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包容与吞噬
陪着我,继续活下去
27 ✦ 淮河赋(之七十七)
——淮河湿地:自然的呼吸
1
晨露挂在芦苇尖
就像神撒下的碎银
映着初升的朝阳
把湿地,染成金黄色
每颗都裹着,夜的寂静
和淮河,未说的温柔
风来,它便轻轻坠落
融进淤泥,像在
给大地,递上早安的信笺
带着神性的光,唤醒
泥里的陶片,水底的鱼
2
浅滩是淮河伸出的手
温柔地,托着水鸟的足迹
每道波纹都走得缓慢
像在尊重土地的呼吸
贝壳,半露在泥里
像神埋下的,时光的印记
阳光穿过水面时,会
把光的碎片,铺在滩涂
让每粒沙,都带着
敦厚的暖,诉说着
这片土地,永恒的诚意
3
蒲草在湿地里,长得敦实
根须紧紧抱着淤土
像在守护大地的根系
穗子垂着,带着谦逊的姿势
风来,便轻轻摇晃
不张扬,却自有神性
它曾为先民遮过风雨
如今,仍为水鸟
撑起小小的阴凉
把所有温柔,都藏进
绿色的脉络里,悄无声息
4
水鸟的叫声,很柔很轻
像神的絮语落在湿地
每声都带着纯净的心意
它们掠过水面,不惊扰
水底的鱼,也不碰碎
晨露的梦呓
累了,便落在芦苇上
梳理羽毛,眼神安静
像在聆听淮河的心迹
把神性的宁静,撒在
这片充满呼吸和筋劲的土地
5
淤土是敦厚的,把
所有故事,都埋进怀里
不抱怨,不张扬
只默默滋养,芦苇与蒲草
青铜的锈,陶片的纹
都在它的温柔里,慢慢沉淀
它像神的掌心,托着
淮河的记忆,每粒沙
都带着大地的温情
让来到这儿的生命,都能
找到回家的路径
6
星子落进露水里
便有了神性的晖光
芦苇举着这小小的灯
把湿地的夜,照得
温柔又靓丽
风来,灯影摇曳
像在练神的舞艺
露水不慌不忙,等着
朝阳来接,把星的碎片
还给天空,只留下
沾在芦苇上的,敦厚的湿
证明夜曾有过的
神祗般的相遇
7
深潭在湿地深处
像神睁开的眼睛
水面平静,藏着
不为人知的些许深邃
鱼群在里面,缓慢游戏
像在遵循神的指引
阳光照不进潭底
却能让水面,泛着
温润的诗意,像在
诉说,藏在深处的
敦厚与慈悲,让每个
靠近的人,都心生安静
8
荻花在秋水里,开得柔软
像神织的白纱巾
轻轻覆在湿地
不浓烈,却有绵长的醉意
风来,便跟着涌流
把温柔,撒向水面
它不与其他花草争艳
只默默陪着,淮河的潮汐
把神性的宁静,藏进
白色的絮里,当絮飘落
便像神的祝福语,落在
淤土上,落在水洼里
9
石卵在浅滩上,被磨得圆润
像神的念珠,带着
岁月的神韵,它们躺在那里
不说话,却见证了
淮河数千年的呼吸
水来,便被轻轻裹紧
水去,便露出
敦厚的轮廓,每道纹理
都藏着,神的旨意
让每个看见它的人,都能
感受到,大地的沉浸
10
暮色里的湿地,很静
像神收起了尘世所有喧嚣
芦苇的影子慢慢融进
夜色里,水鸟归巢
只留下,湖面里漂泊着的
神性的絮语
淮河在暮色里,流得更缓
像在梳理经年的记忆
把敦厚的暖,撒在
湿地的每个角落,让
即将来临的夜,也充满
温柔的呼吸
11
浮萍在水面,轻轻漂移
像神撒下的绿色的星
从不执着于固定的土地
却始终,跟着淮河的日历
每片都带着,随遇而安的
敦厚,也藏着
鲜为人知的神秘
它为小鱼,遮过烈日
也为水鸟,提供过
短暂的栖息地,把
微小的温柔,都融进
流动的时光里,默默无语
12
夜雾裹着湿地,像神的
披风,温柔又神秘
所有景物都变得朦胧
却更显示出敦厚与诗意
芦苇在雾里,只露剪影
像神的使者,呵护着
这片土地的寂静
水鸟的梦,藏在雾气里
鱼的呼吸,也变得轻盈
夜雾像在,给湿地
盖上神圣的印信,让
每个圣洁的生命,都能在
温柔里,安稳地呼吸
28 ✦ 淮河赋(之七十八)
——盐碱地的花
1
淮河把盐埋进土壤
就成了骨头
花,从骨缝里钻出来
带着青铜的锈色
每根花茎都刻着双墩符号
每片花瓣都藏着楚歌汉赋
风掠过滩涂
听见商的鼎,周的钟
在花影里回响
苦难是养分,把根
喂得粗壮
把花养得明亮又娇艳
盐碱地的花
是大地的灵,更是
淮河的魄呵
2
淮河的浪一年年在堤上刻痕
花在痕里生长,把浪的形状
开在花瓣上
盐粒是浪的结晶
粘在瓣尖,像未干的泪
古渡口的帆影
映在花上,成了永恒的画
每朵花都是一个渡口呵
连着过去,牵着未来
盐碱地的花把浪痕
酿成了岁月的酒
3
古堤终于老了,皮肤皲裂
渗着盐
花在皲裂处像贴上去的膏药
愈合着伤口
淮河的水呵拍打着堤岸
也拍打着花的情梦
每朵花都是一个哨所呵
守着故道,守着记忆
风带着秦汉的尘唐宋的雨
来吻花的脸庞
盐碱地的花
那是古堤的最后一抹 青春
4
夜里,淮河的渔火落在花上
花就成了灯,照着滩涂
也照着归航的船
盐粒在灯光下闪着碎银的光
渔人的号子
混着花的香飘在水上
每朵花都是一个月亮呵
挂在盐碱地的天空
夜里的花比白天更懂
淮河的内伤
5
漕运的船,早已不在
只留下盐的痕迹
花在痕迹里生长
把船的形状开在花瓣上
淮河的水呵依旧在流
像当年载着粮,载着盐
古码头的青石板
映着花影,成了历史的明镜
每朵花都是一个货舱呵
装着千年的故事
盐碱地的花
把漕运的繁华与落寞
都抖了出来
6
淮河的水涨了又落
落了又涨
花在水里泡着,却没被淹死
反而开得更艳丽
盐粒是水患的遗物
粘在花瓣上
成了不可或缺的纪念
先民的脚印印在花根下
成了永恒的支撑
每朵花都是一个方舟呵
载着希望,载着坚强
盐碱地的花把水患的苦难
开成了能量
7
曾经,这里也长稻穗 后来,这里成了盐碱地
花接过稻穗的使命
把绿色
换成了艳红
淮河的水还在滋养
只是多了些咸涩的苦
每朵花都是一粒稻穗呵
带着丰收的渴望
风掠过,花影晃动
好像当年稻浪翻滚
盐碱地的花
把稻穗的梦延续了千年
8
盐碱地没有碑,花就是碑
每朵花都刻着历史
刻着先民的名字
淮河的水是墨,把碑文
写在花瓣上
风是读者一遍遍读着
岁月的沧桑
每朵花凋零都是一次碑泪呵
盐碱地的花是活着的历史
活着的丰碑
9
候鸟每年都来
落在盐碱地的花上
花就成了驿站给候鸟温暖
给候鸟食粮
淮河的水映着鸟的影
花的影成了国画
每朵花都是一个约定呵
等着候鸟,年年归来
风带着鸟的鸣唱
花的香,飘向远方
盐碱地的花把候鸟的思念
都开了出来
