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齿增智学解字,中华经典意有旨
文 / 谦坤 图/林洁 何卫红
秋雨绵绵细若丝,
战友相邀习新知。
宝地群贤聚名师,
增智识友启心智。
如约而至穗华口腔,恰逢一位贵人在微笑指导一位仅有三个月驾龄的小哥停车——左三圈、右三圈,三次精准到位。原来这位指挥者正是徐波老师。真可谓大道至简,重在践行。
与老师同行,虽未多言,却已感受到那股缓缓浸润心灵的正能量。若说“7”是一个吉祥的数字,那么今日,智慧与经典于此交汇,必将绽放万丈光芒。周日逢七,又在七楼学习,不管“三七二十一”,名师自是不凡,万事终归于一,恰是大道至简,不忘初心。
步入七楼,优秀的老师们笑容温煦,个个神采奕奕。其中有广州好人林洁、陈丽萍、何卫红,广州优秀红棉老兵覃兆福、汤锦彪,广东好人肖金,还有两位精神矍铄的“80后”——苏安琪老师与李惠珍老班长,现场约50人参会。参会者人人自带光芒,处处熠熠生辉。这不仅是一场文化交流,更是一次精神的盛宴,亦是“文化自信”最铿锵的践行与宣言。
首先,我们参观了“穗华口腔”为民解忧的工作现场。他们以爱心、关心、公益心,心心相印;务实、踏实、做实事的作风,终得如愿。这里是患者的福音,需求者的首选。无论在科技还是医术方面,皆属行业顶尖。当我们把口腔卫士——牙齿,铸成一道钢铁长城,我们的身心自将健康和谐。
回到会场,众人期盼良师开讲。当下社会教育,一字曰“卷”,二字谓“很卷”,三字叹“无法卷”。因偏离中华经典,学习浮于表面,认知流于浅薄。多是纸上谈兵,考试虽高分,实践却无措。理想虽丰,现实却瘦,少了精气神,焦虑常相伴。
中华文化浩荡五千年,智慧藏于字里行间。眼前一部《百字读中国》,字字有故事,句句成画卷,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图景。
一凡老师首讲“家”字:屋檐之下有豕(猪)。猪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伴随人类历史的变迁。成家之初,必先养猪;时代更迭,阶级分化。古时祭祀需备祭品,寻常百姓仅能以猪为祭,“家”字由此成形。一语道尽“家”的变迁,猪亦是福星,陪伴人间。
鄢老师解析“德、财、福”三字,令我思绪翻涌,豁然开朗。“德”字演变,目视正途,践行天道。重在起心动念,德为种子,必使富贵开花(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昙花一现、无果而终。德配其位,财如花开,福如结果。
现场两位“80后”老师,神采宛若未满六十。她们乐善好施,践行“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苏安琪老师,七十载笔耕毛体书法,作品作为国礼赠予外国大使,每日坚持创作,从不间断。另一位李惠珍老师,人如其名,惠泽他人,珍惜当下。1958年考入军校从医,默默奉献青春,听党话、跟党走,甘做祖国的螺丝钉、人民的子弟兵。从她们的精神状态、敏捷思维与康健体魄中,正印证了鄢老师所讲的“德、财、福”三字真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社会所需,实现自我价值,做最好的自己,助力祖国复兴梦,奉献每一分光和热。
优秀文化的传承,国民精神的滋养,华夏儿女的壮志,正伴随盛世中华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