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与梦境驻足的九寨沟
王庆元
九寨,一直是我心朝圣的地方。2008年初夏,终于有了机会与之亲近,它使我真正感受到了一种直击心灵的大美。自那以后,每当想起九寨,它的身姿,它的潇洒,它的典雅和华贵,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有人说,“九寨归来不看水”,的确如此。春日的九寨沟,冰雪消融,春水在山花烂漫中流淌,远山的白雪映衬着这童话的世界,温柔而慵懒的春阳吻接着海子,吻接着碧水花草。所谓海子,就是大小不一的湖。景区内的海子特别多,一个接一个。那池池碧绿的海子,个个风采照人。在阳光的照耀下,宛若碧色玉盘,蔚然奇观。池水显得那样宁静而斑驳,近前清流可见底,三尺以外透出浅蓝,极像蓝玉可温润双手,可宁静内心。
再远便是银光点点,灼人眼目,即便这样,也舍不得闭上双眸,总觉眼前的池内就是大块的蓝宝石,或是水晶。
九寨沟的水美得神奇,美得明静,明静得让人不忍打扰。美得心惊,美得让你不敢相信那是真水。是翡翠?是琼浆?是瑶池?当你把手伸进去,才发现那就是水,但你还是觉得那水是假的,是天外的某种液体,不是人间水,是神创造的,不是自然的。这蓝得透,蓝得奇的水,或文雅,或灵动,既能凝聚九寨的宁静与惬意,又能寄托人们如梦如幻的想象。
说来也怪,这地面上的水美得神奇,天上的云也美得神奇,令人陶醉。行走在九寨沟的栈道上,抬头望山,远眺山与山之间,森林与森林之间,会发现那一团团、一朵朵荡漾在峡谷之巅的云雾,袅袅地上升,静静地缠绵,恰似云龙吐雾,仙子飘衫。
大自然的生命之源、生命之魂从千山万壑间波浪般滚滚而来,滔滔而去。站在高处,但见云涛翻滚,一望无际。有几座像海岛般的山峰进入我的视线,只见这些山峰在云海中若隐若现,面对一片波澜壮阔的云海,许多山峰成了“小岛”,在云海中翻滚,实有飘然欲仙之感,景色十分出奇。
有时,那些从海子边升起缭绕在海子上空的云,变成美艳的绯红,虽是飘逸的、动感的,却又仿佛是静止的,透露着无尽的娇情羞意。我们看过电影里神仙下凡的场面,却很难想象人间真有这样的仙境,见到眼前的一幕,叫人不得不信世间确有仙境存在。
沿着结实而又极具美感的木栈道,我们向九寨沟的山里前行。越往前走,越觉得幽深,那是树的绿荫挡住了外面的世界。远古的森林在这里诉说着它的美妙。沿山的路边,丰茂的树木,层层覆盖着,婷婷芃芃,满溢出一片葱绿、翠绿、苍绿、松石绿…………
如果是单一的绿会让人觉得呆板无趣,偏是这些的绿掺和在一起,却让人感到神采飞动,风情万种。沿着栈道迎面而来的大都是一些参天大树,有的两三个人都不可环抱,一路走来不可胜数。这里,青山拥翠,绿树扬彩,莽林苍苍,处处都透着远古的气息。珍奇的紫杉,千年的乔木,缠绕的老藤,无不散发着原始的味道。原始穿越着现代,必然也就少了几分矫情。那高大挺拔的落叶松,岷山冷杉像巨人一样默默地挺立着,蔚为壮观,正是:“长松落落,卉木蒙蒙。”
绿是九寨生命的基调,是九寨的原色,是九寨精神的具象。翠海茫茫,不知何处是岸,它蕴含着生机,充满了灵性。在葱郁静幽中,那湛蓝湛蓝的池水,那关关鸟语,嘶呀虫吟,令人有了一种像裸体的婴孩扑入母体的怀抱,重返童真,宠辱皆忘,挣脱小我牢笼,返回精神家园,与清新的自然融为一体的惬意感觉。
到达山巅,天阔地远,山风阵阵,似有置身霄汉,卓立云天之感。极目远眺,大地寥廓,白云舒卷;长河逶迤,青山连绵。身临其境,气清更觉山川近,意远愈知天地美,真叫人心旷神怡。
这是一个没有喧嚣和尘埃的世界,一个没有失望和欺骗的世界,一个没有俗气和冷漠的世界。它只有一色的清新、和谐、空灵、纯净、庄重和高洁。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九寨给我留下的印象。
2017年4月末,我又一次与九寨沟重逢。见面就感觉到她留存在我脑海里的色彩更加明亮,好像她那斑斓的色彩又重新涂了一遍,她那静美纯洁天使般的容颜更加深深地烙在我的岁月深处。
九寨,这诗情与梦境驻足的地方,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她以天然的文化名片向世人宣言:天下美景,唯有九寨!她像一幅画,翡翠琼浆瑶池畔,令人心随绿水青山而荡漾;她像一首诗,朦胧而又深邃,耐看,更耐人寻味;她是一种迷,似与游者心境相通而又相乐;她是一种爱,使人享受其中变化万千的天生丽质和朴素美丽。她在沉寂中孕育与滋养着万千生物,给你根,给你直指云天的一片天空;她是天地间最淳朴最原始最本真的一则广告,她向世人告白,在大自然中,天和地历来都是孪生兄弟,有什么样的地就有什么样的天,天空就是大地的脸,是大地的反光镜,没有大地的净美,哪有天空的亮丽。从本质上讲,一切天上的雾霾其实都是人类心灵雾霾的折射。只有当人类的心灵不再为尘垢所蒙蔽时,那一片翠绿的森林才会存在,那一片湛蓝湛蓝的天空才会对人类尽情地开放。
物贵天然,人贵自然。这世间凡是美的东西,大都是原始的,凡是丑恶的,大多是人为破坏的,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