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诗品读
✦ 淮河赋(之七十八)
——盐碱地的花
□ 童年(安徽)
1
淮河把盐埋进土壤
就成了骨头
花,从骨缝里钻出来
带着青铜的锈色
每根花茎都刻着双墩符号
每片花瓣都藏着楚歌汉赋
风掠过滩涂
听见商的鼎,周的钟
在花影里回响
苦难是养分,把根
喂得粗壮
把花养得明亮又娇艳
盐碱地的花
是大地的灵,更是
淮河的魄呵
2
淮河的浪一年年在堤上刻痕
花在痕里生长,把浪的形状
开在花瓣上
盐粒是浪的结晶
粘在瓣尖,像未干的泪
古渡口的帆影
映在花上,成了永恒的画
每朵花都是一个渡口呵
连着过去,牵着未来
盐碱地的花把浪痕
酿成了岁月的酒
3
古堤终于老了,皮肤皲裂
渗着盐
花在皲裂处像贴上去的膏药
愈合着伤口
淮河的水呵拍打着堤岸
也拍打着花的情梦
每朵花都是一个哨所呵
守着故道,守着记忆
风带着秦汉的尘唐宋的雨
来吻花的脸庞
盐碱地的花
那是古堤的最后一抹 青春
4
夜里,淮河的渔火落在花上
花就成了灯,照着滩涂
也照着归航的船
盐粒在灯光下闪着碎银的光
渔人的号子
混着花的香飘在水上
每朵花都是一个月亮呵
挂在盐碱地的天空
夜里的花比白天更懂
淮河的内伤
5
漕运的船,早已不在
只留下盐的痕迹
花在痕迹里生长
把船的形状开在花瓣上
淮河的水呵依旧在流
像当年载着粮,载着盐
古码头的青石板
映着花影,成了历史的明镜
每朵花都是一个货舱呵
装着千年的故事
盐碱地的花
把漕运的繁华与落寞
都抖了出来
6
淮河的水涨了又落
落了又涨
花在水里泡着,却没被淹死
反而开得更艳丽
盐粒是水患的遗物
粘在花瓣上
成了不可或缺的纪念
先民的脚印印在花根下
成了永恒的支撑
每朵花都是一个方舟呵
载着希望,载着坚强
盐碱地的花把水患的苦难
开成了能量
7
曾经,这里也长稻穗 后来,这里成了盐碱地
花接过稻穗的使命
把绿色
换成了艳红
淮河的水还在滋养
只是多了些咸涩的苦
每朵花都是一粒稻穗呵
带着丰收的渴望
风掠过,花影晃动
好像当年稻浪翻滚
盐碱地的花
把稻穗的梦延续了千年
8
盐碱地没有碑,花就是碑
每朵花都刻着历史
刻着先民的名字
淮河的水是墨,把碑文
写在花瓣上
风是读者一遍遍读着
岁月的沧桑
每朵花凋零都是一次碑泪呵
盐碱地的花是活着的历史
活着的丰碑
9
候鸟每年都来
落在盐碱地的花上
花就成了驿站给候鸟温暖
给候鸟食粮
淮河的水映着鸟的影
花的影成了国画
每朵花都是一个约定呵
等着候鸟,年年归来
风带着鸟的鸣唱
花的香,飘向远方
盐碱地的花把候鸟的思念
都开了出来
10
盐商的故事早已尘封
只留下盐的味
花在味里疯长,把盐商的
传奇,开在花瓣上
淮河的水依然在流
像当年
载着盐商的船
古宅的飞檐
映着花影,成了岁月的痕
每朵花都是一个钱袋呵
装着当年的繁华
盐碱地的花把盐商的 兴衰
都吐了出来
11
先民曾在这里祈雨
对着淮河,对着苍天
花接过祈雨的仪式
把虔诚
开在花瓣上
盐粒是祈雨的泪落在土壤里
成了希望
每朵花都是一个祭坛呵
供奉着大地,供奉着苍天
风带着祈雨的歌
花的香,飘向云端
盐碱地的花把先民的 期盼
都抛了出来
12
淮河的浪还在等
等归人,等归船
花在浪边开着,把归期
开在花瓣上
盐粒是归人的泪
落在花上,成了思念
每朵花都是一个灯塔呵
照着归航的路
风带着归人的信
花的香,飘向远方
盐碱地的花把归期的等待
都亮了出来
13
淮河漫过滩涂时,总把
