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的南京朝天宫,为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公审周佛海之处。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稿
1946年公审周佛海旁听记
郝宇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79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如今太平盛世,过到如糖似蜜的好日子,痛定思痛,越发难以忘记过去。看见过日本鬼子耀武扬威,横行霸道,路人见之,纷纷跑开躲让,唯恐避之不及,惹出牢狱之灾,引来杀身之祸。小时候经常看见路边躺着死人,河里淌着死人,其景其情,触目惊心。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公审周佛海的其人其事应该不可忘记,卖国求荣、引狼入室的历史绝不可重演。
我今年90岁,79年前,11岁在南京莫愁湖国民小学读五年级。憨厚的杨德源同学才12岁,星期日随父亲进城,在新街口旁边,在公交车后面,被一辆日本鬼子吉普车一撞,夹扁了,血肉模糊,我们到他家去看了,惨不忍睹,满街人都流泪,都控诉鬼子的罪行,永远不会忘记。有一天,班主任石琦老师说,明天上
午不上课,调课,放假。女生胆大,去问了,知道,明天要召开公审周佛海大会。什么周佛海,什么公审,为什么,我们不管他,落得去湖边玩玩。父亲知道这事,说,报纸上说的,明天开大会,好,明天我带你去看看,开开眼界,长长见识。父亲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
父亲讲述周佛海罪行
父亲是个生意人,读过私塾,平时最喜欢看报纸,没钱买,总是站在路边“读报栏”前,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常常急死人。其实,当时的国民党报纸尽是给蒋介石的卖国嘴脸粉饰其词,而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许多方面才真的是表达人民的呼声,正义的力量,合起来真成个故事。
周佛海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是湖南人,人很机灵,多鬼点子,有才有貌。可惜才不正用,成为投降日本的汪伪集团第二号大汉奸,第一号大汉奸汪精卫,被枪杀未死,后终于1944年11月11日死了,周佛海就成了第一号大汉奸。周佛海在1921年,曾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是代总负责人,1924年脱离共产党,还积极反对共产党,成为可耻的叛徒。后深得蒋介石器重,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公开投靠日本,叛国后,在武汉政府任伪警政部部长、上海市长等职。日本投降后,又成为抗战英雄,被蒋介石委任为上海行动队部总指挥,成为日本鬼子面前的接收大员。蒋介石表面抗日,实则反共,有许多暗地投降日本的卖国把柄落在周佛海手中,本来就是相互利用,蒋介石起先并不想逮捕、处分周佛海的。1946年1月19日,中美英苏法等11国已经在日本东京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将对已被逮捕的东条英机等几十名在二战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进行国际审判,大快人心。以前周佛海大笔一挥,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抗日志士、无辜百姓、美日等国际友人命丧屠刀下,捐躯机枪口,中国也应该讨还血债,将抗日战争中的卖国贼、大汉奸、大战犯逮捕法办,公审判刑,全国人民强
烈要求舆论压力下,蒋介石才将周佛海等人逮捕,决定在朝天宫的首都高等法院公审周佛海。
公审周佛海现场人山人海
南京朝天宫是集中展示六朝古都南京古文化的场所,在朝天宫先后宣判300多汉奸,在众多被宣判的汉奸中,周佛海、梅思平、丁默邨等是比较特殊的。梅思平历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浙江省长等要职。1946年5月3日上午,高等法院在朝天宫大成殿开庭审理此案。这天,因无旁听证而站于广场上的人就多达3000余人。5月9日,法庭宣判梅思平死刑。9月14日上午10时,梅在南京珠江路老虎桥监狱被枪决。等等大快人心。
在南京朝天宫接受审判的众多汉奸中,周佛海是当时高等法院审判的最大的汉奸。1946年10月,报纸上发表了21日要公开开庭审判周佛海的消息,有1万多南京市民赶去参加旁听,首都高等法院事先向各机关发出了旁听证。没有旁听证的民众,一概不得入场。
