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诗品读
✦ 淮河赋(之八十九)
——节气的错位
□ 童年(安徽)
1
残冰还嵌在淮河的掌纹里
去年的芦苇杆
挑着半块霜
摆渡人的竹篙捅下去
竟没触到春的软泥——
本该冒尖的麦芽还缩在土里
好像怕寒的孩子
紧攥着母亲的衣角
河面上,掠过几只早燕
翅膀沾着的不是暖意
是上游飘来的雪粒
有老人蹲在河埠头洗萝卜
水流过指缝时,还带着
些许冬凉
他说——
往年这时候,柳梢该泛嫩黄
今年却只有风,把冰碴子
吹得叮当响
远处的麦田里
那拖拉机的轮子陷在冻土中
驾驶员点着烟,望着
灰蒙蒙的天
烟圈散开,像没说出口的
诸多疑问——
春,是不是在淮河的弯道里
迷了路了
冰面下,有鱼群缓慢地游过
它们不知道
节气的钟摆已悄悄偏移
只把冰层
当作暂时的屋顶
只等着某天,阳光能撞开
这层透明的墙
2
预报说,今日有雨
淮河两岸的人
都把陶罐搬到院角
等着接春的甘洌
可天只是阴了半宿,风卷着
黑云跑过
连一滴雨的影子,都没有
落在河面上
田埂上的裂缝又宽了些
去年的稻茬
还露着灰白的根
有农妇蹲在田边,用手指
使劲抠着土
指尖沾着的,是干硬的泥块
不是湿润的墒
淮河的水位比往年
低了三尺三
露出的河床上,有蚌壳
嵌在泥沙里
像谁遗落的纽扣,蒙着
厚厚的尘
远处的抽水泵嗡嗡地转着
水管里流出的水
细得像线
浇在麦田里,只湿了
表层的土
有孩子追着水管跑,想抓住
那点水
却只摸到空气里
那干燥的风
河对岸的柳树,枝条
依旧还是枯的
本该垂落的雨丝,变成了
飘飞的柳絮
它们落在人的肩上
像细碎的雪
却没带来半分,雨水
该有的清凉
3
本该响雷的日子,淮河上
却空静得出奇
连风都放轻了脚步
怕惊散什么
冬眠的青蛙还躲在泥洞里
它们没听到雷的召唤
只觉得,土还是凉的
河岸边的桃树,花苞鼓得
满满的
却迟迟不肯绽开,像在等
一个信号
有老人坐在屋檐下,听
半导体里的天气预报
说今日无雷,他叹了口气
把棉袄又裹紧了些
去年被雷惊醒的笋芽
今年还埋在土里
它们不知道,节气已过惊蛰
只凭着本能
在黑暗中慢慢生长
河面上,有渔船划过
桨声瞬间就打破了寂静
却没惊起水鸟
渔民撒下网,捞上来的
只有几条小杂鱼
和几片去年的枯叶
远处的工厂,烟囱冒着
灰白的烟
烟柱直挺挺地立着
没被雷声撼动
有孩子拿着风筝跑过河岸
风筝线
拉得笔直,却没遇到半点风
他抬头望着天,问——
响雷呢?
