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一日千秋数字歌(中华通韵)
作者:薛志鹏
一旦初腾破晓烟,二朝晖露映河川。
东风三早催人步,四杲金澜荡玉天。
五日凌霄斜六昃,七晡八暮影孤悬。
星垂九杳拾萤照,百旭千秋万世还。
【注】
①旦、朝、早、杲、日、昃、晡、暮、杳:是古人依一日太阳变化,创造出的九个汉字。旦:“日”下一道地平线,一天的开始;朝:左为太阳初升,未过草尖,右为“月”,晨阳半露草丛,月影犹存;早:“日”下“十”,农耕时代,日上十刻尚早,太阳升高;杲:“日”在“木”上,太阳到树梢以上的高度,天已大亮;日:古字太阳的形状,中午太阳在天空中最高处的时刻;昃:从“日”从“仄”,“仄”是倾侧,以太阳下人影倾斜表达太阳偏西,指中午过后太阳开始向西倾斜;晡:下午三点到五点,太阳继续西下;暮:上为“莫”,甲骨文表示太阳下山,阳光隐没于草丛之中,后篆文在其下加“日”,表示日暮,即太阳落山;杳:“日”在“木”下,表示夕阳下落到树丛中,光线变得昏暗。
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拾、百、千、万:汉字数字,此处作为数字诗的特色符号使用。
③金澜:金色光泽的波浪,或如金色波浪般起伏、流动的景象。
④五日:“五”通“午”,此处指中午及下午的太阳。
⑤拾萤:双关语。其一,化用典故“车胤囊萤夜读”:见于《晋书・车胤传》,后被纳入《三字经》。东晋学者车胤,幼时家境贫寒,无钱置灯油,无法夜读。但他想出办法:“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其二,“拾”通“十”,作为数字诗的一个数字节点使用,喻很多萤火虫。
⑥百旭千秋万世还:旭,日出光明貌或初出的太阳,晨曦。《说文‧日部》:“旭……一曰明也”;千秋万世:时间极其久远,从千年延伸到万代,形容永不磨灭、持续无尽;还:此处指无限循环。
⑦2025年9月12日,书于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