10
盐商的故事早已尘封
只留下盐的味
花在味里疯长,把盐商的
传奇,开在花瓣上
淮河的水依然在流
像当年
载着盐商的船
古宅的飞檐
映着花影,成了岁月的痕
每朵花都是一个钱袋呵
装着当年的繁华
盐碱地的花把盐商的 兴衰
都吐了出来
11
先民曾在这里祈雨
对着淮河,对着苍天
花接过祈雨的仪式
把虔诚
开在花瓣上
盐粒是祈雨的泪落在土壤里
成了希望
每朵花都是一个祭坛呵
供奉着大地,供奉着苍天
风带着祈雨的歌
花的香,飘向云端
盐碱地的花把先民的 期盼
都抛了出来
12
淮河的浪还在等
等归人,等归船
花在浪边开着,把归期
开在花瓣上
盐粒是归人的泪
落在花上,成了思念
每朵花都是一个灯塔呵
照着归航的路
风带着归人的信
花的香,飘向远方
盐碱地的花把归期的等待
都亮了出来
13
淮河漫过滩涂时,总把
几分暖意悄悄留存
渗进盐碱地的裂纹里
喂饱花的根须
根须,缠绕着陈年草屑
就像攥着半卷旧时光
瓣尖凝的盐粒也染了温软
不再生冷
不再羞涩
风过处,花影轻轻晃
不慌也不忙
把苦土的凉,慢慢酿成
掌心的烫
14
楚时的月光还沾在花瓣上
没来得及褪尽
随淮河的浪,晃了整整
三千年呵
花,把古堤的裂纹
细细绣进瓣纹里
每道缝隙都藏着祖先的脚印
浅且深沉
不用高声说历史,只静静
开在滩涂
让路过的风,都裹着
古青铜的淡香
15
若把土壤里的咸,嚼碎了
再酿成甜蕊
花的蜜里,就掺着淮河的
涛声碎影
蜂蝶来采时总愣怔——
这苦地长出的甜
竟比江南沃土的蜜
还要沉了许多岁月的况味
花不说话,她只把蜜
酿得更稠更醇
像把半生的涩,熬成了
绵长的温柔
16
守着淮河的两岸,花站成了
沉默的碑
不追求江南柳的柔
更不羡慕塞北梅的烈
盐粒落满肩头,也不抖落
半粒。
她只把根扎得更深
接住每片打岸的浪花
潮起潮落间,花影始终
直立着
就像固守着千年的约定
从不敢往后退
17
当淮河的浪来拍花时
花便映着浪绽放
瓣上的盐光与浪尖的光
缠斗在一处
分不清,是浪在开花
还是花在流荡
古渡口的残碑也映在花影里
字迹早已半褪
花默默读着碑上的旧年事
不声张
她只把故事开成
能看见的流淌的诗
18
枯萎的花瓣落在土上
那不叫凋零
是把自己还给养它的盐碱地
作为绝佳养分
新的芽,从瓣下钻出来时
带着旧瓣的香气
淮河的水刚好漫过
送三分润意
在花的轮回里,从没有
“放弃”二字
她只把生的力气,一代代
往下珍藏
19
花的根能听见淮河的涛
日夜不停歇
涛声里,混着漕运的号子
渔人的旧歌
母亲的些许唠叨
瓣尖便随涛声轻颤
像在打着细弱的节拍
盐粒落在瓣上,是涛声的
回声,小且清脆
不用抬头看浪,只静静
听着涛声
那涛声,就塑成了开花的魂
20
不抢春的艳,不夺秋的浓
花,自我着色
像淮河的水,淡褐里
掺着浅蓝,不显摆
瓣心浅红掺点土黄,正配
盐碱地的褐
瓣边描的嫩白,是晨霜
也是盐粒,薄且纯净
风来调色时,花从不挑剔
她只把自己,画成地与河的
默契
21
花蕊里藏着点神性
从不向外露
那是淮河的魂,附在瓣上
轻轻呼吸
盐粒是神的泪,落在土上
便化了
长出新的花,续着神的心意
不中断
路过的人若静心看
就能隐约看见
瓣影里,晃动着河神的素衣
22
把盐碱地的苦,揉碎了
融成瓣的柔情
花不开得张扬,只浅浅地
绽放在滩涂
好像要把苦日子,过成了
细水长流的淡
淮河的水来润时,花
便轻轻弯下腰
不是妥协
是把没说出口的苦
悄悄酿成了,能回甘的烈酒
23
花把淮河的话,说给
路过的风听
风再传给远方的云
云落雨时,带回
雨又洒在滩涂,喂饱花的
根须。
一圈圈轮回呵
都是大地与河的私语
花不高声说,她只默默
把话开在瓣上
让千年的故事,都在
花影里显现
24
河畔野花开得再远
花的根也朝着淮河的方向
像游子的心,总绕着
故乡的屋梁
盐粒是乡愁,粘在瓣上呵
不擦也不抖
只带着它开花,把思念
藏进花蕊里
风来劝花迁徙,花
轻轻摇头
这里的苦与暖,爱和恨才是
心的归处
25
盐碱地的花带着雾的朦胧
淮河的涛声,是背景音
若有若无
花瓣上的盐粒
闪着微弱的光亮
风来,花影晃动
像昨天那个不真实的梦
我站着看了很久,忘了时间
160万公顷盐碱地,淮河
还有花
就这三样,没别的
花在苦土里开着,不说话
风来,它就晃一晃
日子就这么过,挺好
29 ✦ 淮河赋(之七十九)
——淮河堤坝的两面
1
堤坝上没有碑,却处处是碑
被水冲刷的石头
是水写的碑
每道纹路里,都藏着
淮河的对话
说的是那年的汛,那年的安
长着青苔的砖
是土写的碑
每片青苔下,都裹着
人间的温度
记的是那时的汗
那时的暖
甚至坝脚的草,都在风中
把淮河的故事,刻进
每一片叶子
风一吹,叶子晃
故事就轻轻讲
不用刻字,不用描红
路过的人只要蹲下来
就能摸到石头的凉
闻到青苔的香
读懂这无声的碑
写的不是辉煌,是平常
是堤坝和人,一起把日子
过稳过顺的时光
2
堤坝和淮河,每天都在对话
不用嘴说,用土和水的碰
堤坝用土的实,告诉淮河
“我在,别怕冲”
淮河用水的柔,告诉堤坝
“我懂,不慌涌”
春天,淮河涨水,会轻轻
蹭堤坝的脚
像在说
“我来了,给麦浇点水”
秋天,淮河退潮,会慢慢
离堤坝的身
像在说
“我走了,让你歇会儿”
它们的对话,没有激烈的吵
只有温柔的懂
就像一对过了一辈子的夫妻
不用多言,就知道对方的意
一面是守,一面是让
守的是家园,让的是生机
把日子过成了圆,把关系
融成了暖
3
东堤的麦,西堤的水
麦靠水养,水靠坝挡
它们从不见面,却彼此惦念
麦长到半熟时,会朝着
水的方向弯
像在问
“水够不够?要不要我给你
挡点风”
水涨到半满时,会朝着
麦的方向望
像在答
“水够了,你好好长,我不慌”
麦熟了,会把香飘到水边
告诉水
“我熟了,谢谢你的呵护”
水静了,会把梦呓传到麦边
告诉麦子
“我静了,谢谢你的隐忍”
坝在中间不说话,只看着
看麦黄,看水清
看它们把彼此的好
藏在心里
不张扬,却把日子过得
又香又甜
4
风在堤坝上走,留下脚印
东堤的脚印,是麦浪的弯
风走过,麦浪晃
脚印就变成了金纹
记着风带来的暖,让麦子
长得欢,长得壮
西堤的脚印,是水纹的圈
风走过,水纹转,脚印
就成了银环
