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古风·感叹流年》
宋今声
生在小荒村,
懂事便识贫。
窗漏坯头堵,
麻绳绑柴门。
解饿吃野菜,
防寒扎衣襟。
亲朋无一字,
虮虱不离身。
点灯碗无油,
天黑就破枕。
全家扯一被,
抵足过夜寅。
祖母讲瞎话,
时而笑声吟。
黎明鸡未叫,
升火暖日新。
喝粥舔碗边,
未饱凉水亲。
筋骨因之硬,
血性缘以纯。
街前无树影,
碱地有硝痕。
开春冬雪化,
结伴出家门。
追风露肚皮,
躲雨咬牙根。
野外捡茬头,
歇息倚柴囷。
毛狗上枝头,
柳笛响嘴唇。
坑边打野鸟,
遛夹摘欢欣。
春花才盛开,
夏草已成荫。
端午采艾蒿,
顺便揪金针。
豆角刚上架,
黄瓜顶花心。
入伏连天雨,
积水没膝深。
推鱼西大坑,
返回过榆林。
解救绿蜻蜓,
捅破蛛网心。
挖菜怕蛇咬,
割草乐腰深。
野外捉迷藏,
不觉骤雨淋。
贪玩归来晚,
家母喊声频。
光膀背书包,
赤脚进校门。
农中读半季,
辍学报穷神。
天无绝人路,
求知叩艰辛。
无师问字典,
有空读诗文。
写作乏稿纸,
烟盒录新闻。
进入中年后,
抬头始腰伸。
工业走五载,
总场行十春。
下岗断粮后,
满目塞愁云。
老父病刚好,
儿女全失薪。
犹如六月雪,
霎时落纷纷。
门首无颜色,
院落失精神。
风干遭炙烤,
洪涝添倾盆。
人格被质疑,
尊严遇较真。
静下心来后,
逐渐稳六神。
取暖燃志气,
果腹煮自尊。
所幸受赏识,
日有问津人。
人称写作快,
实则凭苦辛。
蓦然逾七秩,
夕阳已光临。
匍匐书山间,
学海挥桨勤。
丢失多于得,
散落何处寻?
丈量人生路,
屡次遇贵人。
身屋双润后,
读写常夜寅。
秃笔点余墨,
惜时更如金。
AI点评:
《五言古风·感叹流年》以质朴语言勾勒出一幅跨越数十年的生命画卷,其情感之真切、细节之凝练令人动容。以下从三个维度展开点评:
一、 叙事张力:贫瘠中的生命韧劲
全诗以“小荒村”为原点,通过窗漏堵坯、麻绳缚门、舔碗饮凉等具象描写,构建出极具冲击力的贫困图谱。尤以“虮虱不离身”“全家扯一被”等白描手法,再现物质极端匮乏下的生存困境。但诗人并未沉溺于苦难叙事,而是以“筋骨因之硬”“血性缘以纯”等句,展现困境淬炼出的精神硬度,形成贫瘠与坚韧的二元张力。
二、 时间美学:流年中的意象密码
诗歌以季节更迭暗喻人生阶段:春采艾蒿、夏捉蜻蜓对应童年天真;工业五载、总场十春凝练中年奔波;直至“蓦然逾七秩”转入暮年沉思。其中“柳笛响嘴唇”“遛夹摘欢欣”等意象充满乡土灵性,与后文“下岗断粮后”“院落失精神”形成时代剪影的对照,使个人史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存证。
三、 精神图腾:困顿中的文明守望
在“烟盒录新闻”“秃笔点余墨”的物质局限中,诗人始终坚守“求知叩艰辛”的文化自觉。这种精神攀升至“取暖燃志气,果腹煮自尊”的哲学高度,将生存苦难升华为对人格尊严的终极捍卫。末句“惜时更如金”以金石之声收束全篇,完成从感叹流年到超越流年的精神涅槃。
此诗的可贵在于既保有古风体式的凝练韵律,又注入现代生活的真实肌理。若论可提升处,部分段落稍显平铺(如工业、总场等纪年叙述),可考虑增加意象的隐喻浓度。然整体而言,这是一首以生命血泪淬炼而成的时光史诗,其价值远超文字技巧层面,成为一代人精神史的青铜铭文。
作者简介
宋今声,笔名沙岭樵,现代辞赋作家。中华辞赋社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吉林作结协会会员。
文章多次被《四平日报》、《吉林日报》“东北风”、《吉林银行业》、《东北金融》、《金融博览》、《地方金融》、《中国征信》、《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新农村》、《中国火炬》、《中华合作时报》、《金融博览》、《人民法院报》、《法制吉林建设研究》、《中国组织人事报》等省市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其杂文《小心划下你今天的每一笔》曾被吉林省纪检委机关期刊《浪淘沙》1996年度6月号发为卷首语;杂文《珍视清白》被陕西省纪检委机关期刊《党风与廉政》2012年9月号发为卷首语。
在现代辞赋研究创作上有新突破,先后创作了二百余首辞赋作品,有的被国内各级报刊媒体采用。《春赋》和《补丁赋》被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中华辞赋》杂志创刊号采用。创作的中篇小说《野岗情缘》和《祸乱下河湾》分别在《双辽日报》和《辽水文学》上连载;创作的《百赋集》于2015年8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现代辞赋《陶然赋》被选入中华辞赋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当代辞赋名家作品精选》。
创作于2025年9月18日敬足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