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行十八篇之十四
作者:学贵
主播:月亮泉
书法配图:傅晶
2017年8月,随团游新疆,就所见、所闻、所感记之:
点绛唇•吐峪沟千佛洞
古洞深藏,龛中佛像凝眸久。壁间彩绣,斑驳时光透。
丝路遗踪,千载风霜守。香盈袖,佛音穿牖(yǒu),圣境情依旧。
吐峪沟千佛洞,在鄯善县城西南40公里处。
远远望去,蜂窝般的洞窟,像一只只穿越苦难的深邃眼睛,仿佛要看透云天,看透山石,看透芸芸众生。走至近前,得以与佛洞内外对视交流。
据了解,其开创年代,最早的洞窟似在晋设高昌郡以前。有洞窟近百,但已大部坍毁。
如今,那连接东、西山体的彩虹桥是没有了,耸入云霄的佛塔也没有了,佛寺、香火、佛乐、香客都不见了。惟有灰黄色的土崖,留下一个个洞孔,残存着苦难和遥远时代的记忆。
曾几何时,吐峪沟千佛洞的壁画题材丰富,有禅观图、千佛、图案化的净土、佛本生故事、姻缘故事等。
在现存的、有编号的46佛窟中,仅有八窟残留着少量有回鹘(hú)文题记的壁画,以历史的余温,给今人展示着古代文明的风采。
在导游引领下,我依次走进尘封皲(jūn)裂的石窟洞门。
在东区,重点看了第四号窟,窟顶正中绘有莲花,四周绘条幅,条幅中绘佛立像;穹庐顶外四隅绘千佛,左、右、后三壁壁画分上、中、下三层:上层绘千佛;中层绘佛本生故事,图上有汉文题记。
在西区第二、三、四号窟,亦有简单壁画,题材与其他窟略同,惟“佛坐胡床”壁画,为其他窟所未见。
望着残留可怜的模糊画图,望着残缺不堪的塑像遗存,在导游绘声绘色的详细描述下,冥冥中,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壁画,一尊尊生动逼真的塑像,竟然奇迹般跃然眼前,任由遐想辨析其中的人物、题材和内容,颜色鲜艳无比。佛像坐莲花、坐胡床,栩栩如生、形态各异,胡床上镌刻的图案,生发出佛教或摩尼教的符号。
非常遗憾,那些珍贵的壁画和佛像,有的毁于地震等自然灾害,有的被改信其它宗教的狂热分子毁坏,而更多的,则被近代西方“探险家”们疯狂盗掘,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残留下来的这些壁画碎片和洞窟形制,对研究佛教史、美术史和建筑史等,还是具有无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的。同时,这里曾出土了大量三至六世纪的佛教经典写经残卷,包括汉文、梵文、粟特文、回鹘文等多种文字,其中一些文字早已失传。
作者: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朗诵委员会副主任,秦皇岛市朗诵艺术团秘书长。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在河北省文研会举办的“红色记忆 百年风华”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朗诵活动中荣获“最美诵读者金奖”。 2023、2024年度,荣获都市头条“先进工作者” 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