记着风带来的凉,让水
变得安静
风的脚印,留不长
麦浪会直,水纹也会散
可风还在走,每天都来
像在给堤坝讲故事
讲那东堤的麦子,今天
又高了一点
胖了一些
讲西堤的水呵,今天
又清了一点
亮了一些
不用记,不用留
风的脚步,其实就是寻常
日子的印记
印在堤坝上,也印在
淮河人心里
轻轻的,却很美
5
坝上捡的陶罐,破了个口
却能装水,装的是西堤的水
水在罐里晃,像在
和陶罐说话
说的是水里的鱼
水里的云
水里的过往
罐在坝上放,像在和水聊天
聊的是罐上的纹
罐里的暖
提罐女人的发髻
有人说,破罐装不了水的
可这陶罐偏不,装的水
不但满还很清
像在说
“有点破没关系,能装水就好”
有人说,死水会发臭
可这水偏不,在陶罐里
水,始终很鲜
像在说
“有点静没关系,能解渴就好”
其实,陶罐和水都不完美
却很圆融
就像这堤坝和淮河
有过冲击,有过碰撞
却能一起把日子
过得有滋味
不追求完美,只追求安稳
6
老石匠在堤坝上凿石头
凿了一辈子,手粗得
像石头
他凿东堤的石,会把
麦浪的形凿进石里
让石头也带着
些许麦的柔情
他凿西堤的石,会把
水纹的样凿进石里
让石头也带着水的魂灵
有人问他
“凿这些有啥用?石头
又不会说话”
老石匠微笑,他不说话
只继续使劲凿石
他知道,石头记性好
它会记着麦的香
记着水的静
记着老石匠的那张脸
后来,老石匠走了
可他凿的石头,还在
有人蹲下来看
就能看到麦浪的弯
水纹的圈
好像老石匠还在
用石头,把淮河所有的好
都刻在堤坝上
不张扬,却永生难忘
7
月光落在堤坝上,很软
像给堤坝盖了层纱
东堤的月光,会蹭麦堆的暖
让麦堆也带着月的凉
农人数麦时,能摸到
月光,心里也亮
西堤的月光,会碰水纹的软
让水纹也吻着月亮
渔人收网时,能看到
月的影,心里也安
月光不偏,给东堤多一分
也给西堤长一寸
它知道,堤坝的两面
都需要暖——
一面要护麦的熟
一面要护水的静
月光就像个温柔的天使
用自己的软,把堤坝的两面,
都裹得爱
让夜里的堤坝,从不孤单
更不寂寞
8
坝上的草,长在两面
东堤的草,离麦子最近
长得矮,颜色深
带着麦香味
农人种麦时,会顺便给草
浇点水
说:“你也长,和麦做个伴”
西堤的草,离水近
长得高,颜色浅
带着水的清
巡坝人巡堤时,会顺便
给草松点土说——
“你也长,帮坝挡点风”
草不挑,给点土就长
给点水就能活
东堤的草,会帮麦挡点虫
西堤的草,会帮坝固点土
它们不显眼,却很有用
像堤坝的小帮手
默默的,把自己的好
给了麦、给了坝
不张扬,却让堤坝的日子
更稳、更暖
9
西堤的坝脚,埋着块旧船板
是很多年前,船沉了
留下的
船板上的纹,是水浸的
每道纹里,都藏着那年的浪
那年的险
船板上的钉,是锈的
每个钉上,都裹着那时的慌
那时的难
现在船板不沉了,被土埋着
成了堤坝的一部分
它不再怕浪,因为堤坝在
它也不再慌,因为人在
它像在告诉路过的人——
曾经的险,都成了
现在的安
曾经的难,都成了
现在的暖
只要堤坝在、人在
再大的浪,最终也能变成
平静如禅的水
10
东堤的村庄,每天都有炊烟
炊烟飘得慢,会朝着
堤坝的方向弯
像在和堤坝打招呼
“我们做饭了,你也歇会儿”
炊烟带着香,是麦饭的香
飘到堤坝上
让堤坝也能闻见
像在和堤坝分享说——
“我们吃好了,你也沾点暖”
西堤的渔人,回来时
也会生火
火不大,烟也淡
却也会朝着堤坝的方向飘
像在和堤坝说——
“我们回来了,今天收成好”
炊烟不高,却能把人间的暖
传到堤坝上
让堤坝知道,它护的
从来不是空的岸
是有烟火的家,是有
笑声的园
11
每个筑坝人的指纹
都留在两千公里的堤坝上
东堤的指纹,在夯土的印里
指纹的纹,和麦根的纹
缠在一起
像在说
“我把劲给你,你护麦的熟”
西堤的指纹,在砌石的缝里
指纹的印,和水纹的印
叠合在一起
像在说
“我把心给你,你护水的静”
指纹会淡,会被狂风磨
会被暴雨冲
可它们并没有消失
变成了堤坝的纹——
东堤的纹,带着麦的暖
西堤的纹,带着水的清
后来的人,摸堤坝时
能摸到指纹的暖
知道这堤坝呵
不是冰冷的石和泥土
是热的手、热的心
热的人、热的梦
共筑起来的
家
12
堤坝是个圆,不是形状的圆
是心意的圆
东堤护着麦,麦养着人
人守着坝
是个圆
西堤挡着水,水浇着麦
麦靠着坝
也是个圆
春天,麦要水,水就来
是圆的柔
秋天,水要静,坝就挡
是圆的刚
这个圆,没有起点
也没有终点
坝护着人,人护着坝
水养着麦,麦养着人
一圈又一圈,一年又一年
把日子过成了圆,把关系
融成了暖
不张扬,却很稳
这就是堤坝的圆呵
是淮河两岸,最令人
心安气顺的圆
30 ✦ 淮河赋(之八十)
——淮水畔的古碑:模糊的叙事
1
淮水把古碑泡软时,石纹里
渗出土腥
像大地刚从冬眠里苏醒
掌纹还沾着泥
刻痕是掌纹的拓片,模糊处
藏着
去年麦茬的刺、前年
渔钩的冷
有人蹲下来摸,指尖触到
一粒凸起——
是某代石匠没磨平的心跳
风,卷着芦花擦过碑面
拓片动了动
像大地在翻掌,把淮河的浪
都拢进掌纹的沟壑里
暖成
能焐热归人鞋尖的温度
2
古碑总在夜里啃时光
碎屑落在淮水里
成了鱼鳃边的银鳞
一摆就闪
刻痕是它的牙印,浅处留着
唐朝的月光、宋朝的雨
还有
某户人家丢在碑脚的
铜钥匙
有人凌晨来寻,看见碑缝里
卡着半片时光——
是民国的糖纸
甜香漫进水里,鱼群
围着碑转
像在等它再啃出些碎屑
好把祖辈没吃完的甜
接着咽进肚里
3
古碑不把影子投在岸上
偏种进淮水
石影在泥里发了芽
根须缠着
沉底的陶罐、断桨
还有
某代渔人没捞起的网——
网眼里
还卡着半条银鱼,好像那
没说完的话语
刻痕是芽尖的纹,模糊处
渗着
水的凉、泥的软
有人潜下水摸
指尖触到根须的暖——
原来
碑早把自己种成了桥
一头连着地
一头连着水,让丢在水里的
故事
能顺着根须,爬回碑上
晒太阳
4
古碑的家书从不署名
只用青苔写
字是淡绿的,洇着
淮水的潮味
刻痕是信纸的折痕,折着
某代农妇的针脚
某代书生的淡墨
还有孩童刻在碑上的
那歪扭的名字
风来翻信,吹落些苔屑
落在路过人的发间
像家书的附言
有人把苔屑夹进本子
子夜里翻动