天只是蓝着,像一块
没被敲响的鼓
淮河的水,依旧缓缓地流着
它见过无数次惊蛰的雷
却第一次
在这个时节,听不到
那声唤醒万物的
轰鸣
4
春分该是昼夜平分的日子
可淮河的天,却把白昼
剪短了半寸
清晨,太阳迟了一刻
才爬过河岸的树梢
傍晚,又早了一刻
默默地沉进西边的云里
河面上的雾,比往常
浓了些
渔船在雾里穿行,像飘在
半空的影子
渔民的吆喝声
传不了太远
就被雾裹住,慢慢散在风里
田埂上的紫云英,开得
比往年晚些
紫色的小花,稀稀拉拉地
缀在草丛中
有蜜蜂飞过,却没在花上
停留太久
它们好像也知道,白昼短了
要抓紧时间
河边的洗衣妇,把木槌
抡得高高的
却总觉得,还没洗完衣服
这天就暗了
水流过石板,带着微凉的
温度
像要把白昼里
那点短暂的暖意,留住
有老人坐在河埠头的
石凳上
看着夕阳一点点
沉下去
他说——
往年这时候,天还亮着
今年的昼,怎么就短了呢
河面上,最后一只渔船
靠了岸
渔民收起网,网兜里的鱼
不多
他抬头望了望渐暗的天
把一天的疲惫,都融进了
淮河的暮色里
5
清明的风,裹着淮河的凉
吹过河岸的坟茔,把纸钱
也吹得打转
扫墓的人提着祭品,踩着
湿泥走来
他们身上的棉袄,还没换成
春衫
本该飘雨的天,却只飘着
毛毛细雪
雪落在墓碑上,很快就化了
像逝者的泪,没来得及流
就干了
有孩子跪在坟前,他不懂
为何要祭拜
只觉得风太冷,把小脸
冻得通红
他伸手去接雪,却只摸到
冰冷的空气
河面上,有纸船顺流而下
船上插着的香
烟,慢慢飘着
却没遇到清明该有的
湿润的风
远处的麦田里,麦苗
还没返青
去年的枯草,还盖在田埂上
像一层薄薄的毯子
裹着未醒的春
扫墓的人烧完纸钱
站起身
拍了拍身上的泥,又裹紧了
棉袄
他们望着淮河的水
缓缓地流
心里想着——
今年的清明,怎么就这么寒
风还在吹,雪还在飘
淮河两岸的清明,少了暖意
多了凉
6
谷雨时节,淮河两岸的谷子
本该喝着雨水,使劲地长
可今年的霜,却赖在
谷穗上不肯走
清晨,谷叶上结着白霜
像谁撒了一把碎盐
裹着嫩绿的芽
有农妇走进田里,用手
轻轻地拂去霜
指尖触到的,是刺骨的凉
淮河的水,比往年浑了些
上游的雨水,带着泥沙
冲下来
却没浇到干涸的田里
田埂上的水泵,还在不停地
抽着水
可抽上来的水,带着泥沙
也带着凉
浇在谷苗上,谷苗只是蔫着
没显出该有的,蓬勃的绿
有老人站在田埂上,望着
灰蒙蒙的天
他说——
往年这时候,谷子该有半尺
高了吧
可今年却只有几寸
还裹着霜
远处的村庄里,炊烟
袅袅升起
却没带来半点暖意
只把雾
吹得更浓
有孩子在谷田边放风筝
风筝线断了,落在谷苗上
惊起几只蚂蚱,它们
蹦跳着
却没找到,谷雨该有的
温暖的草叶
7
立夏的钟声响了,淮河两岸
却没迎来夏的热
柳梢的绿还是浅的
没到浓荫蔽日的程度
河面上的风,吹在人身上,
还带着春的凉
有老人坐在巷口,摇着蒲扇
蒲扇摇了半天,也没摇出
半点热意
他说——
往年这时候,该穿单衣了
今年却还要把薄棉袄
搭在胳膊上
田埂上的蚕豆花,开得
比往年晚一些
紫色的花串,稀稀拉拉地
挂在枝头
有蜜蜂飞过,却没在花上
停留太久
它们好像也觉得,夏的气息
还不够浓
淮河的水位,比往年高了些
岸边的芦苇,刚抽出新笋
风吹过芦苇丛,发出沙沙响
却没带来夏的蝉鸣
只有风的轻唱
有孩子在河边捉蝌蚪
他们的小手伸进水里
还是觉得水凉
蝌蚪在手里游着,小小的
黑黑的
像谁撒在水里的
细碎的墨点
远处的西瓜地,瓜苗
刚长出几片叶子
瓜农蹲在地里,给瓜苗浇水
他望着天,希望快点热起来
好让西瓜,能结出甜甜的果
8
小满时节,淮河两岸的麦子
本该籽粒初满,透着金黄
可今年的麦田
却一片枯槁
麦穗低着头,像营养不良的
孩子
麦叶上,有虫蛀的洞
还有干黄的斑
风一吹,麦秆就晃
像要折断
有老农走进麦田,用手捏着
麦穗
指尖触到的,是干瘪的粒
不是饱满的浆
淮河的水,离麦田
还有半里多地
田埂上的裂缝,能塞进
一个拳头
去年的灌溉渠,早就干了
有农妇提着水桶,往麦田里
浇着水
一桶水浇下去,只湿了
一小块土
麦根还没喝到水,水就先
渗进了裂缝里
远处的收割机,停在田边
驾驶员点着烟,望着
枯槁的麦田
烟圈散开,像没说出口的
叹息——
今年的麦,怕是收不上来了
有顽皮的孩子在麦田边跑
手里拿着风筝
风筝线拉得笔直,却一直
没遇到风
他抬头望着天,问——
为什么麦子是黄的?
