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诗品读
✦ 淮河赋(之八十七)
——老船的归属
□ 童年(安徽)
1
铆钉咬锈,像咬住淮河
半世纪的呼吸
老船横陈滩涂,龙骨弯成
河的肋骨
每道木纹都在渗——
是当年浪的重量
是渡客的汗,是粮袋压出的
岁月的瘀青
有人说该送进玻璃柜
让涛声成标本
有人说该沉河底,给鱼群
当历史书
它偏偏就盯着潮起时
水漫船帮的弧度
像在数
当年劈开多少浪,才把河魂
刻进木
桅杆断了,却还指着
那河心的光
那光里
有它未卸的帆,未凉的烫
锈不是腐朽,是河给它
盖的奖章
盖着“归属”二字——
在滩涂,在风里,在心上
当月光漫过船板,露出
补漏的麻丝
那是河偷偷缝的,乡愁的
补丁。老船忽然懂了
归属,从不是固定的岸
是河魂在锈里流,它在魂里
慢慢融化
2
老船的锚,在滩涂泥里
埋了整整一百年
锚链上的水纹,还记着
它与岸的契约
当年它扬帆时,岸在渡口
轻轻挥着手
说“累了就回来”
这话,在浪里漂了百年
它曾驮着霜雪出航
载着星月归港
见过盐船沉在雾里,见过
逃荒人哭红的眼
每次闯过险滩,都在心里
把契约默念
默念着岸的模样,默念着
那份暖
如今
锚终于扎进岸的土,像扎进
故乡的肩
岸用草叶裹它的锈,用月光
擦它的斑
船板上的凹痕,还留着
当年的粮袋印
那是它给岸的信
写满“我回来了”的惦念
归属是这契约的兑现
是岸的等待
是船卸下所有风浪,在岸的
怀里轻颤
风过滩涂时,会把契约
念给淮河听
听着听着,河就涨了潮
把船与岸,轻轻拥抱
3
老船的木板
裂着淮河的年轮
每一圈都裹着浪,裹着
渡口的晨昏
最里圈的纹,还留着
造船匠的汗渍
最外圈的纹,已沾了
滩涂的尘
它曾跟着淮河的年轮长
越长越坚韧
载着淮河的粮,送着
淮河的人
后来年轮慢了,它也停了
脚步
把自己变成淮河年轮的
另一部分
有人想把它搬去博物馆
断了它的根
它死活不肯——
它的根在淮河的泥里
扎得深
它要陪着淮河长,陪着
年轮转
看春草绿了滩涂
看秋霜白了船身
归属是淮河的年轮,把它
轻轻裹进
裹进河的故事,裹进
河的晨昏
每当淮河涨潮,年轮就会
轻轻转
转着转着呵,就把老船的魂
转成了河魂
4
老船立在滩涂,好像那块
沉默的碑
碑上没刻字,却写满
淮河的经纬
写着当年运粮的船,排成队
写着渡客的脚印,在船板上,
积了灰
它从不与高楼比高
从不与新船比美
只把
岁月的重量,稳稳扛在背
铆钉是碑的钉,锈是碑的纹
风来读它,雨来读它
读出满眼泪花
有人说这碑太旧,该换成
新的碑
它笑了——
新碑哪懂,浪的滋味
它的碑里藏着河的魂
藏着人的罪
藏着神的恩典
藏着那些没说出口的
牵挂与忏悔
归属是做这块碑,在淮河畔
永远矗立着
立到木板成泥,立到锈成灰
让后来的人,摸着碑的纹
能想起淮河的浪,想起
这老船的
前世与今生
5
老船的旧帆,挂在桅杆上
多像一份珍贵遗嘱
布上的洞,是当年风咬的
雨打的,浪冲的
每根经纬都在说——
当年我多威武
把淮河的浪,都甩在船后
追着日出
遗嘱里写
别把我拆了,别把我烧了
我要看着老船,在滩涂安度
我要听淮河的水,还像当年
那样美,那样流
流着流着,就把我的魂
