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戈壁孤烟
离开白狼部落的庇护,四人再次深入西北腹地。眼前的景象愈发苍凉,绿色几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无垠的戈壁和嶙峋的怪石。狂风卷起沙砾,打在脸上生疼,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一种单调的土黄色。
根据墨尘掌握的零星线索,玄鸟宗在西北的最终据点,可能隐藏在一片被称为“千仞山”的险峻山脉之中。那是一片连当地牧民都视为禁地的区域,传说有去无回。
补给再次成为最大的问题。有限的清水和干粮在恶劣的环境下消耗极快。他们必须依靠应九出色的狩猎技巧和陈青河、苏挽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寻找水源和食物。
这一日,他们在戈壁中发现了一小片即将干涸的咸水洼,旁边生长着一些耐旱的沙棘。正当他们补充水囊、采摘果实时,远处地平线上突然扬起一道滚滚烟尘。
“有大队人马靠近!”应九眼神锐利,立刻警示。
众人迅速隐蔽到一块巨岩之后。只见烟尘中,一支约有百余人的骑兵队伍疾驰而来。这些骑兵装束奇特,并非中原军队的制式铠甲,而是穿着皮袄,戴着毡帽,背负强弓,腰挎弯刀,作风彪悍,正是活跃在西北边境的马贼!
马贼队伍在距离水洼不远处停下,似乎也打算在此歇脚。他们大声喧哗,肆无忌惮,显然将这片戈壁视作自己的地盘。
“是‘沙蝎’帮的人。”墨尘低声道,他显然对西北的势力有所了解,“这帮马贼心狠手辣,专劫商旅,甚至袭击小部落,最好不要招惹。”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一名眼尖的马贼发现了陈青河他们遗留在水洼边的脚印,立刻叫嚷起来。很快,几十名马贼便呈扇形包围了过来,脸上带着猫捉老鼠般的戏谑笑容。
“哟呵!这儿还藏着几只肥羊!”为首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独眼龙头目,舔着干裂的嘴唇,目光贪婪地扫过陈青河四人,尤其是在苏挽眉脸上停留许久,露出淫邪之色,“还有个这么水灵的小娘子!兄弟们,今天运气不错!”
陈青河将苏挽眉护在身后,眼中寒光闪烁。这些马贼,让他想起了凉州城的赵蟠和落凤坡的匪徒,心中杀意渐起。
墨尘不想节外生枝,上前一步,拱手道:“各位好汉,我们只是过路的旅人,身上并无多少财物,还请行个方便。”
“方便?”独眼龙嗤笑一声,“老子就是这片戈壁的王!老子说的话就是方便!把值钱的东西和那个女人留下,饶你们三条狗命!”
话音未落,陈青河已然出手!他身形如鬼魅般欺近独眼龙,蕴含九幽煞元的一掌,直接拍向对方胸口!
独眼龙没想到对方敢先动手,仓促间举刀格挡!
“咔嚓!”弯刀竟被一掌拍断!掌力余势未消,重重印在他胸膛上!
独眼龙惨叫一声,胸口凹陷,口喷鲜血倒飞出去,眼看是不活了!
“老大!”其他马贼又惊又怒,纷纷拔出兵器冲了上来!