闻到水的腥、土的香——
原来
碑的家书没寄给特定的人
只把淮河两岸的念想
都写在
能看见的地方
5
古碑总在涨潮时竖耳
听淮河说梦话
浪拍碑脚的和声
是梦话的标点
刻痕里积着梦的碎片
有洪水里漂着的摇篮
丰收时堆着的麦垛
还有某对恋人
刻在碑上的同心结
有人深夜来听,看见碑缝里
漏出些梦的光——
是渔火的残影呵
风把梦话吹远,碑却记着
每个字的温度,像把
淮河的梦呓
都裹进刻痕里,等退潮时
再慢慢说给
那些赶早的渔人听
6
古碑在淮河畔熬岁月
石锅是自己
刻痕是熬出的纹路,稠处
凝着
汉朝的陶片、清朝的瓷
还有某户人家埋在碑旁的
酒坛——
坛口
渗着酒的香,像岁月的甜
有人路过闻到,看见碑脚
积着些浆——
那是霜融的水、雨落的泪
风来搅浆,碑却不慌
只把熬稠的岁月,慢慢抹在
路过人的眼角,让他们看见
祖辈走过的路,都浸在
这浆里了
7
古碑和鱼群早认了亲
涨潮时
鱼会贴着碑身游,像在说
那些说不尽的悄悄话
刻痕是它们的歇脚处
凹处藏着
鱼卵的软、鱼鳞的亮
还有某条老鱼
蹭在碑上的黏液
有人白天来看,看见碑缝里
卡着片鱼鳞——
那是鱼群留的信
风来吹信,碑却笑了
把鱼鳞吹回水里,像在说
“别急,等退潮了
咱们再接着聊”
原来碑早把自己当成鱼的家
让它们累了时,能有个
地方歇靠
8
古碑从不数日子,只数
天上的星星
刻痕是数过的印,浅处记着
哪颗星落进了淮河、哪颗星
照过某代守夜人的灯
某代游子的路
有人夜里来数,发现碑上
某道刻痕和星星对得上——
那是去年落的那颗
还在碑上亮着
风来遮星,碑却不慌
只把数过的星星,都记在
刻痕里
等天晴时,再指给
路过的孩子看
9
古碑总在黄昏时睁眼
接住
归人落下的乡愁
刻痕是接住的兜
兜着,他们带的旧照片
老布衫
一盘黄豆酱
还有某段没说完的乡音——
乡音里
还沾着灶台的烟
村口的柳
有人把乡愁放在碑上
转身走
碑却把乡愁裹进青苔里
像给它盖了层被,等下次
归人再来时,还能闻到
家里的味
还能想起呵
当年离开时,母亲站在
村口的模样
10
古碑会掉石屑,不是老了
是在捏念想,捏成麦籽的形
鱼的样
刻痕是捏时的印,凹处留着
指尖的暖、掌心的汗
还有某代石匠没捏完的
唯美意象
有人捡起石屑,捏在手里
感觉出些许软——
那是念想的温度
风来吹屑,碑却不拦
只把捏好的念想,慢慢撒在
淮河两岸,让每个路过的人
都能捡到
也都能想起
自己心里的那点盼望
11
古碑和淮河住了千年
从没红过脸
涨潮时,水漫到碑脚
像在递茶
刻痕是聊天的话,藏着
哪年水大、哪年粮丰
还有某场雨下了多久
某阵风吹了多远
有人路过听,看见碑和水
凑得很近,像在说私房话
风来打断,碑却笑了
把话吹进水里,让淮河
带着这些话,流遍两岸
原来碑
早把淮河当成了家人
日子再久,也不想分开
12
古碑不把影子当摆设
归人来时
会把影子铺在地上
像张开的臂膀
刻痕是臂上的纹,暖处裹着
祖辈的体温、家乡的风
还有
某段难忘的回忆——
回忆里
还留着父亲的肩、母亲的手
有人坐在影子里
感觉出些许暖
像被抱着,眼里的泪
落在碑上,碑却不说话
只把影子收得更紧,像在说
“累了你就歇会,有我在呢”
13
淮水把天光揉碎,洒在碑上
刻痕接住光,成了
半透明的窗
风从窗里过,带出些神的
絮语
有“生”,有“养”
还有“守望”
我抬头看碑顶,光在石上淌
像神的手,轻轻抚过碑的伤
原来模糊的不是字呵
是天光太亮
把叙事,都裹进了神圣的光
14
古碑立在河魂中央
不偏不倚
刻痕里藏着河的脉
一呼一吸
水绕着碑流,像在给魂
洗伤口
还把鱼的灵、苇的韧
都渗进里
有人说碑会动,在夜里
随河摇晃
像与河魂,跳着千年的
击鼓舞
我夜里去看,只看见
碑的影在荡漾
原来河魂早住进碑里
成了石的骨
15
古碑对着淮河问
“光阴去了哪?”
水不答,只把碑的影子
拉得长又长
刻痕里的字,被光阴
磨成了雾
聚了又散,散了又聚
从不呆板
有人蹲在碑旁,也问光阴
光阴却从指缝漏
落在碑的凹处
成了一滴露,映着人的影
和碑的像
原来光阴没走,只藏在
问者心上
16
碑上的刻痕不是乱的
是玄机的纹
像八卦图,藏着天地的根
风来转纹,转出些节气的信
水来浸纹,浸出些丰欠的因
有人想解玄机,对着碑苦思
碑却让青苔漫过纹
像盖了层锦
“玄机本是寻常事,”
淮水轻声吟
“春种秋收,就是最好的信”
17
古碑是祖先立的,刻着
没说完的家训
模糊的字,是训的灵魂
在延伸
风来传训,吹进农人的耳
水来载训,流进渔人的船
有人把训记在本上,字很清
却不如碑上的模糊,来得真
原来古训不用记呵
早融进土里、水里
融进每粒米、每条鱼
和人的心里
18
古碑的根扎进地,顶接着天
刻痕是通道,连着地脉与星垣
水拍碑脚,是地在传信给天
风拂碑顶,是天在回信给地
有人站在碑旁,感觉出
天地的暖
像被抱在怀里,忘了
那岁月的寒
原来人也在通道里
只是没看见
碑是桥,把天地的爱
传到人间
19
碑前的草枯了又青
是轮回的印记
刻痕里的字淡了又显
那是轮回的魂灵
水涨了又落,像在演
轮回的大戏
风来了又走,像在传轮回的音韵
有人看草、看水、看风
看了大半生
才懂碑的静,是最好的证明
原来轮回不用找,其实它
就是你身边的风景
在碑的立、河的流
和人的生
20
古碑见过洪灾,见过大旱
见过无常的脸
刻痕里藏着泪,也藏着
韧的信念
水拍碑身,像在说无常的险
风拂碑面,像在说韧的甜
有人在碑前哭无常
哭红了眼
碑却让影子落在他身上
像给了个肩
“无常是常,”淮水轻轻劝
“韧着过,你就能看见晴天”
21
雨过天晴,碑上会显灵光呵
不是亮,是暖,像母亲
皲裂的手掌
刻痕在灵光里,成了
温柔的巷
藏着童年的笑、故乡的香
有人看见灵光
慌忙跪下来祭拜
碑却让风,把灵光吹开
不张扬
“灵光不是神的赏,”
淮水慢慢讲
“是你心里的念想发的光”
22
有人带着困惑来,问碑
该怎么办
刻痕模糊,却像在把答案传
风来解困,吹散心里的乱
水来解困,浇灭心里的烦
困惑解开时,人笑了
碑也像在笑
原来答案不在碑上
在心里边
只要静下心,听水的声
风的软
困惑就会像雾,慢慢散
23
古碑立的时候,带着祖先的
初心
模糊的字,是初心的魂灵
