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期与几位友人驱车赴赣,只为探寻上饶山水秘境。时隔数月,记忆已渐泛黄,但丹霞的瑰丽、云雾的空灵,却总在心头萦绕,且愈发清晰。为将那段山水之缘妥帖安放,遂提笔追记。 首站龟峰,便为这“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的风姿深深震撼。入园即见“神龟迎宾”,两只长颈石龟静立湖畔,倒影浸在碧水里,宛若擎天一柱,撑开一片天地。

穿竹林,拾石阶,风过叶隙,沙沙作响。立于鳌鱼峰观景台远眺,老人峰旁恍若有一位负篓行山的村姑;转身又见“老鹰捉小鸡”的憨态、“童子拜观音”的虔诚,山石随步移景换,妙趣横生。行至一线天,方知自然之鬼斧。壁立千仞,窄处仅容一人侧身而过,陡直的峰壁如刀削斧凿,抬头唯见青天一缝,“苍天无边似有边”的苍茫感瞬间攫住心神。

忽有一块奇石映入眼帘,题有“《西游记》外景拍摄地”,原是早有来头,当指尖触碰到刻有“龟峰胜境”岩壁的刹那,仿佛接通了86年夏天的电波。对面骆驼峰昂首云天,乃是龟峰之巅。战战兢兢踏过悬空栈道,颇有踏遍群山之意气。
沿途龟背石龟纹清晰可见、雄鹰展翅张力十足、“十八罗汉”形态各异,谈笑间行至西海岸观景台,近距离仰望南天一柱,沿石阶攀登,当了一次“天外来客”,可惜同行者10人大多因力竭相继折返,唯有我与XT2人登顶,独享人为峰的浩然之气。下山途径三道口,择好汉坡方向前行,长阶两侧满刻不同字体的“龟”与“寿”,仿佛昭示最好的长寿方,便是将光阴漫步于值得的风景里。远望望郎峰,如一曲线玲珑女子,千百年来伫立于此,望穿林海,望穿石壁,盼郎归来,风过林间,似都在替她低语着无尽思念,更添“淘尽烟霞,孤插天际”的悠远意境。
次日访龙虎山。乘竹筏泛于泸溪河,清水澄澈,倒映奇峰,梢公的山歌伴着流水声,勾勒出一幅“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的天然画卷。听闻在那崇山峻岭间有个无蚊村,于我这般“招蚊体质”,不禁心向往之。不过更让我充满好奇的还是绝壁山崖间那一个个洞穴——藏着古越族悬棺之谜。

登岸观仙女岩,丹霞竖洞的奇绝,堪称自然的原始书写,不负“天下第一绝景”之名。

午后悬棺表演如期而至,表演者自山顶索降的瞬间,分明看见千年信仰和古老智慧在绝壁上开花,用“深渊纳炁——升棺,悬崖吐珠——发材” 解开悬棺之谜。

沿阶而上,乘大巴往正一观,方知此山因山纹如锦绣铺展,原称云锦山,直至东汉张道陵于此炼丹修道,“丹成而龙虎现”,而易名龙虎山。山深处的上清古镇,作为“中华道都”,千载道韵仿佛仍流转于青石板之上,让人感受到道法自然的宁静与深邃。
“不到三清山,上饶算白来。”游罢龙虎山已近黄昏,怕错过景致,力劝众人当晚赶往三清山。山路蜿蜒如带,抵达夜色已深,寻店小酌便匆匆入睡。次日清晨,仅四人如约六点起身,奔赴景区入口。排队、乘索道,抵达半山腰时已近十点,但见山间云雾缭绕,每一步皆景,宛如水墨长卷徐徐展开。

“巨蟒出山”石柱最是神奇,犹如一条蓄势待发的巨蟒,昂首挺胸,正欲冲天而起,仿佛要吞噬苍穹;换个角度,竟化作手持滴水宝瓶的观音,恰有阳光洒落,似佛光乍现,五彩斑驳映着蓝天,天地间的灵秀与神奇,在此刻尽显。与之遥遥相对的“东方女神”石像亦如是,山峰宛如一位秀发披肩的少女,面容清秀,神态安详,仿佛在俯瞰着世间万物;在光晕流转中,轮廓又渐变为怀抱婴孩的大地之母,恍若天地孕育的母性图腾。女神的温婉与巨蟒的雄奇形成对峙之势,这一静一动、一柔一刚,相互映衬,仿佛是一场跨越万古的对话,更像是一种默契的守护——见证着日出日落、斗转星移。

立于玉虚台,赏盛开杜鹃,嫣红点缀青山,平添几分娇俏。沿陡峭石阶下至谷底,见一巨石如长龙贴壁,与苍松嬉戏,“神龙戏松”的传说突然变得可信——在这般仙境里,还有谁不信万物有灵?
暮色时分赶至望仙谷,恰逢大雨。雨幕中的望仙谷,灯火朦胧,云雾氤氲,将现代匠心营造的仙侠意境,无缝揉进古老的山水基因里,宛如天上宫阙坠入凡尘,分不清是山在雾中,还是雾在山里。
回程途中,众人余兴未尽,遂绕行至安徽宏村。踏足南湖月沼边之畔,看白墙黛瓦映染碧水,“涟漪将岁月揉皱,白墙把天光剪碎” 的素雅温婉,恰似从水墨画中飘落的闲笔,为这场自然奇观之旅,添上了一抹静谧的人文韵致。
时光匆匆,四日间遍览龟峰、龙虎、三清、宏村四处五A胜景,亦访望仙谷这网红打卡地。山水入梦,道韵留心,那丹霞的红、云雾的白、河水的青、徽派的黛,皆已沉淀为心头最珍贵的记忆。而我们在这片山河间留下的足迹,已然成为另一种形态的地质沉积。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郭大侠的小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