“杀!”陈青河低吼一声,不再保留,如同虎入羊群,掌指间黑气缭绕,所过之处,马贼人仰马翻,非死即残!他体内的煞气似乎格外喜欢这种杀戮场面,运转得更加顺畅。
应九也长剑出鞘,剑光如雪,每一剑都精准地带走一条性命。墨尘护住苏挽眉,碧玉杖点出,将靠近的马贼逼退。
苏挽眉虽不忍杀戮,但也知道对这些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施展灵凤之力,道道净化之光如同利刃,专攻马贼要害,配合默契。
这群马贼虽然凶悍,但如何是这四人的对手?尤其是杀神般的陈青河,简直如同地狱归来的修罗!不到一炷香的功夫,百余马贼便被杀得七零八落,残存者发一声喊,丢下满地尸体和抢来的财物,狼狈逃窜。
戈壁上恢复了寂静,只留下浓重的血腥味。陈青河站在尸骸中间,周身煞气未散,眼神冰冷。这一次,他主动选择了杀戮,心中却异常平静。
苏挽眉走上前,轻轻拉住他的手,一股温和的力量渡入,抚平他心中那丝因杀戮而起的躁动。
墨尘看着满地狼藉,叹了口气:“此地不宜久留,沙蝎帮势力不小,恐怕会引来报复。我们得尽快离开。”
四人简单打扫了战场,取走马贼留下的清水和肉干,骑上缴获的马匹,迅速离开了这片血腥之地,向着千仞山的方向继续前进。戈壁的残酷,再次给他们上了一课。
第六十四章 千仞山险
连续数日的疾驰,四人终于抵达了千仞山脉的边缘。正如其名,这片山脉由无数陡峭如刀削的石峰组成,直插云霄,山体呈暗红色,在夕阳下如同燃烧的火焰,给人一种肃杀壮丽之感。
根据墨尘手中的残图显示,玄鸟宗据点的人口,隐藏在主峰“赤霄峰”一处极其隐蔽的峡谷之中。但如何找到那处峡谷,却是个难题。山中无路,怪石嶙峋,气候多变,时而烈日炎炎,时而狂风呼啸,甚至还会突然降下冰雹。
他们弃马步行,沿着陡峭的山脊艰难攀爬。应九在前探路,墨尘居中策应,陈青河则负责断后和保护苏挽眉。苏挽眉虽为女子,但灵凤血脉觉醒后,体质远超常人,攀爬峭壁竟也不落下风。
越往深处,山势越发险峻。有时需要借助绳索攀爬近乎垂直的崖壁,有时要侧身挤过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石缝。山中弥漫着一种古老而荒寂的气息,偶尔能听到不知名野兽的嚎叫,更添几分恐怖。
途中,他们发现了一些人为开凿的阶梯和石栈道的遗迹,但大多已经风化破损,难以通行。显然,很久以前,这里曾有人类活动。
“看来方向没错。”墨尘仔细观察着遗迹的走向,“这些痕迹,与宗门记载的‘天梯’颇为相似。”
就在他们沿着一段残破栈道前行时,走在前面的应九突然停下脚步,打了个警戒的手势。只见前方栈道的尽头,是一个巨大的山洞入口,而洞口处,竟然盘踞着一条水桶粗细、浑身覆盖着暗红色鳞片、头顶有个肉冠的怪蟒!
那怪蟒似乎正在沉睡,但散发出的凶戾气息,让陈青河都感到心悸。
“是‘赤炎蟒’!此物剧毒,力大无穷,而且感知极其敏锐!”墨尘脸色凝重,“绕过去恐怕不可能,这里是必经之路。”
“我去引开它。”应九低声道,就要上前。
“等等。”陈青河拦住他,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让我试试。”
他示意众人后退,自己则缓缓靠近洞口,并未掩饰气息。在距离怪蟒尚有十丈距离时,他停了下来,运转《九幽噬煞真经》,将一丝精纯的九幽煞元混合着那缕微弱的少阳之气,凝聚于指尖,形成一点奇异的光斑。
然后,他屈指一弹,将那点光斑射向洞壁一侧,远离怪蟒,但能量波动足以引起它的注意。
赤炎蟒猛地惊醒,灯笼大的竖瞳瞬间锁定那点光斑,发出一声威胁的嘶鸣。它似乎对那蕴含阴阳气息的能量既厌恶又好奇,犹豫了一下,竟然缓缓游动过去探查。
趁此机会,陈青河对身后三人打了个手势,四人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从另一侧迅速穿过了洞口!
直到他们离开很远,才听到身后传来赤炎蟒发现被戏弄后愤怒的咆哮声。
“好小子,有你的!”应九难得地夸赞了一句。墨尘也投来赞许的目光。陈青河这种方法,比硬拼巧妙得多,也安全得多。
经过这个小插曲,四人更加谨慎。又前行了大半日,在翻过一道山梁后,眼前豁然开朗!
一条隐藏在群山环抱中的幽深峡谷,出现在他们面前!峡谷两侧峭壁如镜,谷底云雾缭绕,隐约可见一些建筑的轮廓!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玄鸟令同源的气息!
“就是这里了!玄鸟宗西北据点——‘隐玄谷’!”墨尘激动地说道。
历经千辛万苦,他们终于找到了目的地!