从没远行
风来守初心,不让它被吹散
水来守初心,不让它被冲淡
有人忘了初心,来碑前
站一站
然后跪下大哭
就会想起当初的纯
当初的暖
原来初心没丢,就藏在
碑的静里
藏在淮河的清里,和
人的善里
24
古碑不旧,反而带着
新生的气
刻痕里的字,像在发芽的籽
水来浇水,让字的芽往上滋
风来吹风,让字的香往外溢
有人看见芽,眼里有了光
像看见圣洁的希望
落在了心里
原来新生不用等,就在
碑的立里
在河的流里
和人诸多的盼里
25
古碑立在渡口旁,记着
渔人的船歌
故乡的细雨
模糊的字,是歌的调在飘着
风来唱船歌,吹过芦苇荡
水来和船歌,漫过渔网舱
老渔人坐在碑旁,哼着旧调
眼里的光,像落在水里的
星子亮
原来船歌没失传,就藏在
碑的刻痕里
藏在老渔人的喉里
和淮河的浪里
26
碑上刻着农人的话,是最真的农语
模糊的字,是语的暖在延续
风来传农语,吹进麦田里
水来载农语,流进稻田里
老农蹲在碑旁,对着苗说话
像和碑一起,守着地里的绿
原来农语不用录呵
早融进土的香里
融进麦的芒里、稻的穗里
和人的汗渍里
27
古碑旁是古渡,现在
少了船的影
刻痕里藏着渡的忙
和人情
风来掀古渡的记忆,吹起
旧船绳
水来浸渡的记忆,漫过
旧船程
有人站在渡头,想找
当年凄美的风景
碑却让影子落在水里
像旧船的形
原来古渡从没消失呵
就藏在碑的静里
藏在人的念想里
和淮水的流里
28
淮水畔有古窑,火灭了
很多年
碑上刻着窑的事,模糊
却特别显眼
风来带窑火的暖,吹过
断窑残垣
水来载窑火的魂,漫过
碎瓷片
老窑工摸着碑,像摸着
当年的火
眼里的泪,像窑里的釉在闪
原来窑火从没熄灭呵
就藏在碑的刻痕里
藏在
碎瓷的光里
和人心里
29
淮水畔有许多老手艺
现在少有人传
碑上刻着手艺的巧
模糊却显眼
风来传手艺的魂,吹过
木匠的案
水来载手艺的暖,漫过
铁匠的钳
老匠人摸着碑,像摸着
当年的工具
眼里的光,像炉火在闪
原来手艺从没丢呵
就藏在碑的刻痕里
藏在老匠人的手里
和人的梦里
30
淮水畔的民俗很多
都刻在碑上面
模糊的字,是民俗的味
在蔓延
风来传民俗的欢,吹过
端午的船
水来载民俗的甜,漫过
中秋的宴
有人来碑前,学当年的俗
像把丢失的味,找回到身边
原来民俗从没断呵
就藏在碑的刻痕里
藏在每个人的笑里
和节日的劲舞里
31
古碑见过水患,刻着
抗洪的篇
模糊的字,是人的韧在显
风来传抗洪的勇,吹过
淮堤岸线
水来载抗洪的暖,漫过
救援的船
有人在碑前看,想起
当年的险
眼里的泪,像在为英雄点赞
原来水患从没忘呵
就藏在碑的刻痕里
藏在人的韧劲里
和河的安澜里
32
碑上刻着淮水畔的方言
是故乡的魂
模糊的字,是方言的风情
在延伸
风来传方言的柔,吹进
归人的耳
水来载方言的亲,流进
归人的心
归人摸着石碑,就像摸着
故乡的门
眼里的泪,像在为重逢感恩
原来方言从不会忘呵
就藏在
碑的刻痕里
藏在淮河人的喉咙里
和故乡的
那棵古树根里……
31 ✦ 淮河赋(之八十一)
——雾中的河湾
1
雾把河湾酿成名茶
初尝是水的淡
再品是历史的浓
滩涂的土是茶底
藏着秦汉的叶,唐宋的芽
船在雾里,像茶勺
轻轻搅着,岁月的沉渣
2
雾让河湾成了舞台
浪是演员,雾是幕布
滩涂的卵石是观众
静静看,浪的舞
船在雾里,像一位名导演
指挥着,浪的步
淮河的水,是配乐
轻轻奏,时光的乐谱
3
雾是河湾的记事本
每道浪痕,都是笔记
记着船来,记着船走
记着丰收,记着哀愁
滩涂的草,是记事本的页
一页页,写满春秋冬夏
我想翻开看,却怕
看尽了,河湾的爱恨情愁
4
雾让河湾有了厚度
不只是水,还有时光
滩涂的土,叠着过去
一层是楚,一层是汉
船在雾里,像是一把尺
量着河湾的厚,岁月的长
5
雾把河湾变成信鸽
带着淮河的信,飞向远方
信里写着滩涂的草
鱼群的游
写着船的帆,雾的柔
风是信使,陪着信鸽
把河湾的事,说给每个地方
6
雾让河湾有了韧性
浪打不散,风吹不断
滩涂的草,枯了又长
船的帆,破了又扬
淮河的水,流了又续
不卑不亢
就这么,守着河湾
7
雾是河湾的画笔
把水画成蓝,把雾画成白
把芦苇画成绿,把船画成灰
滩涂的贝壳,是画里的亮
我站在画外看
看河湾的美,在雾里盛开
8
雾让河湾有了刻骨的记忆
记着祖先的耕,船工的号
记着战争的血,和平的笑
滩涂的沙,是记忆的盒
把这些事,都珍藏好
淮河的水,是记忆的锁
只要锁住了,就永远
不会跑
9
雾把河湾变成星星
散在水面上,闪呀闪
滩涂的芦苇
那是星的柄
船,是星的盘
我好想摘下一颗
握在手心,暖一暖
却怕雾散了,星也暗
10
雾让河湾有了温度
不冷不热,正正好
滩涂的沙,摸起来暖
淮河的水,碰起来温
船在雾里,像个暖炉
把河湾的暖,传得更远
11
雾是河湾的书签
夹在时光的书里
滩涂的草,是书签的绿
船是书签的纹
我想把书翻开
看看河湾的过去
却怕翻得太快,错过美丽
12
雾让河湾成了永恒
不管朝代变,不管时光走
河湾的雾,还会来
滩涂的草,还会绿
船的帆,还会高高地扬
淮河的水,还会静静地流
永远都是雾里的河湾呵……
13
雾给河面敷了层薄釉
水纹在釉下暗涌,像未干的窑变
船是枚脱胎的瓷片
漂着,不易碰碎釉面的光
滩涂的蚌壳半开
露出月光的瓷芯——
那是淮河窖藏千年的白
14
雾把河湾叠成褶皱
每道褶里都藏着前朝的帆
风伸指展开时
会抖落几粒青铜色的浪
芦苇是缝褶的针
用银白的絮,把时光
缝进河湾的布面
15
河湾是雾磨亮的镜
照不见船,却照见船的影
照不见鱼,却照见鱼鳞的星
滩涂的沙粒落进镜里
成了时光的锈斑
我俯身时,镜中浮出
自己的
身影——
也是雾培塑的呵
16
雾与河湾,是榫与卯
扣得没有缝隙
船是楔入的木钉
把两个朝代,钉在同一道
水纹里
芦苇的根是暗榫
扎进滩涂的木里
锁住千年潮声
17
雾,把河湾凝成琥珀
船是琥珀里的精虫
保持着划桨的姿势
滩涂的草是琥珀里的叶
还沾着晨露的晶
我想敲开这透明的壳
却怕惊醒,壳里封存的风
18
雾织成一张网
经线是月光,纬线是水纹
船是网上的结
系着漕运的绳,也系着
归人的信
滩涂的贝壳是网眼
漏下的,不是沙
是秦汉的月光
