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 红枫】5223 我与三尺巷 作者║田继忠(辽宁)主播║花朵朵 主编║天民

【诗与大地 红枫】
我与三尺巷
作者║田继忠(辽宁)
主播║花朵朵
主编║天民

我曾经做过辽宁日报记者, 2010年退休无事,游手好闲,偶尔种种地,读点书,写两个字,学画个虾蟹,再练几套拳,打发时光而已。

退休了,百无聊赖。我突然想去种地。耕者有其田。中国人几千年来沉积心底的云,就是不散。
老了,对一切本无所求的我开始流露出对土地的一点贪婪。当过知青的我似乎对农耕并无恶感。田园生活的闲适,在不觉中成了人之将老时微不足道的一丝憧憬。

我租了个占地一亩的菜棚。就在城北平罗,村子叫“青堆子”,很像一首古典词牌的名称,但不是。我的“租界”是一套蛮不错的园田。两间小屋,有灶有炕有厕所;一块耕地,半是大棚,半是露天。我在棚里栅出一个空间,临时存放采摘的蔬菜,也做餐厅,做聊斋;酷暑难当时,在这里与燕为伍,听雨观澜,十分惬意。
我还在大棚布下开了一个角门,形成一个宽不足三尺,长三尺有余的过道,便戏称“三尺巷”,索性刻了几个字挂在角门上。此后,这“租界”就被朋友叫成“三尺巷”。
有了三尺巷,我的剩余价值有了消费去处。老伴和我放弃了其他的休闲方式,把闲暇变成了忙碌。五年了,我们不吝惜汗水,付出了看上去和年龄不相称的辛劳。
几年下来,身上残留的一点斯文气息,已经为乡间的风雨磨蚀殆尽。我不再是文化人,而是一个肤色黧黑很有点沧桑感的乡巴佬。我并不自惭形秽,反倒很满意自己角色的翻转和归朴返真的造形,在自食其力的夕阳中悠然自得。
土地真是可爱。它值得相依为命。有了“三尺巷”,我们就很少去超市,甚至忽略了蔬菜的行情。夏天吃不过来的新鲜蔬菜让朋友和你共享;冬季,白菜、萝卜,还有土豆,会让你一直吃到春暖花开。
一年中,我们有太多的光阴被青翠的黄瓜、鲜艳的西红柿包围着,看着在我们手中变幻的盎然生机,我们辛苦并快乐着……
在“三尺巷”,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农民”。他们也和我差不多一样的年纪。我曾问过自己,是不是人越老越眷恋土地?没有答案,我只是想起避暑山庄里大清皇帝辟出的“自留地”,想起彭大将军在吴家花园开荒的背影;想起曾经跟子女进城的老人最后重归乡里……土地是命,就国人而言,或许真是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不是这就叫“传统”。
赘言一句,每次去“三尺巷”,都要经过当年的造化屯,那是我50多年前插队落户的地方,而今已成街区。至于我如今落脚的乡下则要驱车跑出四环以外。
沧海桑田,平地高楼,社会在不可想象的迅捷中发展,在城市的高歌猛进里,我们是否听到了那些被压抑的土地的回声?为了耕作,我们将不得不走得更远…


【作者简介】
1963 年进入辽宁省实验中学读书;1968 年插队沈阳于洪造化公社务农;1970 年抽调本溪钢铁公司;1984 年进入辽宁日报社。2010 年退休。与新闻为伍,平生与文字结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些散文随笔诗词等,间或有小书问世并得以加入辽宁省作家协会。今蒙荆君美意,为诸师友。

【主播简介】
花朵朵,女,蒙古族,广播电视台编辑、三级剪辑师,喜马拉雅有声演播师、认证主播,《朵朵花开》有声剧社创始人,国家广电总局首期高研班优秀学员。一个热爱诵读的电视人,在声音中寻找自我、幸福他人!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
【诗与大地·驼铃】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诗评】
【诗与大地·红枫】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