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军垦乡土苑
勿忘九一八,吾辈当自强
文/田绿洲
当2025年的秋风再次吹过沈阳城,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残历碑依然静静矗立,碑面上"1931年9月18日"的字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94年前的那个夜晚,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炮轰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短短4个月零18天,东北三省全部沦陷,3000多万同胞沦为亡国奴。这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也是永远不能忘却的国耻。
历史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建立"伪满洲国",掠夺资源,奴役人民。他们强征"慰安妇",进行细菌战,制造了平顶山惨案等无数人间悲剧。这些血泪记忆,通过幸存者的口述、历史档案的记载,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言:"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九一八的警报声不仅是对过去的追思,更是对未来的警示。"
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华儿女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智慧。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大旗,杨靖宇、赵尚志等抗日英雄在白山黑水间与敌人周旋。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成为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重要力量。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敌人剖开他的胃,发现里面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这种钢铁般的意志让敌人也为之震撼。
全国抗战爆发后,无数爱国志士前赴后继。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精锐;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主动出击,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海外华侨也纷纷捐款捐物,陈嘉庚等侨领组织"南侨总会",为抗战筹集了大量资金和物资。这种全民抗战的壮举,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自强不息的精神永远传承。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无数普通人用他们的奋斗诠释着"吾辈自强"的深刻内涵。
黄大年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回国,带领团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张桂梅扎根贫困山区40余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这些时代楷模的故事告诉我们,自强不息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日常的点滴努力中。
在科技领域,中国航天人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实现了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的跨越;在体育赛场,中国健儿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豪情,在北京冬奥会上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无数普通人默默无闻的付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校园里,我们要勤奋学习,掌握报国本领;在社会中,我们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传递正能量;在国际舞台上,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青年的风采。
九一八的警报声年复一年地响起,提醒我们:和平不是理所当然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奋斗中书写未来,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勿忘九一八,吾辈当自强!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


总 编:王立春
副总编:魏赋光
主 编:戴恭义
图 片:网络侵删
编 审:周 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