碎粒
19
河湾是雾研的砚
水是磨开的墨
船桨是笔,在雾里写
写了又晕,晕了又写
滩涂的土是宣纸呵
吸着墨色,也吸着
从西周飘来的,带墨香的
古风
20
雾落在河面,成了鳞片
一片叠着一片,像鱼的背
船从鳞间游过
尾鳍扫过的地方,鳞光
碎成星
芦苇是掀鳞的手
轻轻掀起,就看见
鳞下藏着的,淮河的骨
21
雾给河湾寄了个邮包
裹着晨露的棉,月光的纸
船是送信的人
背着邮包,在雾里走
滩涂的蚌壳是邮戳
盖在包上,印着——
“致:所有等河湾的人”
22
河湾在雾里长年轮
一圈是楚,一圈是汉
一圈是漕运的帆
一圈是渔火的情
船是年轮里的芽
从这圈,长到那圈
永远走不出,雾做的圈
23
雾把河湾拉成琴弦
风是拨弦的手
一弹,就有船歌从弦上
滚下来
滩涂的卵石是琴码
垫着弦,也垫着
千年不散的,雾的余音
24
雾是个透明的容器
装着河湾,也装着河湾的影
装着船,也装着船的梦
滩涂的草是容器的耳
听着里面的潮声
我想把容器抱走
却发现,我也是
容器里的一部分呵……
25
雾压着河湾,像压着
厚重的史书
浪尖托起的,是楚汉的烽烟
滩涂的断戟,还沾着
古青铜的冷
雾里的船,载着时光的碎片
从春秋划到如今
每道水纹,都是命运的褶皱
淮河不说话,只把历史
藏进雾里,藏进鱼群的鳞片
26
雾让河湾有了留白
像古画里未完成的笔意
水鸟的翅尖,划过雾的薄纱
露出滩涂的肌理——
那是大地的掌纹呵
河湾在雾中弯成问号
叩问着岁月
叩问着来来往往的船
风把答案,吹进芦苇的絮里
27
雾是河湾的袈裟
裹着千年的沧桑
浅滩的蚌壳,含着月光的泪
船工的号子,在雾里
飘了又散
像未说出口的往事
淮河的水,是流动的禅
每个漩涡,都是一次顿悟
雾散时,阳光照亮河湾
也照亮了时光的谜底
28
雾把河湾泡成陈酒
每滴都透着历史的醇
滩涂的土,是酒坛的泥
封着秦汉的月光,唐宋的风
船在雾里,像枚醉倒的酒筹
分不清是在过去,还是现在
我舀起一瓢雾
喝出了淮河的苦与甜
29
雾让河湾变成镜子
照见过去,也照见现在
滩涂的贝壳,是镜子的碎片
每片都映着不同的朝代
船桨划过雾,像擦过镜子
露出淮河的脸——
刻满了岁月的纹,却
依然温柔
30
雾是河湾的伤口
却结出了美丽的痂
滩涂的草,是痂上的绿
证明着生命的倔强
淮河的水,带着伤口的温度
流进远方,也流进人心
雾散时,伤口看不见了
却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31
雾把河湾叠成经卷
每页都藏着一个故事
有漕运的帆,有战争的血
有百姓的泪,有丰收的笑
船在雾里,像个说书人
慢慢讲着,那些被遗忘的事
风来了,故事飘远了
却留在了,淮河的心里
32
雾让河湾有了重量
每寸都压着历史的尘
滩涂的卵石,是尘里的骨
支撑着河湾,也支撑着记忆
淮河的水,带着重量前行
不慌不忙,像位老者
雾散时
重量轻了
却永远,留在了河湾的魂里
33
雾是河湾的梦
梦里有过去的繁华
也有过去的荒凉
船在雾里,是梦里的旅人
寻找着,曾经的故乡
滩涂的沙,是梦的碎片
醒来时,还沾着梦的凉
淮河的水,是梦的泪
流着,就到了天亮
34
雾把河湾变成谜
每个漩涡,都是谜面
滩涂的蚌壳,是谜底的容器
等着人,去打开
船在雾里,像个解谜人
慢慢找着,答案的线索
风来了,线索飘了
却让谜,更有了味道
35
雾让河湾有了距离
看得见,却摸不着
像过去的时光,只能回忆
不能重来
滩涂的草,是距离的绿
证明着,过去与现在的连接
淮河的水,带着距离的凉
流着,就把过去与现在
连在了一起
36
雾是河湾的魂
藏着淮河的灵
滩涂的土,是魂的根
扎在大地,也扎在人心
船在雾里,是魂的使者
带着淮河的灵,走向远方
雾散时,魂还在
永远,呵护着河湾
32 ✦ 淮河赋(之八十二)
——嫁接的果树
1. 《根语》
我知道,地下的事,比地上热闹,南根带着江南的湿润,在土里探着路,北根裹着中原的干燥,在土里伸着腰
它们在土中握手,指尖碰着指尖,交换着养分,也交换着故事——南根说江南的雨,北根说中原的风
淮河的暗流是信使,带着上游的节气,捎给南根;带着下游的温度,传给北根,让它们知道,彼此离得不远
根系缠在一起,像织了张网,网住过往的雨,网住未来的光,网住土地的情,也网住淮河的浪
果树从不言语,却把所有的话都藏进根里,藏进果里,只把双生的果子捧给太阳,捧给淮河,捧给路过的人
每颗果子都沉甸甸的,装着半个中原的温良——南的软在果肉里晃,北的实在果核里藏,咬一口,就能尝见
风从地上过,不知道地下的热闹,可果子知道,根知道,淮河知道,知道这地下的联结,有多深,有多暖
土壤裹着根,像裹着宝贝,给它们养分,给它们保护,让它们能安心地在地下热闹,在地上结出甜果
这地下的根语呵,是地域的私语,是共生的密语,是果树与土地、与淮河最贴心的对话,永远藏在土里,甜在果里
2. 《果语》
当果子熟时,会把历史酿成甜,南橘的清润在果肉里绕,北枳的微涩在果皮下藏,慢慢融成刚刚好的味
风一吹,枝桠晃出淮河的节奏,一摇一摆,像奶奶纺车的嗡鸣,缠着两种乡音——南的软语在风里飘,北的硬话在风里绕
我摘一颗咬开,牙齿碰着果肉的瞬间,忽然懂了——融才是圆满,南与北融在一起,涩与甜融在一起,才是最真的味
果子的表皮有纹路,像淮河的地图,一道弯是上游的村,一道折是下游的镇,把淮河两岸的景,悄悄画在上面
阳光晒在果子上,给表皮镀了层金,让历史的甜更亮,让淮河的节奏更清,让两种乡音更亲,让人忍不住多尝几口
树下的草听着果语,悄悄绿得更旺;天上的鸟听着果语,悄悄落在枝桠上,啄一口果子,也懂了这融的甜
淮河的浪拍着岸,也拍着果语,把果语拍得更柔,拍得更暖,拍着拍着,就把果语融进了水里,流向下游的远方
这果语呵,是历史的语,是地域的语,是甜的语,是融的语,藏在果子里,说给每个愿意停下脚步,尝一口的人听
3. 《枝说》
我是你喜欢的南枝,从江南来,带着一身的水汽,嫁接到北干上时,心里还有点慌,怕融不进这干燥的土壤
起初怕生,北干的硬让我有点怯,可它没嫌弃我,反而把养分悄悄传给我,让我慢慢扎下根,慢慢舒展开