第六十五章 隐玄谷秘
找到峡谷入口,并不意味着就能顺利进入。峡谷的入口处,被一片浓得化不开的白色雾气所笼罩,这雾气并非寻常水汽,而是蕴含着某种奇异的能量,能干扰人的感知和方向感,显然是一种防护阵法。
“这是‘迷天幻雾阵’,乃是宗门护山阵法之一。”墨尘仔细观察后说道,“若是强行闯入,会在雾中迷失方向,甚至触发杀机。需要特定的法门才能通过。”
他取出玄鸟令,咬破指尖,将一滴鲜血滴在令牌上。玄鸟令顿时散发出柔和的白光,光芒照射在前方的雾气上,雾气如同拥有生命般,缓缓向两侧分开,露出了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通道。
“跟紧我,不要踏错一步!”墨尘叮嘱道,率先走入通道。
通道内雾气依旧浓郁,但有了玄鸟令的指引,方向清晰。四人鱼贯而入,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眼前豁然开朗,终于穿过了迷雾区。
真正的隐玄谷,展现在他们面前。
谷内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与外面山脉的荒凉截然不同。溪流潺潺,草木葱茏,鸟语花香,宛如世外桃源。谷地中央,依山傍水修建着数十栋古朴的石屋和亭台楼阁,虽然大多已经破败,布满藤蔓,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规模和气象。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谷深处一座依山而凿的巨大石窟,洞口上方刻着两个苍劲的古字——“藏经”。
“终于……找到了……”墨尘望着眼前的景象,老泪纵横。这里是玄鸟宗先辈们苦心经营的最后避难所,承载着复国的希望和无数的心血。
四人怀着激动和敬畏的心情,踏入这片沉寂了数十年的秘境。他们仔细探查了谷内的情况。大部分石屋都已空置,只剩下一些腐朽的家具和日常用品。药圃荒废,但依稀能辨认出一些珍稀草药的痕迹。
最终,他们来到了那座“藏经窟”前。石窟大门紧闭,上面布满了复杂的符文和机关。
墨尘再次取出玄鸟令,结合一种特殊的手法,按在石门中央的凹槽上。伴随着一阵机括转动的沉重声响,石门缓缓向内开启。
石窟内部空间极大,一排排石架上,分门别类地存放着大量的竹简、帛书和纸质书籍!内容包罗万象,有武功秘籍、兵法韬略、医药毒术、机关阵法、史籍杂谈……简直是玄鸟宗数百年积累的精华所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密封的玉盒,里面存放着丹药、矿物等珍贵物资。
“太好了!有了这些典籍和物资,我们就能培养自己的力量,有了立足的根本!”墨尘激动不已。
陈青河与苏挽眉也被这丰富的藏书所震撼。这里将是他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学习和提升的地方。
清理出一处完好的石屋作为居所,四人便在隐玄谷暂时安顿下来。有了相对安全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陈青河与苏挽眉开始了系统性的学习和修炼。陈青河专注于研读更高深的武功秘籍和兵法,苏挽眉则学习医术、阵法等辅助技能。
平静而充实的日子,仿佛让外界的一切纷争都远去了。然而,他们都清楚,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隐玄谷的发现,意味着他们拥有了崛起的资本,也意味着,他们即将正式踏上那条充满荆棘的复国与抗争之路。
第六十六章 潜修岁月
隐玄谷的日子,平静而充实,时间仿佛在这里加快了流速。
陈青河如同久旱逢甘霖的禾苗,疯狂地吸收着藏经窟中的知识。他主要精力放在两处:一是寻找与《九幽噬煞真经》相关的典籍,希望能找到更安全、更高效的修炼法门;二是研读兵法和史籍,墨尘有意将他往领袖的方向培养。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一堆残破的兽皮卷中,竟然真的找到了《九幽噬煞真经》的一篇残卷补充,里面详细记载了如何利用外物(如寒煞潭、地煞穴)辅助修炼,以及几种威力强大的煞气运用法门,如“幽冥鬼爪”、“蚀魂掌”等,这让他如获至宝,修炼进度一日千里。
此外,他还系统地学习了《玄鸟战策》、《武经总要》等兵书,对行军布阵、谋略诡道有了初步的认识。墨尘时常与他探讨天下大势和用兵之道,潜移默化地提升着他的格局和眼界。
