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军垦乡土苑
从“坐等”到“叩门” 干部“跑腿”代替群众“跑趟”——石总场北泉镇“我为群众办实事”百日攻坚交出暖心答卷
文/赵敏
“以前是我们找干部,现在是干部主动上门,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便利!”9月16日,石总场北泉镇小白杨社区的居民张勇老人高兴地说。当天,他足不出户就收到了社区“两委”上门发放的高龄补贴。新学期开学之际,石总场小白杨社区网格员入户走访时,发现辖区13岁的袁文祥因严重的关节疾病,在完成小学学业后无法继续升学。社区随即启动帮扶机制,主动对接特殊教育学校,最终圆了孩子的“上学梦”。
这些温暖人心的场景,正是石总场北泉镇党员干部转变服务理念、从“被动响应”走向“主动服务”的生动缩影,也折射出基层治理正在发生的暖心变革。
今年以来,以集中整治为契机,石总场北泉镇全面推行“学、查、改、听、督”一体化工作机制,切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从口号变为行动。截至目前,累计为职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42件,真正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了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
变“坐等商机”为“创造价值”。场镇主要领导带队,组织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的党员干部多次走进园区企业、重点项目工地,开展“登门三问”,现场收集企业在用工、配套设施等方面的诉求,坚持“现场办公”,做到问题不过夜。务实高效的作风,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园、钵施然采棉机等重点项目的落地和建设。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叩门”。场镇政务服务中心成立“小兵帮办”党员先锋队,设置“清廉大厅”服务项目,推出“前置服务”微信群,把服务从“窗口”延伸到“指尖”,实现了职工群众办事“零跑腿”。
变“坐等询问”为“现场解题”。针对北泉花园社区1400户居民普遍反映的用水难题,社区党总支书记牵头,筹措1.6万元更换老旧水井配件,解决居民用水诉求;大庙、山丹湖、北七社区加大各辖区出租屋区域流动人员和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修剪道路树枝12公里,对各社区设置大货车限速带、扬尘治理同步到位,居民群众都纷纷点赞说:“环境好了,住得舒心,心里也亮堂了。”

总 编:王立春
副总编:魏赋光
主 编:戴恭义
图 片:赵 敏
编 审:周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