后来就熟了,我知道北干的好——它能挡北方的风,能扛北方的雪,让我在冬天也能安心地待着,不被冻着
北干给我暖,我给北干绿,春天时,我先冒出新芽,给北干添点生机;夏天时,我撑起绿荫,给北干挡点阳光
淮河水看着我们,笑我们成了一家,它常常漫到我们的根旁,给我们浇点水,给我们说点两岸的事,让我们不孤单
长新叶时,我总想着把江南的绿,多带点给北干;结甜果时,我总想着把江南的甜,多裹点给果子
每当风来的时候呵,我晃着叶,和北干说着话,说江南的雨有多软,说中原的风有多硬,说我们在一起有多好
我不再是孤单的南枝,我有了北干这个伴,我们一起在淮河旁生长,一起结出甜果,一起把地域的融,悄悄写在枝桠上
4. 《干诉》
我是你熟悉的北干,生在淮河旁,守着这片干燥的土,迎着北方的风,扛着北方的雪,独自生长了好多年
等来了南枝,它带着江南的水汽,软软的,绿绿的,落在我肩上时,我心里忽然有了盼,像多了个伴
南枝软,我硬,我们软硬互补好——它怕北方的风,我就把风挡在身后;我缺江南的绿,它就把绿铺在我肩上
根须缠在一起,我把土里的养分分给它,它把身上的水汽传给我,我们在地下悄悄说着话,在地上慢慢长着叶
淮河水常来看看我们,浪头拍着我的根,说“你们这样真好”,我听了,心里暖暖的,更想好好守护南枝
果子熟了,我看着枝桠上的果,心里乐开了颜——这果里有南枝的甜,也有我的劲,是我们一起结出的好果实
每当风来的时候呵,我使劲晃着枝桠,让果子轻轻摇,和南枝说着贴心话,说以后还要一起长,一起结更多的果,一起守着淮河
我不再是孤单的北干,我有了南枝这个伴,我们一起在淮河旁扎根,一起把地域的暖,悄悄藏在树干里
5. 《水吟》
我是一滴淮河的水呵,看着这棵果树长,从它刚被嫁接,枝桠还蔫着,到它慢慢扎根,叶儿变绿,再到它结满果子,果香飘远
南枝北干结了缘,我也跟着欢,每天绕着果树转,给它浇浇根,给它润润叶,看着它一天比一天壮,一天比一天好
我见过它熬过寒冷的冬,枝桠上挂着冰,却没断;见过它扛过炎热的夏,叶子有点蔫,却没枯,只因为它们心连着心
我把上游的雨带给它,让南枝想起江南的家;我把下游的风带给它,让北干记着中原的根,让它们在融合里,也不忘本
看着果子从青到红,从硬到软,我心里甜滋滋的,像自己结了果一样,忍不住用浪头拍着岸,为它们鼓掌,为它们欢喜
我见过太多的树,可这棵嫁接的果树最让我难忘——它把南与北融在一起,把软与硬融在一起,把甜与涩融在一起
每当风来的时候呵,我跟着唱,和果子的甜香混在一起,飘到两岸的村,让村里人知道,这棵果树结了果,结了甜果
我会一直守护着这棵果树,给它浇水,给它唱歌,看着它年年结果,看着南枝北干永远相伴,看着淮河岸边永远有这份甜
6. 《叶唱》
我是一片饱经风霜的果树叶,长在双生枝上,一面映着南的阳,暖烘烘的,让我绿得发亮;一面沐着北的霜,凉丝丝的,让我韧得经得起风
淮河水的风拂过我,带着水汽,也带着土香,让我忍不住唱着歌——唱南与北的好,唱南枝的软,唱北干的硬,唱它们在一起的暖
我的歌声轻,像江南的雨,落在枝桠上,落在果子上,落在淮河上,把甜美的消息,悄悄传远
南枝听了我的歌,长得更绿;北干听了我的歌,长得更壮;果子听了我的歌,长得更甜,笑得更圆
阳光照在我身上,给我的歌声镀了层亮,让歌声更清,更柔,更能打动人,让路过的鸟,都忍不住落在枝桠上,听我唱歌
我见过清晨的露,挂在我的尖上,像给我的歌添了点甜;见过傍晚的霞,染在我的边上,像给我的歌添了点暖
风大的时候,我的歌声有点晃,可我不慌,因为南枝北干护着我,让我能继续唱,继续把这份美好传扬
我会一直唱下去呵,就这么唱到叶子黄,唱到果子熟,唱到淮河听了朗笑,唱到土地听了变暖,唱到所有人都知道,这棵果树的香甜
7. 《风听》
我是源自淮河的风呵,常常来果树林,每次我来,都能听见果树说话——南枝说北干的好,说它能挡风;北干说南枝的妙,说它能添绿
我也能听见果子唱歌,歌声甜滋滋的,像裹了蜜,唱着南的暖,唱着北的凉,唱着融在一起的香,让我忍不住多听一会儿
我飘到南枝旁,听它说江南的雨,说雨有多软,说雨有多润,说它想把江南的雨,也带来给北干尝尝
我飘到北干旁,听它说中原的风,说风有多硬,说风有多烈,说它想把中原的风,也带来给南枝试试
我把南枝的话,传给北干;把北干的话,传给南枝;把果子的歌,传给淮河,传给土地,传给两岸的人,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份美好
我见过果子从青到红,见过叶子从绿到黄,见过南枝北干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相依,心里满是欢喜
请相信我呵,我一定经常来果树林,听果树说话,听果子唱歌,把这份甜,这份暖,这份融,悄悄带到远方,让更多人看见淮河岸边的这份美好
8. 《土养》
我是一捧淮河滩的泥土呵,每天喂养着这棵嫁接树,我给它养分,让它的根能扎得深,让它的枝能长得壮,让它能在我的怀里,安心生长
南枝喜欢我的湿润,我就把上游的水,悄悄引到它的根旁;北干习惯我的干燥,我就把多余的水,慢慢渗到下游的方
我见过它刚被嫁接时的怯,枝桠蔫着,根须缩着,我心疼它,就多给它点养分,多给它点暖,让它慢慢适应,慢慢舒展
我看着它抽新叶,叶儿绿得发亮,像给我披了件新衣裳;看着它结果子,果子甜得发香,像给我戴了件宝首饰,心里乐乎乎的
我裹着它的根,像母亲裹着孩子,给它保护,给它温暖,不让它被冻着,不让它被饿着,让它能健康长大,年年结果
风来的时候,我跟着晃,把养分晃到它的根旁;雨来的时候,我跟着润,把水分润到它的根上,让它永远有足够的力量生长
请相信我呵,我会用生命,一直养护着这棵果树,给它养分,给它暖,看着它年年旺,岁岁都丰收,看着淮河岸边永远有这份甜,这份暖
9. 《人念》
我是土生土长的淮河人,看着这棵果树成长,从它刚被嫁接,父亲蹲在树下绑麻绳,到它慢慢扎根,我蹲在树下数新叶,再到它结满果子,我摘着果子笑
从嫁接那天起,我就把它放心上,春天给它浇水,夏天给它施肥,秋天帮它摘果,冬天给它培土,盼着它结满果,盼着它长得壮