天只是蓝着,像一块
没表情的布
淮河的水,依旧缓缓地流着
它见过无数次小满的麦浪
却第一次
在这个时节,看到
如此萧瑟的景象
9
芒种该是忙收忙种的日子
可淮河两岸的麦田,却静得
可怕
收割机停在田埂上
锈迹斑斑
镰刀挂在屋檐下,还沾着
去年的麦糠
去年的麦子早就收完了
今年的麦
却在小满时就枯了
没等到芒种
有老农坐在门槛上,摩挲着
镰刀
刀刃上的寒光,照出
他脸上的皱纹
淮河的水,比往年浑了些
上游冲下来的泥沙
堆在河岸边
像谁铺了一层土,盖住了
去年的痕迹
远处的稻田里,本该
插满秧苗
可现在,只有干裂的田
和几丛杂草
有农妇蹲在田边,用手
拔着野草
指尖沾着的,是干硬的泥
不是湿润的田
有孩子拿着玩具镰刀
在空地上比划
他学着大人的样子
正割着空气
却不知道,真正的镰刀
此刻正闲在一旁
没机会,触碰那金黄的麦芒
河面上,有渔船
划过
渔民撒下网,捞上来的
只有几条小杂鱼,和几片
枯麦叶
他望着两岸的麦田
深深叹了口气
把网收起来,慢慢地
划向远方
10
夏至该是白昼最长的日子
可淮河的天,却把白昼
缩短了
清晨,太阳迟了半小时
才爬过东边的山岗
傍晚,又早了半小时,沉进
西边的河流
河面上的风,比往常凉了些
吹在人身上,竟有了秋意
有老人坐在河边的柳树下
摇着蒲扇,却没觉得热
他说——
往年这时候,天要黑得晚
今年却早早地,就暗下来
田埂上的菜蔬,长得
要比往年矮多了
就连那玉米叶还是绿的
却没长到
该有的高度
有农妇走进玉米地
用手摸着玉米穗
穗子还是小的,没结出
饱满的粒
淮河的水位,比往年低了些
露出的河床上,有田螺
爬过的痕迹
像谁画的曲线,弯弯曲曲
远处的荷塘里,荷花
刚开了几朵
荷叶还没铺满水面
风一吹
就晃得厉害,就像还没有
站稳的孩子
有孩子在荷塘边捉蜻蜓
蜻蜓飞得低,翅膀沾着的
不是夏的热,是傍晚的凉
他抬头望着渐暗的天,问——
怎么白天这么短,还没有
玩够就黑了?
11
小暑该是暑气渐浓的日子
可淮河两岸的风,却带着寒
清晨,有人穿着长袖出门
傍晚,还得把薄外套裹在
身上
河面上的水汽,比往常
重了些
雾蒙蒙的,看不清对岸的树林
有渔民划着船,在雾里穿行
船头的灯,像一点微弱的星
田埂上的黄豆,叶子
还是绿的呢
却没显出该有的,旺盛的
长势
有农妇蹲在田边
给黄豆除草
指尖触到的叶子,是凉的
不是热的
淮河的水,比往年凉了些
有孩子在河边玩水,刚下水
就喊冷
他缩着身子,从水里出来
身上的水珠,很快就被风
吹干了
远处的工厂,烟囱冒着烟
烟柱被风吹得歪歪斜斜
有工人下班走出厂门
裹紧了衣服
他们说——
今年的小暑,怎么就不热呢?