苏挽眉的进步同样惊人。她的灵凤血脉似乎与这山谷有某种共鸣,修炼《灵凤秘典》事半功倍。她不仅将各种治愈、净化法术修炼得炉火纯青,还展现出在阵法上的极高天赋,很快便掌握了谷口“迷天幻雾阵”的基本操控法门,并能开始学习更复杂的阵法。
同时,她潜心钻研医术,将藏经窟中的医典与自身的灵凤之力结合,竟能配制出一些具有奇效的丹药,对众人的修炼和伤势恢复大有裨益。她身上那种圣洁、温柔而又聪慧的气质愈发凸显。
应九则负责警戒和外出探查。他时常离开山谷,前往周边区域,打探外界消息,并带回一些必要的补给。从他带回的情报看,外面的世界并不平静。镇南王皇甫雄在南疆动作频频,与朝廷的关系日趋紧张;黑煞教和七杀堂在西北和中原的活动也更加猖獗;而朝廷内部,皇子间的夺嫡之争已趋于白热化,天下大有山雨欲来之势。
墨尘根据这些情报,不断调整着他们的计划。他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这一日,陈青河在修炼新掌握的“幽冥鬼爪”时,不慎被煞气反噬,伤及经脉,吐出一口淤血。苏挽眉立刻赶来,用精纯的灵凤之力和特制的丹药为他疗伤。
看着苏挽眉专注而温柔的神情,陈青河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这两年多的朝夕相处,生死与共,两人之间的感情早已深植骨髓。他轻轻握住她的手,低声道:“挽眉,等我们解决了这些麻烦,天下太平了,我就……”
苏挽眉脸颊微红,低下头,声如蚊蚋:“嗯……我等你。”
无需过多言语,彼此的心意已然相通。
然而,温馨的时刻总是短暂。应九又一次外出归来,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朝廷颁布海捕文书,悬赏万金,通缉“前朝妖女”苏挽眉和“煞星”陈青河!他们的画像和特征被张贴在各州府县城门!同时,有确切情报显示,一支由皇城司高手和边军精锐组成的联合追剿队伍,已经进入西北,目标直指千仞山区域!
平静的潜修岁月,即将被打破。
第六十七章 风起青萍
朝廷联合追剿队伍进入西北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隐玄谷平静的潭水。
“看来,我们还是暴露了。”墨尘看着应九带回来的、盖着刑部大印的通缉令,脸色凝重。通缉令上,苏挽眉的画像虽有偏差,但那双独特的凤眼特征被重点标注;陈青河的画像则突出了深陷的眼窝和“身负煞气”的描述。悬赏金额高达万金,足以让无数江湖亡命徒疯狂。
“队伍规模如何?由谁带队?”墨尘问道。
应九沉声道:“人数约在三百左右,皆是精锐。带队的是皇城司指挥同知‘冷面阎罗’赵无忌,以及边军骁骑将军‘破阵子’韩猛。赵无忌是南宫恨的上司,武功深不可测,尤擅追踪和刑讯;韩猛则是沙场宿将,擅长军阵合击,不容小觑。”
三百精锐,由两名顶尖高手带队,朝廷这次是下了血本,势在必得。
“他们目前到了何处?”
“据我探查,他们已抵达千仞山外围的‘黑石镇’,正在四处打探消息,并征召熟悉地形的本地向导。最迟三五日,便能摸到这片区域。”
形势危急!隐玄谷虽然隐蔽,但并非绝对安全。一旦被大军围困,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陈青河开口道,经过两年多的修炼和学习,他气质更加沉稳,眼神锐利,“隐玄谷易守难攻,但若被长期围困,补给终会断绝。必须主动出击,在他们找到确切位置之前,打乱他们的部署,或者……引开他们。”
苏挽眉也点头赞同:“谷口的迷天幻雾阵虽然厉害,但对方若有精通阵法的高手,或者不惜代价强攻,未必不能破解。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权更好。”
墨尘赞许地看了两人一眼,他们的成长速度超出了他的预期。他沉吟片刻,道:“青河所言有理。但我们人手太少,硬拼无疑是以卵击石。需以智取胜。”
他走到一幅简陋的西北地图前,指着千仞山外围的一片区域道:“这里是‘风吼涧’,地势险要,两侧是悬崖,中间是湍急的河流,只有一条栈道可通过。我们可以利用此地地形,设下埋伏。”
“如何埋伏?”应九问道。
墨尘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示敌以弱,诱敌深入。我们先派一人,故意在他们探路小队面前暴露行踪,将其引向风吼涧。然后,利用挽眉的阵法之术,在栈道上做手脚,再辅以青河的煞气扰敌,我的幻术迷惑,以及应九你的袭杀。不求全歼,只求重创其先锋,挫其锐气,让他们知难而退,或者为我们转移争取时间。”