我的家当时住在水西门外上河街10号,进了水西门走上莫愁路不太远就到了。街上老远到朝天宫大门外早就挤满了人。有人说,只发了几百张旁听证,实则是国民党政府故弄玄虚,掩人耳目,让所谓“公审”走过场。警察荷枪实弹,挥舞棍棒,如临大敌。我来了就不想回去,真的为开开眼界,此刻想退也不可能。忽然间,人群如波浪似的一阵晃动,响起了口号声:“我们要民主!”“我们要自由!”“我们要权利!”“我们要参加公审大会!”“打倒大汉奸周佛海!”(后来听说是有地下党组织活动)人群又是一阵晃动,哗!手拉手的警察防线被冲垮了,谁也不敢开枪,一下子把整个大院子站满了,人山人海。应广大听众强烈要求,把审判台从屋里搬到大成殿外走廊平台上,让大家能够看清楚。一边又加长广播线,远处又增加大喇叭。
1946年10月21日,朝天宫大成殿人头攒动,近万名市民翘首观望公审大汉奸周佛海。10时整,周被押进被告席。我被淹没在人海中,虽然个儿不矮,但毕竟岁数小,扒着父亲肩膀一跳一跳的,隐约看见周佛海个儿高高的,穿着大褂子,看上去一表人才,可能由于坐牢多日,神情沮丧,面色苍白,失却了当年威风,有叔叔说,周佛海双手被铐在面前。叔叔说,大概是1945年11月间,蒋介石觉得,有卖国把柄在周佛海手里,此时不除周佛海,必为后患,于是哄来周佛海,软禁在重庆,后移送南京老虎桥监狱。大喇叭嗡嗡的,许多方面也听不懂(我当时知识面也狭窄),人声嘈杂,又听不清楚。亏好旁边几位叔叔很关心国事,像翻译似的讲给我们听,才知道一些来龙去脉。叔叔们讲开了。
审判长赵琛原是周的朋友,今日则是对头,他面无表情地问过对方姓名、年龄、籍贯后,由检察长宣读起诉书。起诉书列举了周佛海“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为日寇提供大量资金和粮食,杀害沦陷区无辜民众等等罪行,提出应予严惩。1938年,周佛海随汪精卫投降日本,1940年3月30日,日本的傀儡政权汪伪国民中央政府在南京成立。周佛海是汪伪政权的主要组织者,握有实权,历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汪伪政府警政部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部长、中央储备银行总裁、上海市市长等,沦为时人眼中大卖国求荣的大汉奸。在汪伪营垒中,周佛海通过金钱收买和封官许愿等手段,发展和培植亲信,还搞起特务组织并亲自担任头目。周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但他诡称“通谋敌国”是“图谋‘保卫’本国”,而非“反抗本国”。他把与日本讲和一事推到梅思平等人身上,又说残杀无辜是李士群、吴四宝等人干的,接着又滔滔不绝宣扬了他的“曲线救国”的谬论。他说自己原希望能与日本直接和谈,以挽救祖国危亡,以免生灵涂炭,但后来发现日本并无停战诚
意,一心要培植傀儡政府,让汪精卫做儿皇帝。因此以后卖国所作所为都是奉国民党政府中央之命而行的,并列举了1941年以后与戴笠和顾祝同等人的来往事实。周佛海俨然成为有功之臣,自以为是抗日英雄了。还说日本投降后,他组织过十几万税警团部队,在沪宁一线保护京(指南京,当时是首都)沪国道,阻止新四军进入上海、南京等地,由此要求法庭对他减轻判刑。法官说他是狡辩。
一直开到下午一点多钟,大法官才宣布休庭,等候再审宣判。周佛海被押出会场,人们散会退场又走了半个多小时。
改判无期徒刑的幕后隐情
公审周佛海大会以后,我经常问父亲,周佛海以后怎么样啦?父亲讲过一些,接着引导我说,你可以看看报纸嘛!后来,我真的经常逗留在学校和民教馆(类似于现代的图书馆)的“读报栏”前,也许就是从那时候起,就开始学会看报纸了。从而知道了事情结果和一些内中隐情。后来听说,在审理期间,周佛海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被宣判死刑,他当庭失声痛哭地说:“如果戴笠不死,可以替我作证。”父亲又补充了戴笠于1946年2月在江宁飞机失事,尸体摔成了许多块。戴笠不可能为周佛海开脱减刑,这正是蒋介石求之不得的事,蒋介石就怕戴笠说出,是蒋总裁通过戴笠之手密令周佛海做汉奸的。周佛海一再大谈特谈与重庆来往的经过,原想以此邀功减刑,不料却触动了最高当局的心病。周佛海跟汪精卫卖国投靠日本曾经动摇,便暗中通谋了重庆,希望做些利于抗战的事,周与戴笠是好朋友,都是戴笠向周传达蒋介石密令,指示暗藏汪精卫身边,帮助蒋介石政府
传送日寇行动计划和有关情报,确实也得到过蒋介石嘉奖。以抗日英雄自居的蒋介石,如何能落上勾结汉奸指使汉奸的罪名?蒋介石许多卖国勾当的把柄是通过戴笠落在周佛海手中的,所以蒋介石更要借“公审”之机,坚决要杀掉周佛海,杀人灭口,同时,又表明他痛恨大汉奸,为他“抗日爱国”再捞一根稻草。国民党当局先后开始了对汉奸的公开审判。首先受到审判并被处以死刑的是伪立法院副院长缪斌。接着,陈公博、梅思平、褚民谊、林柏生、陈璧君(汪精卫妻子)等汉奸,一一受审判,分别被判以死刑、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受到应有的惩处。但周佛海逍遥法外,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质问当局为何在大小汉奸受到审判时,“独头等汉奸周佛海不知其何以久无消息?”迫于舆论压力,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再次审判周佛海。11月7日再次进行公审,周佛海被国民党南京高等法院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判处死刑。
