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中红蓼解人意
李 庆 和
本是运河边无人问津的野草,却在我家小院里生出别样的风华。红蓼的枝叶舒展得极自在,串串花穗呈现绛红色,风一来便簌簌地摇,仿佛有无数小精灵在空中荡着秋千。
去年秋深时,我与老伴沿着运河散步。夕阳正将水波染成浅红,她忽然驻足,指着河滩上一片俯首摇曳的红蓼轻声道:"你看,多像老家河边的水蓼。"这句话她说得极轻,却在我心上引起了道道波澜。她弯腰采撷了几粒种子,用手帕仔细包好放入衣袋,如同收藏一捧不会熄灭的乡愁。
今春泥土初融时,老伴将那些深褐色的希望埋进小院木篱笆旁。不过几日,竟有嫩芽破土而出,带着试探世界的怯意和好奇。我接手了照料的活计,晨起浇水,暮时除虫,看着它们抽枝展叶,如同疼爱孙子那样专心。红蓼确是知恩的,每场雨水后便蹿高一截,六月初竟已缀满花苞。
花开那日,老伴在红蓼旁立了许久。霞光为她镀上金边,而她的目光始终盯着那些绛红色穗子,仿佛透过它们看见了遥远的故乡河岸。此后日子里,小院便成了乡愁的寄托之所——朝露未晞时,花穗捧着晶莹的水珠与我们道早安;月色如银时,暗香伴着蝼蛄和蟋蟀的吟唱潜入窗棂。这位来自运河旁的使者,从不张扬跋扈,只是静默地生长着,将根系扎进湿润的土壤,也扎进我们渴望慰藉的心田。
红蓼醉了的何止是夏秋,更是醉了我们沉淀在岁月里的所有时光。它们安静地站在院中,以无私的奉献相伴我们左右,为平凡的日子增添了情趣。这些倔强而温柔的生命,让两颗年迈的心在异乡的岁月里,找到温馨的慰藉。
二0二五年九月十六月于通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