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与甜蜜相逢的龙眼盛会
——华亭镇龙眼农文旅融合发展活动侧记
华 峰
九月莆田,秋风送爽,龙眼飘香,一场融合文化、美食、非遗与创新的甜蜜盛会开启。“莆甜龙眼.桂在圆满”农文旅融合发展活动,暨2025年城厢区“中国农民丰收节”于9月12日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花卉世界隆重开幕。开幕盛典,视听盛宴;丰收的锣鼓,精彩的节目;从气势磅礴的《舞龙闹丰收》,到乡土情深的情景剧《桂乡莆甜》;从战略发布,到数字认养新尝试……2025年农文旅融合发展活动,邀您共赴一场甜蜜之约。
当晚,当华亭镇花卉世界的灯笼在暮色里次第亮起,这场以“莆甜龙眼.桂在圆满”为名的龙眼农文旅盛会,便成了秋夜里最动人的风景。
千年龙眼香,华亭好果甜。华亭镇将八大村落文化精髓与龙眼产业成果“搬”到现场,打造沉浸式丰收展馆。以“田园盛典”为主线,设龙眼树“共富桂”、联建成果展、民俗体验及甜品休闲区,呈现原生态莆田风情。八卦楼融合农文商旅,推出演出、直播、主题宴等多元体验,一站式感受地道甜韵乡情。
沿着步道、循着热闹声往里走,参展的华亭镇八大村落的风情展区先映入眼帘。郊溪村的“木兰溪语“数字屏上,流水映着月影缓缓流淌,指尖轻触,便能与母亲河的故事撞个满怀;南湖村的丰收乐园里,彩色打卡装置缀满了农人的笑意;油潭村的展区最是贴心,本源寻味,三代人守护一颗好果—龙眼树的故事被做成了图文展板,指尖拂过那些泛黄的老照片,仿佛能触到岁月里的果香。转角处遇见“共富桂”龙眼树枝丫上挂着小红灯笼和心愿卡片,孩子们围着叽叽喳喳,凑近看,竟是游人写下的心愿:"愿年年丰收,岁岁安康”,字里行间都是对生活的温柔期许。
忽然被一阵欢笑声吸引,原来是“龙眼剥剥乐"的赛场。人们围在桌前,双手翻飞,晶莹的果肉滚落瓷盘,限时20秒徒手剥龙眼,赢取专属奖励,比拼手速与细心,体验龙眼饱满品质。20 秒的倒计时里,有人急得额头冒汗,有人笑得眉眼弯弯。赢了的阿姨捧着奖品,一袋刚摘的新鲜龙眼, 剥开一颗塞进嘴里,满足地叹道:"这甜,是咱华亭独有的味道!"
在“共绘木兰溪”长卷前,孩子们握着彩笔,在百里木兰溪线稿长卷上填色共绘,用彩笔或环保颜料重现母亲河风采,共筑莆田丰收美景,传承在地文化。有老人在一旁指点:“得添几棵龙眼树才对,咱的母亲河,就该伴着这甜果子才完整”。
金秋市集,舌尖盛宴。金秋市集的香气诱人,“龙眼 +"的主题摊位,以本地龙眼为核心,创意打造特色甜品、饮品及暖食,融合传统风味与现代潮流,带来浓郁地方风情与鲜明层次感的味觉体验。摊位前挤满了人,鲜榨龙眼汁冒着冰凉的气,撒上几朵桂花碎,喝一口,清甜里带着桂香,从舌尖甜到心里;龙眼糯米糍裹着椰蓉,咬开时,果肉的汁水在舌尖化开。摊主是个年轻姑娘,笑着递过试吃品;"这些都是今天刚摘的华亭龙眼做的,您尝尝鲜" 。买上一份甜品,找个石凳坐下,抬头便见“华华" IP人偶晃着圆圆的脑袋走过来,递上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莆田谚语:"龙眼熟,中秋乐”,字里行间都是节日的暖意。
待到夜幕完全落下,最让人期待的无人机编队与璀璨烟花秀终于登场。当数百架无人机缓缓升空,在墨色夜空里排列,它们以浩瀚夜空为幕布,以科技之光和烟火之彩为画笔,在天幕之上交织出一场融合现代科技与浪漫艺术的视听盛宴,为您点亮梦幻之夜。先是化作一颗硕大的龙眼,接着又变作:城厢--首善之区、我爱华亭、木兰春涨、龟洋积雾、三紫凌云、"木兰溪”等字样。光影流转间,游人纷纷举着手机拍照。忽然,第一簇烟花冲上天空,炸开漫天金辉,紧接着,更多烟花次第绽放,有的像盛开的牡丹,有的像散落的星子,映得溪面波光粼粼,也映亮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
“华亭好果”,六大直播间,云上嗨购,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华亭好果”IP跨界出圈!六大特色直播间,覆盖古风生态、美食等场景,解锁龙眼的N种打开方式。在直播间看到的画面:果农们正忙着将龙眼打包,准备发往全国各地。原来这份莆田的甜,早已借着电商和盛会的东风,飞向了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尝到属于华亭镇的甜蜜与圆满。
夜游花世界,共赏秋月明。秋夜微风,花香果甜,漫步花卉世界,看演出、品美食,玩互动、拍美照,在灯火与月光中,感受莆田最美的秋天。
散场时,不少人手里还提着从市集买的龙眼干,包装袋上印着“桂在圆满”四个字。晚风拂过,带着龙眼的甜香与桂花的清冽,忽然明白这场盛会的意义:不只是庆祝丰收,更是让人们在烟火气里,重拾对土地的热爱,对团圆的珍视。就像这龙眼,果肉饱满,核小味甜,恰如生活本该有的模样:圆满,且满是甜意。
作者简介:王建聪,笔名华峰,福建莆田人,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秦风》杂志副社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