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城四友金秋诗集》
作者: 赵荣群 吴玉芳 武玉光 胡玉滨
主播:红霞 方音 芬芳小草 微笑的鱼
监制:李春艳 飘
总编:阳光波

1. 《蟋蟀的夜》作者赵荣群 主播 红霞
2. 《沉醉的夜色》作者 吴玉芳 主播 方音
3. 《嫩江断想》作者 武玉光 主播 芬芳小草
4. 《人世的悲欢小于一滴泪》作者 胡玉滨 主播 微笑的鱼

题记 四首诗以秋为线,织就北方的声色画卷。赵荣群《蟋蟀的夜》以虫鸣为针,缝合夜色的寂寥,用通宵歌唱丈量生命的密度;吴玉芳《沉醉的夜色》则举杯为笔,泼洒啤酒节的霓虹,让麦芽香与国潮味碰撞出冰城的炽热脉搏。武玉光《嫩江断想》借河流的褶皱,拓印时代变迁的阵痛,云状闪电里藏着未归的乡愁;胡玉滨以一滴泪的澄澈,倒映四季轮回的苍茫,让悲欢在年轮里静默成史。四者或咏物,或即景,皆以细微处见辽阔,共筑冰城及北方秋日的诗意。

夜——是属于蟋蟀的
夜幕沉沉
市井之声终归寂静
蟋蟀的叫声却响彻耳鼓
八月七日,立秋。立秋之后
白天还残留着夏的暑热
夜里却已经有了秋的丝丝凉意
随之而来的便是有了蟋蟀的叫声
我不记得
我是从哪一天开始注意到了蟋蟀的叫声
我也无从确定
蟋蟀的叫声究竟是从哪一天开始响起来的
天气愈发地凉了
蟋蟀的叫声愈发地响亮
我已无法忽略
夜里有蟋蟀真实的存在
蟋蟀们匍匐于大地
它们的叫声宛若一种神秘的歌唱
南北呼应,此起彼伏
单纯平和,经久不息
或许,它们的歌唱毫无意义
可是,正因为歌唱
它们竟独占了夜色之美
蟋蟀为歌唱而生
蟋蟀为夜色而活
翌日清晨
市井之声一浪高过一浪
夜色渐渐褪去
蟋蟀的叫声也渐渐地弱了下来
直至消失殆尽
那又怎么样呢——
昨夜,夜幕沉沉
蟋蟀已然以通宵的歌唱
填充了漫漫长夜的空洞
消弭了漫漫长夜的寂寞
漫漫长夜——是属于蟋蟀的明亮的世界
2025年8月25日构思于哈尔滨
2025年9月1日完成于北京

松花江翻涌浪花的歌
晚霞辉映秋水长天一色
车轮碾过暮色的辙
人潮闯过夜的封锁
奔赴那片炽热的地界
第二十三届啤酒节的烟火
点亮冰城不眠的夜晚
迷失海岸飘着神秘
修道院藏着岁月的涩
科隆、波特、兰巴赫交错
黑如墨,白似雪,黄褐如琥珀
七彩的酒液在杯中摇曳
麦芽甜与咖啡苦缠绵悱恻
巧克力的醇香在舌纠结
清爽与浓郁轮番争夺
千般风味任味蕾逍遥跋涉
我捧起燕京U8的澄澈
拉环轻启奏响欢乐祝酒歌
流线型的瓶身映着霓虹
国货的韵味沁入心脾流进心窝
不是进口酒不够诱惑
而是这一口更适合我跳动的脉搏
大排档的烟火升腾炽热
嘉年华的狂欢震碎沉默
唢呐声声撕破夜空的静谧
摇滚嘶吼点燃心跳的磅礴
酒精发酵呐喊
啤酒花绽放激情四射
冰雪大世界褪去银装素裹
化作绿意盎然的沸腾生活
小火车载着欢声笑语穿梭
惬意在每个角落生长蓬勃
推杯换盏间
夜色沉醉成斑斓的河
2025.8.30
注:迷失海岸,修道院,科隆,波特,兰巴赫都是啤酒的名字

我在嫩江亲家小住
深度了解嫩江的——
昨天和今天
我仿佛就是嫩江
沿着浮桥北上
我寻找姐姐当年下乡的足迹
如今早已划归内蒙古
甘河农场
时代的变迁
嫩江就是一块砖
改革开放前归齐齐哈尔
改革开放后归黑河管辖
黑河 黑河
我替嫩江送你深情一瞥
你却只顾自己发展
从不把嫩江放在心上
午夜时分
我出神地——
望着窗外北方的天边
一道道无声的闪电
一会儿云状的山谷惊现
一会儿云状的山峰出场
难道这就是嫩江心灵的映照吗
嫩江人民渴望更大的发展
几回回
梦想回到齐齐哈尔
梦回丹顶鹤的故乡
2025年9月7日

此刻的蓝天 没有一丝云
鸟的轨迹隐藏在风里
大树向上
树叶向下 年轮的简图
开头和结尾
在四季的史册里清晰
那条河流书写的长卷
月亮的片段让目光游离
白昼和黑夜
你追我赶
炊烟下过往的冷暖
暴风雨中的断桥
雪山的融化
没有墓碑的坟茔
远去或归来无声无息
道路无限延伸
地平线永远在前方被眺望
梦的故乡没有归期







【名片制作慧颖】



☆ 免责声明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