河岸边的柳树,枝条垂在
水面上
风一吹,柳条就晃
像在打冷战
蝉鸣也比往年少了些
它们躲在柳树上,好像也怕
这突如其来的寒
12
大暑本该是一年中最热的
日子了
可淮河的天,却把热收藏了起来
河面上的风,吹在人身上
竟带着丝丝凉意
有老人坐在树荫下
他不用摇蒲扇
也没觉得多热,只觉得舒服
他说——
往年这时候,树荫下像蒸笼
今年却不一样,风里
有秋凉
田埂上的水稻,长得
要比往年好
绿油油的,透着生机
有农妇走进稻田,查看稻穗
稻穗上结着饱满的粒
透着金黄
淮河的水位,不高不低
正好能灌溉两岸的田
有渔民划着船,在河里捕鱼
渔网撒下去,很快就有鱼
跳起来
远处的荷塘里,荷花全开了
粉色的花,映着绿色的叶
有孩子在荷塘边摘莲蓬
莲蓬里的莲子
又甜又嫩
他笑着跑,手里拿着莲蓬
没觉得热,只觉得这大暑天
怎么就这么凉快
这么舒坦
13
立秋的风,吹过淮河两岸
却没带来秋的凉,只带来
夏的热
河面上的水汽,还是那么重
远处的树,叶子还是绿的
没显出半点
要变黄的意思
有老人坐在巷口,摇着蒲扇
蒲扇摇得飞快,还是觉得热
他说——
往年这时候,该凉快点了
今年却还是这么热
就像没立秋一样
田埂上的玉米,叶子
都晒蔫了
有农妇提着水桶,给玉米
浇着水
水浇在叶子上,很快
就蒸发了
只留下一点湿痕,很快
又干了
淮河的水位,比往年低了些
露出的河床上
有石头晒得发烫
还有几个孩子在河边玩
光着脚踩在石头上
刚踩上去就喊——
好疼,赶紧把脚缩回来
远处的工厂,工人们
都穿着短袖
脸上的汗,不停地往下流
他们说——
这立秋,怎么比大暑还热?
河岸边的柳树,叶子还是
绿绿的
蝉鸣还是那么响,没半点
要停的意思
好像这秋,还没到淮河来
还在远方的路上,迟迟
不肯来
14
处暑该是暑气结束的日子
可淮河两岸的暑气
却赖着不走
河面上的风,吹在人身上
还是热的
有老人坐在屋檐下
扇着扇子
可扇子扇了半天,也没有
扇走暑气
他说——
往年这时候,该穿长袖了
今年却还得穿短袖
晚上还得开空调
田埂上的黄豆,叶子
都晒黄了
有农妇走进黄豆地,看着
黄豆荚
豆荚还是小的,没结出
多少豆
她叹了口气,觉得这暑气
太耽误事了
淮河的水位,越来越低
露出的河床上,有裂缝
越来越宽
有渔民划着船,在河里找鱼
可河里的鱼,越来越少
远处的荷塘里,荷花都谢了
荷叶也开始变黄,没了
往日的生机
有孩子在荷塘边捡荷叶
荷叶干干的,脆得一捏就碎
他说,往年这时候
荷塘里还有不少荷花
今年怎么就谢得这么早
还这么热呢?
风,还在吹
暑气还在蒸发
淮河的处暑,没了秋的凉
只有夏的热
15
白露时节,淮河两岸的清晨
本该有露水,沾在草叶上
可今年的清晨,草叶上
干干的
没半点露水的痕迹
只有一层薄灰
有老人早起,到河边散步
他摸着草叶,没摸到露水
只摸到凉
他说,往年这时候
草叶上的露水
能打湿鞋子,今年却没有
淮河的水,比往常凉了些
河面上的雾,比往常薄了些
有渔民划着船,在河里捕鱼
船头的灯,还没熄灭
天就亮了
田埂上的麦田,麦苗刚出土
嫩绿的芽,透着生机
有农妇蹲在田边,看着麦苗
希望它们能长得好
能抵御寒冷
远处的村庄里,炊烟
袅袅升起
炊烟散开,像一层薄纱
有孩子背着书包,走在
上学的路上
他穿着薄外套,没觉得冷
只觉得这白露天
怎么就没露水了呢?