几分暖意悄悄留存
渗进盐碱地的裂纹里
喂饱花的根须
根须,缠绕着陈年草屑
就像攥着半卷旧时光
瓣尖凝的盐粒也染了温软
不再生冷
不再羞涩
风过处,花影轻轻晃
不慌也不忙
把苦土的凉,慢慢酿成
掌心的烫
14
楚时的月光还沾在花瓣上
没来得及褪尽
随淮河的浪,晃了整整
三千年呵
花,把古堤的裂纹
细细绣进瓣纹里
每道缝隙都藏着祖先的脚印
浅且深沉
不用高声说历史,只静静
开在滩涂
让路过的风,都裹着
古青铜的淡香
15
若把土壤里的咸,嚼碎了
再酿成甜蕊
花的蜜里,就掺着淮河的
涛声碎影
蜂蝶来采时总愣怔——
这苦地长出的甜
竟比江南沃土的蜜
还要沉了许多岁月的况味
花不说话,她只把蜜
酿得更稠更醇
像把半生的涩,熬成了
绵长的温柔
16
守着淮河的两岸,花站成了
沉默的碑
不追求江南柳的柔
更不羡慕塞北梅的烈
盐粒落满肩头,也不抖落
半粒。
她只把根扎得更深
接住每片打岸的浪花
潮起潮落间,花影始终
直立着
就像固守着千年的约定
从不敢往后退
17
当淮河的浪来拍花时
花便映着浪绽放
瓣上的盐光与浪尖的光
缠斗在一处
分不清,是浪在开花
还是花在流荡
古渡口的残碑也映在花影里
字迹早已半褪
花默默读着碑上的旧年事
不声张
她只把故事开成
能看见的流淌的诗
18
枯萎的花瓣落在土上
那不叫凋零
是把自己还给养它的盐碱地
作为绝佳养分
新的芽,从瓣下钻出来时
带着旧瓣的香气
淮河的水刚好漫过
送三分润意
在花的轮回里,从没有
“放弃”二字
她只把生的力气,一代代
往下珍藏
19
花的根能听见淮河的涛
日夜不停歇
涛声里,混着漕运的号子
渔人的旧歌
母亲的些许唠叨
瓣尖便随涛声轻颤
像在打着细弱的节拍
盐粒落在瓣上,是涛声的
回声,小且清脆
不用抬头看浪,只静静
听着涛声
那涛声,就塑成了开花的魂
20
不抢春的艳,不夺秋的浓
花,自我着色
像淮河的水,淡褐里
掺着浅蓝,不显摆
瓣心浅红掺点土黄,正配
盐碱地的褐
瓣边描的嫩白,是晨霜
也是盐粒,薄且纯净
风来调色时,花从不挑剔
她只把自己,画成地与河的
默契
21
花蕊里藏着点神性
从不向外露
那是淮河的魂,附在瓣上
轻轻呼吸
盐粒是神的泪,落在土上
便化了
长出新的花,续着神的心意
不中断
路过的人若静心看
就能隐约看见
瓣影里,晃动着河神的素衣
22
把盐碱地的苦,揉碎了
融成瓣的柔情
花不开得张扬,只浅浅地
绽放在滩涂
好像要把苦日子,过成了
细水长流的淡
淮河的水来润时,花
便轻轻弯下腰
不是妥协
是把没说出口的苦
悄悄酿成了,能回甘的烈酒
23
花把淮河的话,说给
路过的风听
风再传给远方的云
云落雨时,带回
雨又洒在滩涂,喂饱花的
根须。
一圈圈轮回呵
都是大地与河的私语
花不高声说,她只默默
把话开在瓣上
让千年的故事,都在
花影里显现
24
河畔野花开得再远
花的根也朝着淮河的方向
像游子的心,总绕着
故乡的屋梁
盐粒是乡愁,粘在瓣上呵
不擦也不抖
只带着它开花,把思念
藏进花蕊里
风来劝花迁徙,花
轻轻摇头
这里的苦与暖,爱和恨才是
心的归处
25
盐碱地的花带着雾的朦胧
淮河的涛声,是背景音
若有若无
花瓣上的盐粒
闪着微弱的光亮
风来,花影晃动
像昨天那个不真实的梦
我站着看了很久,忘了时间
160万公顷盐碱地,淮河
还有花
就这三样,没别的
花在苦土里开着,不说话
风来,它就晃一晃
日子就这么过,挺好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