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个老八路
赵卫东
今年是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也是老父亲离开我们近五十周年!父亲当年在冀东战场和日本鬼子拼死搏杀的壮举,时时激励着我,我决定写一篇文字,追忆父亲当年抗击日本强盗的点点滴滴。
我的父亲赵文如,北京人,家境贫寒,13岁就到地毯厂学徒。好不容易学了三年出徒了,工作没几年,又赶上日本全面侵华。民心大乱,市场凋敝,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再加上我爷爷奶奶的过早离世,父亲生活无着,家不成家。给人吹吹打打办过红白喜事,给人拉洋车卖过体力,整天奔波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拉洋车送客人太晚回不去了,就和一群流浪汉露宿在北京的城门洞里。冬天的寒冷,夏天的蚊虫,拥挤肮脏的城门洞,疲惫不堪腹中空,这一切,构成老父亲当年的生活场景。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天津塘沽和一伙爱国的人投奔了八路军。

后排站立者就是我父亲,这是他和当年战友的合影
来到部队,虽然生活仍然艰苦,但有了起码的保障。更让父亲感动的是,战友们和首长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父亲体会到了久违的亲情。不仅如此,父亲在部队还学到了革命的理论,懂得了为什么穷人总是这样贫困,懂得了要为老百姓打天下的道理。
日本鬼子在中国的滔天罪行,给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祸。不知大家听说过冀东的一个惨案没有?就是“潘家峪大屠杀”。
1941年1月25日,日本鬼子1500多人在一帮汉奸伪军的配合下,突然包围了河北丰润县潘家峪村,将全村来不及撤退转移的群众1300余人集中到潘家大院里。日伪军一面向院内放火焚烧,一面用步枪、机枪向村民扫射。手无寸铁的群众同日军进行了英勇搏斗。一位叫作潘国生的老人徒手夺下敌人的一挺机枪,反过来向敌人扫射,尽管潘国生老人不幸牺牲,但还是有十多名群众趁机冲出虎口。日伪军在潘家峪的血腥屠杀进行了整整一天,全村1703人,有1320人惨遭杀害,尸骸遍地,血流成河……那些幸免于难的潘家峪百姓,恨透了日本鬼子,发誓要报仇!他们组织了一支由35名年轻人构成的抗日复仇团,见到日本人就杀。最后这个抗日复仇团全部参加了八路军,而他们,就是我父亲所在部队的战友。
这样的军队,这样的战士,有着极其强烈的阶级仇,民族恨!他们家家都有亲人被日本鬼子杀害,个个都要报仇雪恨,所以打起仗来不怕死,拼劲足,有着超强的战斗力!
记得父亲跟我讲过他的一件事,那是他刚参加八路军不久,就在一场与日军的战斗中和日本鬼子拼起了刺刀。对面的那个日本鬼子还是个小队长,满脸的横肉,龇着牙,嘴里“呀呀”地叫个不停,端着一把带着血迹的三八式步枪,凶狠地朝着父亲刺来……。父亲虽然身材不高,但动作灵活,跟日本鬼子杀得有来有往。正在紧急关头,父亲的班长,姓王,一位一米八的壮汉,怕我父亲吃亏,斜刺里冲了过来,帮我父亲一起杀鬼子。这样一来,那个日本鬼子慌了神,动作凌乱,被父亲和班长瞅了个空子一枪刺死!两把刺刀,宣告了这个万恶的日本鬼子的可耻下场!
还有一次,父亲一个人,一挺机枪,守一个山口。面对鬼子的多次冲锋,父亲毫不畏惧,精准地击杀敌人,让被包围的敌人始终无法逃脱,直到这伙鬼子全部被歼灭。尽管,这次战斗父亲的腿被鬼子的炮弹炸伤,但父亲很自豪地说,就是这次表现,让组织上批准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父亲跟鬼子打过很多仗,大都没跟我说过。下面这件事是我从父亲自己写的履历表草稿里看到的。
那是1945年7月,河北省武清县崔黄口的鬼子炮楼,被我们八路军给端了。怎么端的?原来是父亲那个排,装扮成日本鬼子,穿上缴获来的日式军装,扛着膏药旗,大摇大摆地走向了炮楼。炮楼里的伪军不知真假,就放他们进来。后来,炮楼顶上的敌人哨兵发现远处有八路军大部队过来,连忙想收起吊桥,但为时已晚,伪装成日寇的父亲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开火,里应外合,把这伙敌人全部干掉,还缴获了好多武器、弹药,成功拿下了敌人的这个据点。
我们从小看电影《平原游击队》,打心眼里佩服李向阳智勇双全化装成鬼子打击敌人,没想到,这样的事情我父亲也干过,没想到父亲也是李向阳!我的可亲可爱的父亲啊!您的战斗经历又让我对您平添了一份敬佩!


父亲履历表里对崔黄口战斗的记载
父亲已经离开我们快五十年了,想起父亲慈爱的面容我就禁不住泪水盈眶。我清楚地记得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唱的一首歌,那是当年流传于晋察冀边区老百姓当中的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
“八路好,八路强。八路军打仗为哪厢?八路军,八路军打仗(他)为咱老乡!日本鬼子欺压咱们老百姓,八路军帮助咱们打东洋,嘿,打东洋;
八路好,八路强。八路军对咱怎么样?八路军,八路军老百姓(他)鱼水一样!日本鬼子欺压咱们老百姓,八路军帮助咱们割谷又打场,嘿,割谷又打场!”
父亲是幸运的,尽管枪林弹雨中他受过好几次伤,但他看到了日本投降,看到了新中国的阳光,还看到了打败美帝野心狼!可是,他的很多战友,却永远倒下了——倒在了抗日的战场上,倒在了解放战争的硝烟里,倒在了抗美援朝的厮杀中!包括和他一起刺死日本鬼子的那个王班长……
由于残酷的战斗,由于自然法则,老八路们大多数都走进了历史。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新中国,他们给我们赢得了和平建设的环境,他们为子孙后代的幸福打下了最根本最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照耀千秋!
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就像那首歌里唱的,用他们一生的拼搏,诠释了那句话: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退休老师,松江老兵讲故事宣讲团讲师,赵卫东 写于2025年7月25日
责编:槛外人 2025-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