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90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临清市实验小学(北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工作三十余载,在教育一线深耕不辍,始终以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践行着教书育人的初心。曾获得“临清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临清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聊城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聊城市优秀教育志愿者”等荣誉。
【分享书目】
《给教师的建议》的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拥有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该书主张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潜能,认为教育者应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用智慧与爱心引导他们成长。
【校长心声】
《给教师的建议》是作者从长期的学校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将教育过程中的观察、思考、实践经验与理论探索收集整理、系统阐述的书。他从课堂教学、德育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等多个角度,为教师提供了具体而实用的教育建议。
这本书中没有高深的理论,却处处闪烁着对儿童心灵的洞察;没有刻板的教条,却始终传递着对教育本质的坚守,为我照亮小学教育管理与育人实践的前行之路。
【读书心得】
以“建议”为舟,探寻小学教育的本真航向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身为小学校长,日常穿梭于校园的各个角落,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和教师们忙碌的身影,思考着一个永恒的问题:怎样的教育才能真正滋养孩子的生命?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恰似一位睿智的教育长者,用质朴又深刻的文字,为我拨开教育迷雾,浸润着我的教育理念。
看见“具体的人”,守护童年的独特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唯有先看见人,才能唤醒人。书中“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一观点,如重锤敲击心门。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差异尤为鲜明,有的在拼音世界里踟蹰,有的已能流畅讲述绘本故事;有的在运动场上活力四射,有的却在角落静静观察。
几乎所有的低年级老师都会因班里几个孩子不会计算、识字慢、阅读跟不上等情况而苦恼。我从《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找寻教育智慧,与低年级老师一起教研,提议为孩子们定制“成长树”:基础稍弱的孩子从简单的儿歌、绘本起步,从认识数字、简单计算起步,每读懂一篇小文章、每算对一组题目就贴上一片“树叶”;能力强的孩子挑战经典童话、小短文、计时计算……“树叶”化作“果实”。当孩子们看着属于自己的“树”渐渐繁茂,学习热情被点燃,课堂上也多了许多亮晶晶的眼神。这让我深知,小学教育要守好“看见每个孩子”的初心,校长更要引领教师,把目光聚焦到一个个具体的童年,让教育的阳光照亮每一寸“独特”,让校园成为包容差异、滋养个性的成长场。
释放思维的光,点亮课堂的本真
《给教师的建议》中反复强调:“学生的脑力劳动应当充满探索的乐趣。”这让我反思我校的课堂状况——是否太过追求“标准答案”而扼杀了好奇心?去年听一节科学课时,刘老师提问:“为什么树叶会变黄?”一个孩子举手说:“可能是树妈妈怕它们冷,给它们裹了黄色的被子。”全班哄笑,刘老师却眼前一亮:“这个想象真有趣!那我们一起来验证你的猜想吧!”她顺势引导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最终孩子们不仅理解了叶绿素分解的原理,还自主创作了“树叶的四季旅行”绘本。
受此启发,我和老师们的集体教研中提出“课堂留白”理念:每节课都要留出几分钟,让学生自由提问或表达观点。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课堂是思维的碰撞。”当教师敢于放下“满堂灌”,学生才会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发现者”。
点燃阅读的灯,滋养教育的根基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阅读对教师成长的滋养,教师要“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去读书。
我认为,教师的阅读视野,直接影响着课堂的厚度与温度。在我校 “教师共读计划”推进中,起初部分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认为教学任务重无暇阅读。于是,我牵头开展“教师读书分享会”,给老师们搭建分享读书感悟的平台。渐渐地,老师们从儿童心理学书籍里探寻孩子成长规律,在文学名著中汲取育人灵感,在教育学专业书籍中探寻教与学融合的案例……
阅读成为老师们的日常习惯,办公室里交流书中教育故事、教学妙招的场景多了起来,教师的专业底蕴在阅读中被夯实,教学有了更深厚的底气,课堂也变得更具人文气息。校园洋溢着的浓郁书香,滋养着师生的心灵。
合上《给教师的建议》,书中的智慧仍在心底翻涌。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不仅是给教师的育人指引,更是给校长的管理启示。教育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日复一日的用心。苏霍姆林斯基用他一生的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的高度,决定教育的厚度;而教育的真谛,就藏在那些平凡却温暖的细节里。
未来,我将继续带着书中的智慧,引领教师团队,在小学教育这片田园里,深耕细作,让每个孩子都能绽放独特的光彩,让教育的美好在心灵间传递、生长。
【编后】
![]()
【平台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民盟盟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作家协会顾问、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委宣传部理论讲堂(电视台)宣讲人,市宣讲专家团成员,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
《都市头条·运河浪花》文学平台认证主编,聊城市关工委先进个人。
1988年开始写作,编撰六部书稿(120万字),出版三部。代表作《家教文墨香》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钟情翰墨.笔耕不辍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运河浪花朵朵香,五老精神放光芒。关注后,点击运河浪花台标,即可阅读本台刊发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