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见闻
◎程青松 红榜作家

夏日融融,长岭岗上堆苍叠翠,荷叶连连托起初绽的粉荷,清香随风浮动,裹着桃林的甜腻,在热浪中酿出一缕沁凉。
我携老伴,带着读初一的孙子,驱车前往桂山村姑母家。这长岭岗曾是贫瘠荒芜之地,如今却因万亩桃林成了新洲区有名的“四岗”之一。阳春三月,桃花如霞似锦,染红半边天际;而今盛夏,枝头缀满沉甸甸的桃实,果农在路边支起竹筐叫卖,果商的车队排成长龙,将早熟的桃子送往四方。
姑母家的老屋踞于岗上,后门正对桃林,前坡下是一望无际的平畈稻田。离村五百米处,一条十米宽的水渠如银带蜿蜒——三年前政府拓沟为渠,北接凤凰,南至汪集,旱时引水,涝时排渍,农人称之为“幸福渠”。
漫步田埂,野草蓬勃,蒲公英的黄花灼灼耀眼。稻浪在风中起伏,正孕穗的稻秆挺直腰背,似在积蓄一场绿色的暴动;棉苗铆足劲伸展枝叶,为秋日的丰收暗自较劲。蝉鸣从绿荫中漏下,蛙声自稻田间跃起,姑母絮叨着年景与变迁,言语里掺着泥土的踏实。
行至渠边,意杨成排,新荷亭亭。渠水清浅,偶见银鱼穿梭,搅碎一渠天光。孙子忽驻足噤声——对岸水草丛中,两只乌黑的水鸟正带着四只幼雏觅食。姑母说这叫“黑水鸡”,专食小鱼小虫,不害庄稼。“这些年渠水清了,鸟也多了。”她笑道。
那一家子却因我们的闯入乱了阵脚。幼鸟惊慌四窜,两只成鸟倏然分工:一只(许是雄鸟)朝我们踱来,每一步都刻意停顿,翅膀夸张地扑扇,喉间挤出故作镇定的“咕咕”声;另一只则急唤幼鸟,以短促的“咯咯”声为号,顷刻间将雏鸟拢入翼下,闪电般蹿进对岸棘丛。待幼鸟安全,那“诱敌”的雄鸟忽地腾空,如一道黑色弧光掠过渠面,消失在桃林深处。
孙子拍腿惊呼:“这鸟竟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众人皆笑。我望向桃林,忽想:这鸟儿许是闻香而来——有些熟透的桃子坠地迸汁,甜腥引来虫蚁,虫蚁又招水鸟。自然之道,本就是一场环环相扣的盛宴。
归途晚风拂过,渠水泛起细鳞般的波光。桃香、稻浪、渠清,鸟影,姑母的笑纹,故乡的这些画面,汇成活色生香的乡情,成了我忘不了的回想。也许,这正是乡愁的注脚。
程青松,网名鱼乐,娱乐也。轻松的心,淡泊的情,于生活与岁月中捕捞可思可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