流进船的骨
帆曾带着老船,闯过多少
迷雾险滩
曾在雷雨中,把船护得
严严实实
如今它老了,却还不肯落幕
要陪着老船,把最后的岁月
慢慢数
归属是这遗嘱的守护呵
是帆的托付
是老船懂帆的心意,把帆
轻轻留住
风来的时候,帆还会轻轻鼓
像在说——
别怕,我还在,还陪着你呢
6
老船仓里,藏着渡客的回声
有的是笑声,有的是哭声
有的是叮咛
最清晰的那声,是个孩子喊
——“娘”
喊得船板都软了,喊得浪
都静了
那些渡客,有的去了远方
有的回了家
有的,再也没回来,却把魂
留在了船上
老船把这些回声,都藏进
木纹里
藏得深深的,像藏着
自己的老娘
有人上船来,想把回声
都赶走
老船不肯——
这是它最珍贵的
这是它的所有
它要让回声陪着,在滩涂
守着
守着那些没回来的人
守着那些等候
归属是这些回声,在船仓里
绕着
绕着绕着,就把老船的魂
给绕暖了
每当淮河涨潮,回声就会
轻轻响
像渡客们回来了,在船上
唠着家常
7
淮河的水,把记忆都浸在
老船里
浸得船板发潮,浸得
船底锈都发甜
记忆里有它年轻时
劈浪的模样
有它老了后,在滩涂
晒着太阳的闲
水的记忆里,老船是英雄
是伙伴,是史诗
不是现在这副,满身锈的
可怜
水记得它曾救过
翻船的渔夫
记得它曾载着粮,救过
饥肠辘辘的田
如今水还来,还来拍打
老船的舷
像在说——
老朋友,我从没把你忘呵
水把记忆泡在船板里
泡得软软的
泡得老船也忘了,自己
有多老了
归属是水的记忆,把它
紧紧抱着
抱着它的英雄,抱着
它的伙伴
抱着一首旷世史诗
水会一直记着,一直陪着
直到老船成泥,也还在
记忆里,鲜活地
活着
8
老船躺在滩涂,好像躺在
土地的怀抱
土地用泥,给它盖了层暖被
用草,给它编了件绿衣
让它在岁月里,不再受冷
不再受气
土地记得它当年的模样——
帆张得满
像要把天空都拉进怀里
劈浪向前
如今它累了,土地就
轻轻托着
托着它的锈,它的裂,
它的所有疲倦
还有眷恋
有人想把它挖走,搬去
繁华的地方
土地不肯——
它的孩子,该留在家园
土地把养分,悄悄送进
船板的缝
让它就算朽了,也能与草
共生,与花为伴
归属是土地的怀抱
安稳又温暖
是不用再远航,不用
再与风浪纠缠
当月光洒在滩涂,老船会
轻轻叹
叹终于找到家了呵
在这土地的臂弯
9
老船的船眼,还留着
星子的船票
当年星子落在船板上
说“带你去远方”
它就扬起帆,追着星子的光
把淮河的浪,都甩在身后
一路闯荡
后来星子落了,它也停了航
把星子的船票,藏进木纹的
最深处
每次抬头看天,就把船票
拿出来凝望
望那些闪的星,像望见
当年的过往
有人说星子早忘了
别再傻等了
老船不说话,只把船票
攥得更紧
它知道星子没忘,那些船票
依旧还亮着
亮在天上,亮在它心里
从没暗过
归属是星子的船票
是未完的航向
是就算停在滩涂,心也还
向着远方
当星子再落下来,它轻轻晃
像在说——
我还在呢,等着一起去闯
10
风总来淮河滩,跟老船
含泪述说絮语
说当年它扬帆时,风
多么用力推
说当年它遇着凶险
风多么着急吹
说那些过往,像电影一样
在风里飞
风说它见过很多船,走了
就从没回来过
只有老船,还守着这滩涂
守着这水
风把别处的故事,都讲给
老船听