河岸边的柳树,叶子
开始变黄
风一吹,叶子就落下来
落在地上,干干的
没沾半点露水
16
秋分该是昼夜平分的日子
可淮河的天,却把黑夜
拉长了
清晨,太阳迟了很久
才爬过
河岸那片芦苇荡
光线软得像泡发的棉絮
落在田里
还没把昨夜的凉烘透
就又要西沉
田埂上的稻子都熟了
金黄的穗子垂着
却没人急着收割——
天,暗得太早
收割机的灯要提前两小时
亮起
灯光扫过稻穗,把饱满的
颗粒照得发亮
却照不亮,农人间那句
没说完的话——
“今年的夜,怎么长到
能装下两回露水?”
淮河的水
在暮色里泛着灰蓝
有鱼群,贴着水面跳
尾鳍划开的波纹
没等散开,就被
夜色揉成一团
摆渡人收了竹篙,坐在船头
抽烟
烟蒂的红光灭了又亮
像数着
黑夜多出来的那截时辰
有孩子在河边捡稻穗,攥着
半把金黄
却被母亲喊着回家——
“天快要黑透了
露水要把新鞋打湿了。”
他回头望时,太阳早沉进了
河对岸的树林里
只留下一抹橘红,像谁
在黑夜的边缘
轻轻描了一笔,又很快
被风吹淡
17
寒露该是露水带寒的日子
可淮河两岸的露,却裹着
温吞的凉
清晨,老人在河埠头洗菜
水珠从菜叶上滚下来
落在手背上
竟没有往年那种刺骨的冷
他抬头望了望天,云是淡的
风掠过芦苇丛,也没带起
多少寒意
田埂上的棉花白了
棉桃裂开嘴
有农妇背着竹筐摘棉
指尖触到棉絮
软乎乎的
连带着露水的湿
也成了舒服的凉,不是
冻手的寒
淮河的水位比往年稳
也没怎么降
露出的浅滩上,有几只野鸭
在啄食
它们没把翅膀收紧,反而
时不时张开
像是在享受这反常的暖
不愿早早南飞
远处的柿子树,叶子
还没红透
橙黄的果子挂在枝头
沾着露水
有孩子踮着脚够,果子
没够着
倒让露水打湿了衣领
他却笑了——
“这露水一点都不凉
像奶奶的手。”
只有河对岸的茅草,梢头
泛着点白
像是在提醒:寒露该有的寒
或许只是躲在风里
还没来得及
吹到淮河这头的
人间
18
霜降的清晨,淮河两岸
静悄悄的
没人在草叶上找到霜的痕迹
往年该白蒙蒙一片的田埂
如今,只铺着层薄灰
连露珠都少见
有老农扛着锄头走进麦田
蹲下身摸了摸土
土,居然是温的
麦苗长得比往年旺
绿油油的
倒像是把该来的霜
都换成了暖意
淮河的水面,没结半点薄冰
连风吹过,都带着点
软乎乎的劲儿
有渔船划过,桨声落在水里
没惊起多少凉意,只漾开
几圈温吞的波
远处的菜园里,白菜
还绿着
萝卜缨子也没蔫,往年
这时候
早该裹着层霜,脆生生的
今年却能伸手就拔,沾着的
泥土都是暖的
有老人坐在屋檐下晒辣椒
红通通的辣椒串
挂在竹竿上
他眯着眼晒太阳,说——
“往年这时候
手早冻得伸不直了
今年倒好
晒着太阳像开春。”
只有西边的山,顶梢上
泛着点淡白
像是霜走错了地方
落在了山尖
没敢来淮河两岸的田
没敢碰
这人间,还没
准备好的凉
19
立冬的钟声响过,淮河两岸
却没见冬的身影
柳树枝条还垂着绿,只是
淡了些
风掠过河面,没带起
冰碴子的响
只把芦苇杆吹得晃
像在打盹
田埂上的油菜刚出苗
嫩绿的叶
贴着土面长,没半点
想要躲寒的样子
有农妇提着篮子去摘菜
菜园里的菠菜、香菜还鲜着
她笑着说——
“往年这时候,菜早冻蔫了
今年倒好,立冬了
还能吃新鲜的。”
淮河的水依旧流得缓
没结薄冰
有几个孩子在河边扔石子
