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醒春天的琴弦
作者:杨金高
迎着春天的明丽,踏着春天的节拍,和着春天的韵律,讲着春天的故事,叫醒春天的琴弦,不知不觉,《金峰月》牙牙学语,跌跌撞撞,走过了整整6个春秋……
金峰海拔498.8米,位居甘坑林场松林村境内。神游金峰,但见气象万千,云海苍茫,不禁想起11世纪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对金峰情有独钟。史料记载:王安石两度攀登金峰,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作《金峰晚坐有怀》和《再宿金峰》。因此,金峰声名远播,鲜活在春意盎然、繁花竞艳、永不褪色的中国文化长廊里,灵活在一代又一代坚韧不拔追求文学缪斯的高贵人心中,屹立在赣东门户来来往往的老百姓心田。在东乡,金峰绝对是一个标志,是一种符号,是一张文化名片。她象征着王安石政治上灿烂的高峰,同时是东乡本土作家、作者敬慕的文学高峰。可以告慰荆公的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于今有了明晰的答案。东乡区48万父老乡亲在21世纪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用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拼搏进取诠释着:春风拂绿品质新东乡,明月清辉正在照春还。
时光倒转6年,也是阳春三月。喜见风和日丽,天蓝水碧,桃红柳绿,草长莺飞。《金峰月》在建设文化强县的背景下呱呱坠地。她一问世,立即得到了当时东乡县委、县政府的精心呵护,犹如含苞的花蕾徐徐绽放,芳香四溢,令人赏心悦目。县四套班子领导厚爱有加,轮番亮相《金峰月》卷首语,用思想、用境界、用深情、用真心、用胸罗锦绣、用满腹才华、用优美的篇章显示志存高远,抒发松柏襟怀,“唤起千百万,同心干”。紧接着,县内外文化名人、文学作者闻讯纷至沓来,倾注火红的热情,奉献各自的精彩。全国著名作家、抚州文坛旗手、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三卷本创作者万斌生,全国著名小小说作家、市作协主席刘国芳,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华诗书画协会会员、著名军旅作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政治部原主任罗光辉,东乡乡贤、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党委办公室正师职秘书、大校曾和好、东乡文坛元勋、著名作家柳剑祥等县内外200多位志士仁人慷慨赐稿,促使《金峰月》上档次、有品位、特色鲜明、余音绕梁,赢得好评如潮。
6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确实很短暂;
6年,在办刊的实践中,真的不容易。
2017年3月,东乡撤县设区,结束县的历史,开启区的时代。本刊适时推出“撤县设区”专栏,为历史留下记忆;2018年,又推出了“金峰明月·醉美东乡”专栏,集中刊发本全区作家作者带着乡土气息的征文获奖作品。我们欣喜地看到: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的,春天精彩的序幕今又拉开,春天感人的故事仍将继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春华似锦何须织?好鸟如琴不用弦。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今不同。今年花比去年好,定教来年花更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遥望金峰顶上那轮洁白、清静、丰满的明月,我心潮澎湃,联想翩翩。此中有真意,欲说已忘言。真心期望《金峰月》继续团结区内外作家、作者,高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为建设和谐中国、秀美江西、幸福抚州、品质新东乡再赋新篇,为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奉献心力。
春天是真的来了。我听到了春风歌唱,看到了春雨潇潇、春光灿灿、春华秋实。且让我们点燃灵感的火花,捕捉清甜的诗意,叫醒春天的琴弦,拥抱万木竞荣、生机勃勃、天地人和的永恒春天!
哦,金峰奇秀,明月梦圆。
(本文写作于2018年,得到时任东乡区文联主席刘辉华支持,发表于《金峰月》卷首语)
杨金高:中外诗人注册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诗词学会会员,抚州市东乡区作家协会顾问、区委宣传部退休干部,1965年9月出生。曾任北京《报告文学》杂志特聘作家、《江西日报》特约通讯员,《抚州日报》首批特约记者。自1983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有700多篇(首)约80多万字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作家》《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人才报》等近百家报刊,并入选20余种选本。著有《龙山行吟》《东乡之光》《赤子心歌》《金高读书》《杨金高散文随笔选》。有作品在全国征文赛中获奖,在《中外诗人》多次发表个人作品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