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孤鉴
填词/李含辛
独步苍茫夜未央,孤云澹澹月窥裳。
苔封古篆心灯寂,鹤唳空山玉骨凉。
尘外履,雪中章,何须朱绂证行藏?
人间万种喧哗色,不染冰壶一味香。
附录百度
李含辛《鹧鸪天·孤鉴》:
孤高之志与澄澈之境
李含辛的《鹧鸪天·孤鉴》以冷峻的意象与超脱的哲思,构建了一个遗世独立的文人精神世界。词中“孤鉴”二字,既是镜子照映的孤寂,亦是自我审视的澄明,全篇以“孤”为骨,以“清”为韵,展现了词人对世俗的疏离与对高洁的坚守。
上阕以“独步苍茫”开篇,奠定孤独的基调。“夜未央”暗示长夜漫漫,而“孤云澹澹月窥裳”则以云之淡、月之冷烘托主人公的孤寂身影。苔封古篆与鹤唳空山两联,将时间(古篆)与空间(空山)的苍茫感交织,心灯寂与玉骨凉更添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清冷,仿佛一幅水墨孤峰图。
下阕转入哲思。“尘外履”写超脱之志,“雪中章”喻高洁之文,二者皆为世俗之外的纯粹追求。“何须朱绂证行藏”是词人的宣言——功名(朱绂)非其所求,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坚守。结句“人间万种喧哗色,不染冰壶一味香”以对比收束:纷扰的尘世与冰壶的清香形成强烈反差,凸显了词人“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境界。
全词语言凝练,意象清冷,通过夜、云、月、鹤、雪等传统高洁意象的叠加,营造出空灵寂寥的意境。词中既有隐逸之趣,又有孤傲之气,堪称当代词作中“孤高美学”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