石子溅起的水花
落在手上,竟没有
预想中的那么冷
孩子们追着水花跑
鞋踩湿了,也不怕
远处的村庄里,烟囱冒的烟
感觉永远是淡的
没人急着烧炕,屋里的温度
还能让老人坐在窗边缝补
不用裹着厚棉袄,缩着身子
只有傍晚的风,多了点凉意
吹在人脸上
像提醒:冬该来了
可淮河不慌,两岸的人
也不慌
他们看着没冻的河,看着
没蔫的菜
等着那声,真正属于冬的
冰裂的脆响
20
预报说今日小雪,淮河
两岸的人们
都等着看第一片雪花落下来
孩子把围巾找出来,围在
脖子上
跑出门,却只看到
灰蒙蒙的天
风卷着云跑过,没带半点
雪的影子
河面上的水还是浑的
流得缓慢
有渔民划着船,网撒下去
捞上来的还是鱼,不是雪粒
田埂上的麦苗盖着层薄土
是农人种的,不是雪铺的
有老人蹲在田边,用手扒开土
看着绿油油的苗,说——
“往年这时候呀
雪早盖过苗尖了,今年倒好
连点雪星子都没有。”
远处的屋顶是灰的
没露半点白
没人扫雪,也没人想
堆雪人
孩子拿着雪球模具
在空地上乱比划
却捏不出
半点雪,只能失望地
端坐在地上
淮河的风,吹在人身上
是干冷的
不是雪天那种,裹着湿的冷
有妇人在河边洗衣服
水流过手背
竟比往年这时候,暖了些
她搓着衣服,说:
——
“雪再不来
麦苗该渴坏了。”
天依旧阴着,却没下雪
淮河等着,两岸的人也等着
等着那片,能盖满田
能染白屋顶的
属于小雪的,第一片雪
21
大雪时节,淮河终于
落了点雪花
却不是往年那种
漫天飞舞着的鹅毛
只是细碎的雪粒,飘在风里
落在地上,没一会儿就化了
孩子追着雪粒跑
伸手去接
掌心只沾到点湿,没留住雪
他噘着嘴,问——
“怎么雪这么小呢?”
大人笑着说——
“有雪就好,总比没有强多了。”
淮河的水面上,雪粒落进去
连个痕迹,都没留下
就化了
有渔船划过,桨声比往常
轻得多
像是怕惊散这点薄雪
田埂上的麦苗,终于
沾了点白
却只是薄薄一层,盖不住绿
有老农走进田里,用手
轻轻地拂去雪
看着苗尖,说——
“这点雪,不够润地
还得等场大雪呀”
远处的村庄里,屋顶
没积多少雪
烟囱冒的烟,把雪粒
熏得往上飘
没人扫雪,因为雪太少
扫不起来,也堆不成雪人
只有河岸边的芦苇,梢头
沾着雪
像撒了把碎盐,白得显眼
风一吹,雪粒掉下来
落在河里,化在水里
淮河的大雪呵,就这么
轻描淡写地过了
两岸的人没抱怨,只是盼着
盼着那场,能把河冻住
能把田都盖满的
真正的大雪
22
冬至该是白昼最短、寒意
最浓的日子了
可淮河的天,却把白昼拉得
长了些
清晨,太阳早了一刻
爬过河岸的山
光线落在田里,带着点暖
没像往年那样,冷得发僵
田埂上的雪早化了,露出
干硬的土
有农妇提着篮子,去地里
挖萝卜
萝卜缨子还绿着,萝卜
还埋在土里
拔出来,带着点温乎的土气
淮河的水没冻住,还在流
有鱼群在水里游,比往年
活跃多了
渔民划着船,网撒下去
很快就有鱼跳起来,带着
许多水花
远处的村庄里,家家户户
都在包饺子
屋里的热气从窗户缝里
钻出来
没人裹着厚棉袄缩在炕头
孩子们在屋里跑,闹着
要吃饺子
傍晚的太阳,迟了一刻
才缓缓沉下去
余晖落在河面上,泛着
橘红的光
有老人坐在河边,看着夕阳
喃喃地说——
“往年这时候,天早黑透了
手冻得连烟都点不着
今年倒好
冬至也能晒着太阳。”
