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学良
鉴赏:艾 爱
朗诵:清 雅
种子吟/常学良
心系他人将俺埋,
待芽破土长高来。
随浇时沐阳光爱,
更盼蝶蜂传粉开。
——————☆——————
鉴赏/艾爱
常先生这首《种子吟》诗是以种子自喻的咏物诗,通过描绘种子从埋藏到生长的过程,隐喻无私奉献、期待成长与传播的美好愿景。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种子以人的情感与期盼,语言质朴却意蕴深远。以下是对该诗的鉴赏。
一、意象选择与隐喻层次
诗人以“种子”为核心意象,将其命运与人的精神追求相融合。“心系他人”开篇即点明奉献精神,种子被埋入土中的过程,暗喻自我牺牲与默默积累。后三句依次展开生命的蜕变:“芽破土”象征突破困境,“阳光爱”喻指外界关怀与滋养,“蝶蜂传粉”则寄托了成果共享、惠泽更广的理想。全诗层层递进,由个体的成长延伸到群体价值的实现。
二、语言风格与艺术手法
诗句语言通俗如谣谚,但凝练有力。“将俺埋”以口语入诗,亲切自然;“随浇时沐”通过时间词的叠加,强调成长的持续性与外界支持的不可或缺。尾句“更盼蝶蜂传粉开”巧妙双关:既符合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又暗指成果需要传播与分享,赋予科学现象以人文情怀。
三、精神内核与哲学思考
此诗超越了咏物的表层,深入探讨了生命价值的双重性:一方面是被动承受(埋土、沐浴阳光),另一方面是主动期盼(破土、招引蝶蜂)。这种辩证关系揭示了个人与外界、奉献与回报的互动本质。种子之“吟”,实为生命之颂——在隐忍中积蓄力量,在开放中实现超越。
四、文化共鸣与当代意义
诗中“心系他人”的利他精神,呼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的思想;而“传粉开”的生态循环意象,亦契合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这种古今交融的价值观,使诗歌兼具古典韵味与现实启示。
总 结
《种子吟》以微小种子承载宏大主题,用简练语言构筑丰富的象征空间。它既是一曲生命成长的赞歌,亦是一幅奉献与传播的精神图谱,在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中焕发哲思之光。
作者简介
常学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退休翁。大同市诗词学会顾问。
鉴赏简介
艾爱: 网络诗评。
主播简介
清雅:原名王亚清,来自稻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性格开朗,为人正直。51ⅴⅴ朗诵达人。
声明:本平台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