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流年诗伴行
——听雨斋诗社
访谈录:
《追求健身的“疯子”》
(名家有约~孔祥智专辑19)
听雨斋诗社【2727期】
【作者简介】孔祥智,河南人。中共党员,高中文化。1973入伍,始终从事部队新闻报道工作。先后在《解放军报》《军区战胜报》《中国青年报》地方省报等多次发表文章。荣立三等功。1981年带病退役,享受退役老兵待遇。至今退伍不褪色,仍笔耕不止。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河南省《范水诗苑》诗词协会成员。
座右铭:“镜里白头翁,心坚路路通,灯下勤耕耘,多彩夕阳红。
访谈录:
《追求健身的“疯子”》
——记河南濮阳范县张庄镇范子富村老支书范传修事迹
作者:退役老兵孔祥智(河南范县)
一日,范县张庄镇迁安社区里聚集了许多老人,他们原本期待着莲花落老师杨晓琼的表演。然而,杨晓琼尚未登台,一位白发苍苍的80多岁老人却已先一步开始了演出。他教大家搓耳朵、拍手碗,还展示了散打、蹦腿翻身等健身动作。紧接着,他打完梅花拳,又做起了保健操,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台下不时传来阵阵掌声,老人们边鼓掌边交头接耳,纷纷称赞这个人多才多艺,不仅会打腰鼓、打乒乓球,还会说山东快书。他一天到晚都闲不住,退休后还一直操心村里的大小事务,几十年如一日地热心服务,以苦为乐,为大家仿佛有着使不完的劲。个别不理解他的人,甚至觉得他不务正业,“疯了”。出于好奇,我对他进行了采访。
范传修在70年代就当上了支部书记,经历了四清运动、文革、批林批孔等诸多历史时期。在各种运动中,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他常说:当干部得吃亏,你为集体挑一缸水不能从缸舀一瓢水,你带领群众在荒山发展成森林,不能为私砍一棵树,群众眼光很亮,你舀一瓢水,砍一棵树都是贪污,无私才能无畏!”他是这样说得,也是这样做的。
几十年支部书记,丁是丁卯是卯,叫他沾集体光那是朝着墙壁走路一一没门。
前几天,他在村里广场看到只有篮球架,健身设备不全,便多次向上反映。在乡党委的领导下,村里最终完善了多种器材,乒乓球案子焕然一新,建身器材一应俱全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如今,他虽然光荣离岗,但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却愈发积极。只要有人多的地方,就有他活跃的身影。他打腰鼓、踢毽子,各种动作娴熟自如,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常常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掌声雷动。
范县张庄镇四合村杨树林开直播时,他多次不请自到,为大家表演功夫,他那熟悉的面容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掌声。他经常说:“腰缠万贯,抱着钱睡觉,不如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早上,他坚持晨练;白天,他学习梅花拳和孙思邈的健身经络,讲起来头头是道。
他还不断邀请同行好友到附近的王德龙村俱乐部集会,参与义务健身演出。他虽不是明星,但知名度却比明星还高。不了解他的人都说范子富村出了个“健身疯老头”。
他使用的手球,年轻人拿起来都费劲,而刀枪剑戟等器械,他模仿起来却十分娴熟。
在回家的路上,他骑着普通的老年自行车,那些开着带锂电的半自动自行车,老年车都追不上他。有人为他担忧,让他骑慢点,注意安全,他只是噗嗤一笑。真是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
目前,范传修老支书越活越年轻,若不是满头白发,大家都以为他是年轻小伙子。关于他的事迹,如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他的家就像一个纪念馆,健身器材摆满了屋子。他经常邀请老友、同事去他家玩,还带着他们去邻村俱乐部欣赏他的健身艺术,言传身教,一起打乒乓球。
如今,范传修老人天天出现在公众场合,宣传健身艺术。他说:“我要让周边的人都了解健康的重要,身体力行地传播感染他们,让他们明白平时不养生,病了就只能养医生的道理。”
(笔者多次采访了解。证实文章是用脚写出来的道理…)
2025.9.16采访于张庄镇迁安社区。构思于孔庄寒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