风,还是有点凉,却没那么
刺骨
淮河的冬至,没了往年寒
却多了点,让人安心的暖
像是这河,这岸,都在为
即将到来的春,悄悄
攒着股劲
23
小寒本该是一年中
较冷的日子了
可淮河两岸的寒,却来得
迟了些
清晨,老人在河边散步
没戴棉帽,也没缩着脖子
风吹在脸上,是凉
不是冻
他说——
“往年这时候,出门得裹得
严严实实
今年倒好,穿件薄棉袄
就够了。”
淮河的水没冻住,还在流
有孩子在河边扔石子
石子溅起的水花
落在手上,竟没有冻得发麻
他笑着跑,没觉得冷
田埂上的麦苗,绿油油的
没被冻蔫,也没被雪盖着
有农妇蹲在田边,给麦苗
松了松土
指尖触到土,是温的
她说——
“寒再不来,麦苗该疯长了。”
远处的工厂,工人们穿着
薄外套上班
没戴手套,也没呵着气暖手
他们说——
“这小寒,怎么比冬至还暖?”
河岸边的柳树,枝条
还是枯的
却没被冻得发脆,风一吹
还能轻轻晃,像在等春
只有深夜的风,多了点寒
吹在窗棂上,发出轻响
像是在提醒——
小寒该有的寒
还没走,只是在路上
淮河等着,两岸的人
也等着
等着那声,能让河结冰
能让苗裹雪的
属于小寒的,寒的信号
24
大寒该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可淮河的寒,却温和得很
清晨,河面上并没结厚冰
只有岸边,沾着点薄霜
风掠过河面,吹在人身上
是冷,却没到
冻裂皮肤的程度
有老人坐在河边的石凳上
晒着太阳,没戴手套
手放在膝盖上,也没觉得僵
他说——
“往年这时候,石凳冻得能
粘住手
今年倒好,还能坐着
晒太阳。”
田埂上的麦苗,盖着层薄土
是农人种的,不是雪铺的
土是温的,苗是绿的
没半点要躲寒的样子
淮河的水,流得比往
常缓
有鱼群在水里游,没钻到
深底去
像是也知道,这寒
没那么刺骨
远处的村庄里,也没人
急着烧炕
屋里的温度,能让老人
坐在窗边
看外面的天,看还没
冻住的河水
孩子们在屋外玩,没戴棉帽
跑着跳着,汗都出来了
只有傍晚的风,多了点凉
吹在人脸上,像在说——
这是大寒,该有点寒
可淮河不慌,两岸的人
也不慌
他们看着温寒的天,看着
没冻上的河
等着春,从这温寒里
悄悄钻出来
带着绿,带着暖
25
又一个立春,淮河却飘着雪
不是去年残冰的凉
是新雪的软
雪落在柳梢上,没压弯枝条
反而把枯褐的枝,染出点
白的嫩
有孩子追着雪跑,手里
拿着风筝
风筝线拉得笔直,雪
落在线上
像串起的碎珍珠,晃着亮
他喊——
“立春下雪!春裹着雪来了!”
淮河的冰早化了
雪落在水面上
没一会儿就化了,却把
水染得更清
有渔民划着船,网撒下去
捞上来的鱼,带着雪化的凉
却比往年,更有劲儿
田埂上的麦苗,盖着层薄雪
像裹着白被子,雪下面
是绿的苗,透着劲
有老农蹲在田边,用手
拂去雪
看着苗尖,笑——
“雪裹着春,今年的麦
准能好。”
远处的村庄里,烟囱冒的烟
是暖的
有人打开门,看着雪
看着春
没觉得冷,只觉得心里亮堂
像是这雪,这春,都在说——
新的一年,该有新的盼头了
淮河的立春,雪裹着春
春藏着暖,两岸的人
都笑着,等着那雪化后
满田的绿,满河的暖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