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理的洪水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及周边地区,涉及多条重要河流,以下是具体介绍:
1、黄河,黄河是大禹治水的核心区域。他采用疏导法,疏通黄河河道,将洪水引入大海,稳定了黄河水患。黄河下游的“禹河故道”在历史上保持稳定约1500年,直到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才发生首次大改道。
2、淮河,大禹治理淮河,通过开凿渠道、修建堤坝等工程,控制了淮河泛滥,使淮河流域恢复农业生产。

3、 长江,大禹疏通了长江部分支流,如汉水、汝水等,使其顺利东流入海,减轻了长江流域的水患。
4、 弱水与黑河,弱水(今甘肃黑河)和黑河也是大禹治理的河流之一。他将弱水疏导至合黎山,黑水疏导至三危山,使其流入南海。
5、 渭水,大禹对渭水进行治理,使其与泾水、沣水等支流汇合后顺利流入黄河,改善了关中地区的水患问题。
大禹治水的范围涵盖九州,通过疏导九条大河,将洪水引入大海,结束了长期的水患灾难,为华夏文明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