一个详细的伏击计划,在四人的商讨中逐渐成型。这是他们获得力量后,第一次主动策划应对强敌,既是考验,也是磨砺。
“谁去当这个诱饵?”应九问。这个任务最为危险。
“我去。”陈青河毫不犹豫地说道,“我对地形熟悉,身法也快,而且……他们最想抓的是我,由我出面,诱惑最大。”
苏挽眉担忧地看着他,但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轻轻点了点头:“一切小心。”
计议已定,四人立刻分头准备。苏挽眉开始赶制布置阵法所需的符箓和材料;应九检查兵器,熟悉风吼涧的地形;墨尘推演着幻术的最佳施展时机;而陈青河,则调整着状态,准备扮演好“诱饵”的角色。
隐玄谷内,战意悄然升腾。一场针对朝廷追剿精锐的伏击战,即将在这西北荒芜之地拉开序幕。命运的齿轮,再次加速转动。
第六十八章 涧口伏杀
三日后,千仞山外围,风吼涧。
正如其名,峡谷中狂风呼啸,卷起河面的水汽,发出如同鬼哭狼嚎般的声响。一条年久失修、仅容两人并行的古老栈道,镶嵌在陡峭的崖壁之上,下方是奔腾咆哮的涧水。
陈青河独自一人,站在栈道中段,故意将身影暴露给对岸山林中若隐若现的朝廷探子。他穿着显眼的青色衣衫,深陷的眼窝在昏暗的光线下更显阴郁。
很快,对岸响起了尖锐的哨箭声。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一队约五十人的精锐士卒,在一名身着皇城司服饰的小头目带领下,迅速沿着栈道追了过来!这些人步伐矫健,眼神锐利,显然都是好手。
陈青河见敌人上钩,故意露出“惊慌”之色,转身向栈道另一端“逃去”。
“追!别让那煞星跑了!”皇城司小头目厉声喝道,带头追入栈道。他们得到的命令是发现目标,死死咬住,等待主力合围。
然而,当他们全部进入栈道中段最狭窄的区域时,异变陡生!
走在最前面的几名士卒,脚下看似坚固的木板突然塌陷!几人惨叫着坠入下方激流!
“有埋伏!”小头目反应极快,立刻示警!但为时已晚!
栈道两侧的崖壁上,早已被苏挽眉布置了简易的“落石阵”和“迷踪阵”。此刻阵法发动,大小不一的石块轰隆隆滚落,砸向栈道上的官兵!同时,淡淡的雾气升起,干扰着他们的视线和方向感!
队伍顿时大乱!惨叫声、落水声、石块撞击声不绝于耳!
“不要乱!结阵防御!”小头目声嘶力竭地喊道,试图稳住阵脚。
就在此时,一道鬼魅般的身影从栈道上方荡下,正是应九!他手中长剑如同死神的镰刀,剑光闪烁间,数名士卒咽喉溅血,倒地身亡!
与此同时,陈青河也去而复返!他不再伪装,眼中煞气弥漫,双掌拍出,阴寒的九幽煞元如同狂风般卷向敌人!凡是被煞气扫中者,无不感到血液冻结,动作迟缓,实力大减!
墨尘则隐藏在暗处,口中念念有词,施展幻术。栈道上的官兵只觉得眼前幻象丛生,时而看到无数冤魂扑来,时而觉得栈道在剧烈摇晃,心智稍弱者立刻精神崩溃!
埋伏圈成了屠宰场!皇城司和边军组成的这支先锋小队,虽然精锐,但在有心算无心、地利人和尽失的情况下,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五十人的小队死伤殆尽,只有那名小头目凭借不错的武功,负伤跳入激流,侥幸逃生,但也成了惊弓之鸟。
陈青河四人迅速打扫战场,取走有用的箭矢和兵刃,然后按照预定计划,撤离风吼涧,消失在茫茫山林之中。
当朝廷主力大军在赵无忌和韩猛的带领下赶到风吼涧时,只看到满地的尸体和狼藉的栈道,以及那个惊魂未定、语无伦次的小头目。
赵无忌面沉如水,检查着尸体上的伤口,冷声道:“煞气侵蚀,剑法超绝,还有阵法幻术的痕迹……果然是他們!好狠辣的手段!”
韩猛看着险要的地形,眉头紧锁:“赵大人,对方占据地利,又如此狡猾,看来这千仞山,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是否暂缓进军,从长计议?”
赵无忌眼中寒光闪烁,摇了摇头:“皇命在身,岂能退缩?他们越是反抗,越说明做贼心虚!传令下去,加大搜索力度,悬赏当地山民,务必找到他们的藏身之处!本官倒要看看,他们能躲到几时!”
风吼涧的伏击,虽然重创了朝廷的先锋,挫伤了其锐气,但也彻底激怒了赵无忌和韩猛。一场更加激烈、规模更大的搜捕与反搜捕,即将在千仞山展开。隐玄谷的平静,彻底被打破。陈青河四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