周佛海的妻子杨淑慧为保全丈夫的性命,将周与重庆方面的来往函电,包括和戴笠的私人函电、蒋介石亲笔手谕都封存在香港某银行,以防不测,此时她竭尽全力申请复判。她请来了章士钊、王善祥、杨家麟等大律师,又收集了一些有助于周的证据,其中有顾祝同、杜月笙、吴开先、马元放、陈果夫、陈立夫等人书写的证明;还向周的昔年老友陈布雷求援,没料到申请复判书仍被最高法院驳回。
最后,还是陈果夫及蒋介石的机要秘书为周佛海妻子杨淑慧斡旋,使她见到了蒋介石。她一进门,喊了一声“蒋主席——”,立即“扑通”一声跪在蒋面前,不停抽泣,什么话也不说,屋内空气十分沉闷。蒋介石脸色很难看,不时皱一下眉头,终于以低缓的语调说:“起来吧,安心回去,让佛海再待一两年,我一定会让他再归来的。” 后来出版的《戴笠与抗战》一书中,一项惊人的发现,被盖棺定论的汉奸周佛海早在1943年就已被戴笠吸收进入军统,成为国民党政府在汪伪政权中重要卧底。 周佛海于1938年9月与汪精卫投靠日本。解密档案显示,周佛海经军统敌后组织策动其反正,以伪职掩护敌后工作,军统局地下电台曾架设在周本人和其妻弟杨惺华的私宅,照常工作;周佛海提供有关汪伪政权的军事、经济以及日本与东北的政治情报。此外,军统局特选派熟悉军事参谋业务的谍报人员,经周佛海推荐担任汪政权军委会作战科长,联络控制已接受策反的伪军部队。当时周佛海在汪伪政权中任伪军委会副委员长,负责指挥税警部队、保安部队,及伪军第十二军等。而在抗战结束前夕,中国共产党方面也曾策反过周佛海,以和周组成“联合阵线”对抗国民党政府,但未成功。 周佛海的结局可能与戴笠过早去世有关,因为很多策反人士只与戴笠单线联系。所以在戴笠飞机失事后,许多被军统吸收的汉奸最后均被枪毙,这就是蒋介石借机“杀人灭口”的大手笔。
后来还听人说,原来在1942年10月,周佛海背着汪精卫,派人潜往重庆,为重庆方面输送了不少重要情报,完成卧底使命的周佛海向蒋介石表态:“职与其死在共产党之手,宁愿死在主席之前。”
1947年3月26日,念其为重庆方面做过“贡献”的蒋介石以国民政府主席的身份,发表《准将周佛海之死刑减为无期徒刑令》,下令对他特赦。其公馆作为伪产被接收,改为国民党高级将领招待所。
当年疯狂一时的周佛海
周佛海逃脱一死,喜出望外,但庆幸之余,惦量一下“终身监禁”的份量,想起将要在监狱里打发未了的岁月,看看四周的破壁,阴森森的铁栅栏,还有苦于下咽的饭菜,再忆起位于上海西流湾8号的自己公馆里的风景和养尊处优的生活,一种说不尽的凄凉、哀怨、忧伤、绝望顿时涌上
心头。窗外秋风萧瑟,黄叶遍地,周佛海挥笔写就《忆西流湾故居四首》:“暮蔼苍茫夕照斜,炊烟缕缕万人家。四围山色红如血,独立高楼看晚霞。”“青草池塘绿柳堤,淡烟漠漠草萋萋。庭花也改人非旧,故向东风怨别离。”“柳映池塘竹映窗,月华依旧白如霜。深宵步月人何在?空负残花院角香。”“月明人静柳丝垂,彻耳蛙声仍旧时。底事连宵鸣不住,伤心欲唤主人归。”
从这些诗作看,周佛海还是颇有才华的。1948年初,周佛海心脏病复发,2月28日,在一阵哀号之后,周佛海口鼻流血,毙命于老虎桥监狱。尸体草草葬于汤山的永安公墓。荒烟蔓草,将一代巨奸彻底埋葬,“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周佛海(1897—1948),湖南省沅陵县凉水井镇窝溪村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早年留学日本,是旅日代表。他曾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和中共一大的代理书记。“一大”后,他脱党而去,成为蒋介石的亲信和国民党内的“状元中委”。抗战期间,他又叛蒋投日,成为汪伪政权的“股肱之臣”。在抗战胜利之时,他摇身一变,由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变成了国民党的接收大员。朝秦暮楚,的确值得后人玩味和深思。
79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由“弱肉瓜分”“东亚病夫”成为主办世博会、奥运会、博鳌论坛、一桥一带、亚投行等等壮举的世界强国之一,但是,还要看到美日右翼分子斜眼觊觎,谗涎直滴,忘我之心不死,我们仍当反腐倡廉,保党,强国,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作者简介:郝宇铭 90岁,79岁为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老会员,原为宝应县曹甸镇中学1996年退休教师,退休后为淮安市清江浦区府前诗社顾问,淮安市建成“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的最先建议者,淮安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淮安市政协文史委期刊《安历史与文化》编辑十二年,被聘为编辑参与40多部文史书籍的编撰工作,原清河区区志办公室编辑十年73岁到85岁。著名诗人丁芒弟子,参加山东冠州、陕西麟游、江苏金湖、泗阳全国丁芒诗词研讨会等,诗作、论文均收入大会文集,诗文见诸报刊,多获大奖。连获两届江苏省诗词协会、毛诗研究会的毛诗理论竞赛优秀奖。2022年获评“江苏省书香家庭”。
清晏园 吴士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