讲着讲着,就把老船的泪
吹得没了影
有人嫌风太吵,想把风赶跑
老船不肯——
风是它的老朋友,不能少
风的絮语里,有它的青春,
它的骄傲,它的风骨
有它没说出口的,那些
牵挂与寂寥
归属是风的絮语,在耳边绕
绕着绕着,就把老船的魂
给绕得暖了
每当风来的时候,老船
就会轻轻摇
像在跟风说——
再讲会儿吧,我还没听够呢
11
老船的木纹,是首没写完的
凄美诗行
每一道都藏着话,藏着
岁月的内伤
有的写着浪的凶,有的写着
帆的扬
有的写着渡客的笑
有的写着离别的殇
有人,总是想把诗行擦了
写新的篇章
老船不肯——
这是它一生的诗,不能忘
它要让风读,让雨读让汤汤淮河读
读着读着,就把岁月的味,
都读出来了
诗行里的最后一句,还空着
没写
老船说要等,等找到归属的
那天。等那天来了,它就把
笔郑重拿起
把“终于回家了”,写在
诗行的最末页
归属是木纹的诗行
完整又温暖
是不用再漂泊,不用再把
心事贮藏
当阳光照在木纹上,诗行
就会轻轻亮
亮成一首完整的诗,在淮畔
久久传扬
12
老船躺在滩涂,能听见
淮河的心跳
咚,咚,像鼓点一样
沉稳又有力
它跟着心跳的节奏,轻轻晃
像回到了当年,在浪里
航行的时光
淮河的心跳里
有它的影子,它的响
有它当年劈浪时,船板
发出的哐当
淮河的心跳,从没把它忘
就算它停在滩涂,也还把它
放在心上
有人说老船早没用了
早该扔了
淮河不说话,只把心
跳得更响
它用心跳告诉老船——
你永远是我的船
永远有我在,陪着你
不用慌
归属是淮河的心跳
是永恒的相伴
是不用再远航,不用
再与孤独纠缠
当老船听见心跳,就会
轻轻叹
叹终于找到根了
在这淮河的心房
13
老船卧在淮河滩,像位
温厚的老者
不张扬,不诉说,只静静
看着岁月过
它的木板,带着阳光的温度
像老者的手掌,温暖而平和
它曾载过疲惫的旅人
载过沉甸甸的收获
从不抱怨,只用宽广的胸怀
将一切容纳
如今,它不再奔波,在滩涂
它安歇了
用温厚的姿态,感受着
时光的柔和
淮河的水,轻轻绕着它流淌
像在与这位老者,轻声
诉说家常
岸边的草,悄悄在它身旁
疯生。像孩子般,依偎着
它的肩膀
归属是这温厚的相伴
是岁月的平和
是不慌不忙,在这方天地
停泊
它用一生的温厚,换来了
此刻的安宁
在归属中,感受着生命的
从容
老船的温厚,像一缕暖阳
照亮了淮河滩,也照亮了
心房
它会一直在这里,用温厚的
模样,守护着这方天地
守护着这份安详
14
老船在淮河滩,遇见了
灵性的风
风轻轻拂过它的船身
像在与它沟通
诉说着天空的故事
诉说着远方的风景
让老船的心灵,在倾听中
变得轻盈
它还遇见了灵性的草
在船缝中生长
用嫩绿的叶片,抚摸它的
沧桑
草儿与它分享阳光,分享
雨露的滋养
让它在岁月中,感受到
生命的能量
淮河的水,也是灵性的伙伴
用流动的旋律,与它进行
心灵的交谈
水映着它的身影,也映着
天空的蓝
让它在这相遇中,找到
心灵的牵连
归属是这些灵性的相遇
温暖而自然
是风的陪伴,是草的依恋
是水的缠绵
它在这些相遇中,不再感到
孤单
让灵魂在灵性的滋养中
变得丰满
这些灵性的相遇,肯定会
一直延续
像一首灵动的诗,在淮畔
传递
让老船的生命,永远
充满生机
在归属中
