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黄浦江
隆光诚(广西南宁)
曲水潺湲出淀湖,奔流奕代济魔都。
碧翻白滚斑斓景,艇疾船忙丽壮图。
隧道虹桥争玮异,楼林车阵竞瑰殊。
大江两岸相隆赫,端赖新方妙策扶。
《七律·黄浦江》赏析
农学武
这是一首描绘上海黄浦江壮丽景象与城市发展的诗作。
首联:“曲水潺湲出淀湖,奔流奕代济魔都”,开篇点明黄浦江的源头——淀山湖,“曲水潺湲”生动地描绘了江水缓缓流淌的姿态,给人一种悠然的感觉。“奔流奕代”强调了江水经久不息地流淌,“济魔都”则直接表明黄浦江对于上海这座“魔都”的重要意义,为全诗奠定了描绘黄浦江与城市紧密联系的基调。
颔联:“碧翻白滚斑斓景,艇疾船忙丽壮图”,从动态角度描写黄浦江的江面景色。“碧翻白滚”形象地刻画了江水翻涌,碧绿与洁白相间的色彩变化,展现出黄浦江景色的斑斓多姿。“艇疾船忙”描绘了江面上船只穿梭往来的繁忙景象,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进一步丰富了黄浦江的形象。
颈联:“隧道虹桥争玮异,楼林车阵竞瑰殊”,视角从江面拓展到两岸。“隧道虹桥”分别代表了地下与空中的交通设施,“争玮异”突出了这些现代化建筑的奇特与美妙,相互争奇斗艳。“楼林车阵”描绘了城市高楼林立如林,车辆川流不息形成阵列的景象,“竞瑰殊”强调了城市景观的瑰丽与独特,体现出上海的繁华与现代气息。
尾联:“大江两岸相隆赫,端赖新方妙策扶”,由对黄浦江及两岸景色的描写转入对城市发展原因的思考与揭示。“大江两岸相隆赫”总结上文对两岸繁华景象的描述,“端赖新方妙策扶”点明两岸繁荣的根源在于正确的政策扶持,升华了诗歌的主题,使诗歌不仅是对景色的单纯描写,更蕴含了对城市发展的深刻思考。
意象运用
黄浦江:作为核心意象,贯穿全诗,它既是自然景观的载体,也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将自然与城市紧密相连。
淀湖:黄浦江的源头,象征着其历史渊源与根基,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溯源寻根的厚重感。
艇船:江面上的艇船是动态元素,体现了黄浦江的活力与繁忙,也是城市经济活动的一个缩影。
隧道虹桥、楼林车阵:这些现代化的意象,是城市发展的标志,突出了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化风貌与繁华昌盛。
语言特色
用词精准:如“潺湲”、“奕代”、“斑斓”、“丽壮”、“玮异”、“瑰殊”、“隆赫”等词语,准确地描绘出各种景象的特点,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的画面。
色彩丰富:通过“碧”“白”等色彩词,以及对斑斓景色的描写,使诗歌富有视觉冲击力,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富有节奏感:七律的格律形式使诗歌在音韵上具有整齐和谐的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每句的平仄安排和押韵方式都符合传统七律的要求,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与传递。
情感表达
整首诗充满了对黄浦江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黄浦江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黄浦江的壮美与城市的繁华,流露出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与自豪。
同时,尾联表达了对城市发展背后政策支持的肯定与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使诗歌在情感上既有对当下美好景象的歌颂,又有对未来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在结构严谨、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是一首能够生动展现黄浦江魅力与城市发展风貌的优秀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