感受着天地的灵气
15
老船在淮河滩,从不与谁
争锋芒
它的光芒藏在内心
内敛而明亮
不像年轻的船,在水面
肆意张扬
它只在沉默中,散发着
独特的光
它曾用这光芒,在黑夜中
指引方向
让迷路的旅人,看到
希望的光
如今,它将光芒收起
藏在心房
只在无人的时候,悄然绽放
淮河的水,懂得它的内敛
用温柔的方式,与它相伴
岸边的树,懂得它的沉默
用挺拔的姿态
为它守护着平安
归属是这懂得与接纳
让它不再隐藏
在这方天地
释放内心的光芒
内敛不是懦弱,那是岁月
沉淀的能量
让它在归属中,变得
更加坚强
老船的内敛光芒
会一直闪亮
像夜空中的星,不耀眼
却明亮
它会在这光芒中,安详地
徜徉
让生命的意义,在内敛中
优雅绽放
16
老船在淮河滩,感受到
神性的守护
那守护来自天空的蓝
来自土地的厚
来自淮河的水呵
日夜不停地流
让它在岁月中,不被
任何风雨左右
它曾在危难时刻,感受到
这份守护
让它在惊涛骇浪中,平安
渡过关口
那份神性的力量,像一双
温柔的手
将它轻轻呵护,不让它
迷失方向
如今,它躺在滩涂,依旧被
守护着
阳光为它披上暖衣
月光为它洒下清幽
风为它
拂去尘埃,草为它装点四周
让它
在这守护中,感受着
神性的温柔
归属是这神性的守护呵
让它心灵得救
在这方天地
找到永恒的归宿
它会带着这份守护
在岁月中停留
让生命的灵魂,永远
被神性庇佑
这份守护,会一直延续不休
像一首神圣的歌
在淮河畔长久
让老船的生命,永远
充满渴望
在神性的怀抱中,安详地
直到永久
17
老船的生命,终于走向
圆融的归宿
不再有年轻时的冲动
不再有漂泊的辛苦
它在淮河滩涂,与天地
和谐相处
感受着圆融的美好
感受着岁月的眷顾
它与淮河的水,融为一体
水映着它的影
它伴着水的曲
它与岸边的草,和谐相依
草为它添生机,它为草
挡风雨
圆融不是平淡
是岁月沉淀的感悟
是懂得与自然相融
不再追逐虚无
它在这圆融中,找到了
生命的宽度
让心灵在平和中,变得
更加丰富
归属是这圆融的境界
让它不再孤独
在这方天地,感受着
尘世万物的温度
它会带着这份圆融
在岁月中漫步
让生命的光芒,永远
在这天地间永驻
老船的圆融归宿,像一幅
动人的图
画在淮河畔
永远都不会模糊
它告诉我们
生命最终的幸福
是在圆融中,找到心灵的
归宿
18
老船的木,与淮河的水
有着深深的情
当年木被制成船,水就与它
相伴同行
水托着木,让它在水面
轻盈航行
木载着水的期盼,驶向
远方的风景
木曾在水中
感受水的温柔与汹涌
水曾在木旁
见证木的坚强与从容
它们的深情,藏在
每一次相拥
藏在每一次别离
每一次重逢
如今,木躺在滩涂
不再与水同行
但水依旧在它身边
日夜不停
用温柔的涟漪,轻轻
将木触碰
诉说着
那份从未改变的深情
归属是这份深情的相拥
是岁月的见证
是木与水,永远不变的
心灵相通
木在这份深情中,找到了
安宁。水在这份深情中
感受到永恒
木与水的深情,会永远
在淮河畔传颂
像一首深情的史诗,感动
每一个心灵
让我们懂得,最珍贵的归属
是那份跨越岁月
依旧不变的
真情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