我见过它熬过倒春寒,新叶冻得有点蔫,我心疼地给它盖草帘,看着它慢慢缓过来,心里才踏实;见过它扛过暴雨,枝桠有点弯,我小心地给它绑支架,看着它慢慢直起来,心里才欢喜
如今果子熟了,摘来尝一尝,甜汁在嘴里散开,暖到心里头,想起过往的好时光——想起父亲绑麻绳的认真,想起自己数新叶的好奇,想起一家人围着果树吃果子的热闹
风来的时候,果子晃着,像在和我打招呼;叶儿摇着,像在给我讲故事,我站在果树下,看着这一切,心里满是幸福,满是念想
我会把这棵果树的故事呵,反复讲给我的子孙后代听,教他给果树浇水,教他给果树施肥,让他也把这棵果树放心上,让这份念想,一代一代传下去
10. 《月照》
我是一轮淮河月,照在这棵果树上,每到夜晚,我就把银纱披在南枝上,让南枝像裹了层雪,温柔又好看;把白裳穿在北干上,让北干像镀了层银,坚定又明亮
我看着果子在月下晃,像星星落枝上,一颗挨着一颗,闪着光,透着甜,让整个果树都变得温柔,变得浪漫
淮河水映着我,也映着果树的样,水面上的果树,像画里的景,虚虚实实,美得不真实,让我忍不住多看几眼
我见过蚌埠淮堤夜里的露,从果子上滑下,落在叶上,像眼泪,却带着甜;见过夜里的虫,在叶上爬,在果旁唱,像在给果树伴奏,给夜晚添点热闹
风起的时候呵,枝桠晃着我的银纱,果子摇着我的光,让整个果树都动了起来,像在跳一支无声的舞,温柔又美好
我会一直照在这棵果树上,给它披银纱,给它穿白裳,看着它在夜里生长,看着它在夜里结果,看着淮河岸边永远有这份温柔,这份亮
11. 《星伴》
我是一颗淮河星,伴在这棵果树旁,每到夜晚,我就眨着眼,看着果树,看着它从矮到高,从细到壮,从陌生到熟悉,心里满是欢喜
我见过它刚被嫁接时的弱,枝桠细,叶子少,我忍不住多眨几下眼,给它点光,给它点暖,盼着它快点长大;见过它慢慢壮起来的样,枝桠粗,叶子多,果子满,我忍不住笑得更亮,为它开心,为它骄傲
南枝北干相拥着,果子结满枝上,我看着它们,像看着一对相爱的人,互相守护,互相陪伴,永远不分开,心里满是感动
我见过夜里的风,吹着枝桠,有点冷,可南枝北干互相挡着,不让对方受冻;见过夜里的雨,打着叶子,有点急,可叶子互相遮着,不让果子淋湿
我把光洒在果子上,让果子像镶了钻,亮闪闪的,好看又甜;我把光洒在根上,让根像披了银,暖融融的,扎得更深
风来的时候,枝桠晃着我的光,果子摇着我的亮,把夜晚的淮河滩,照得温柔又明亮;雨来的时候,我的光透过雨丝,像撒了把星星,落在果树旁,落在淮河里
亲爱的主呵,我会一直伴在这棵果树旁,眨着眼,给它光,给它暖,看着它年年结果,看着它岁岁安康,永远做它夜里最亮的伴
12. 《年盼》
一年又一年,果树站在淮河旁,看着春的雨落下,看着夏的风吹过,看着秋的霜染叶,看着冬的雪盖枝,从不挪地方
南枝北干更相亲,春天一起抽新叶,嫩绿的芽尖顶着晨露,像一起许下的愿;夏天一起撑绿荫,浓密的叶子挡着阳光,像一起撑起的家
果子更甜香,秋天的时候,橙红的果子挂满枝,咬一口,甜汁顺着嘴角流,暖到心里头;冬天的时候,果子落了,枝桠上还留着果香,像在等明年的甜
淮河水依旧流,绕着果树转,春天带上游的花,落在果树旁;秋天带下游的叶,飘在果树下,永远陪着果树,永远守着淮河滩
风依旧吹过岗,春天吹绿了叶,夏天吹熟了果,秋天吹黄了枝,冬天吹来了雪,却吹不散果树的根,吹不淡果子的甜
我们盼着它,岁岁结满果,盼着春天能看见新叶的绿,盼着夏天能看见绿荫的凉,盼着秋天能看见果子的红,盼着冬天能看见枝桠的韧
一年又一年呵,盼着日子越过越甜,盼着果树永远站在旁,盼着淮河永远流,盼着这份暖,这份甜,这份融,必将永远留在淮河岸边
13. 《默守》
果树站在淮河旁,不声不响,树皮粗糙,像裹了层岁月的霜
南枝北干相拥着,默默生长,根在地下缠,叶在风中晃
土给它养分,水给它滋养,阳光洒在枝上,让叶更绿,果更黄
不与花争艳,不与树比高,只把双生的果子,悄悄捧给太阳
春天抽新叶,不慌也不忙,慢慢舒展,慢慢亮;秋天结甜果,不声也不响,慢慢变红,慢慢香
风来的时候,叶儿轻轻晃,像在说“我在”;雨来的时候,枝儿稳稳扛,像在说“别怕”
岁岁守着河滩呵,给人添安康,给淮河添暖,给岁月添香,永远不张扬
14. 《温融》
南的暖慢慢渗,从枝桠到根上,像江南的雨,细细又绵长
北的凉渐渐消,从树干到叶旁,像中原的风,慢慢变柔肠
在果树的枝桠间,融成温的潮,不烈也不燥,刚好润心房
淮河水轻轻润,绕着果树淌,不让燥气扰,不让寒气相伤
果子从青到红,慢慢长,表皮光滑,裹着温的光
咬一口,甜刚好,不浓也不淡,温厚入人潮
所有尝过的人呵,都知道这甜里,裹藏着融的好,藏着淮河的暖,藏着土地的良
15. 《藏甜》
果树把甜藏进果,不声张,表皮青的时候,甜在心里酿
南的润裹在果肉,软又香,北的实垫在果核,稳又刚
根在地下吸养分,慢慢藏,把土的温,水的润,都揉进甜里长
叶在地上挡风雨,轻轻扛,把光的暖,风的柔,都裹进甜里藏
淮河水绕着转,不声嚷,看着果子慢慢红,看着甜慢慢酿
秋天的时候,果子熟了,摘一颗尝,甜在嘴里散,暖在心里装
这贮藏着的甜呵,是树的情,是土的意,是淮河岸边最实的香
16. 《承脉》
南的脉在枝里淌,带着水乡的柔,轻轻绕
北的脉在干里藏,带着平原的刚,稳稳扛
嫁接处的纹,像接了脉的桥,把南的柔,北的刚,悄悄连在腰
根扎进淮河土,吸着脉的养,把南的润,北的燥,慢慢融成膏
叶在枝上展,载着脉的光,把南的绿,北的亮,轻轻铺在梢
果子在叶间挂,裹着脉的香,把南的甜,北的醇,悄悄包在瓤
这传承着的脉呵,是地域的魂,是岁月的章,永远在果树里淌
17. 《素心》
果树有颗素心,藏在干里,不贪花的艳,不恋叶的绿
南枝带着素,不张扬,抽叶的时候,慢慢展,不慌急
北干带着素,不浮躁,扎根的时候,深深扎,不偏移
淮河水懂它的素,轻轻洗,洗去尘的扰,洗去风的急
阳光懂它的素,轻轻披,披上层暖,披上层熹
果子熟了,也带着素,甜得纯,不浓腻,咬一口,满是素心的喜
这颗淡雅的素心呵,是树的本,是土的气,是淮河岸边最净的意
18. 《稳扎》
根在淮河土,稳扎,不晃,像握了把土的实,攥了把水的长
南根探着走,不冒进,贴着土的温,慢慢往深闯
北根伸着腰,不急躁,靠着土的硬,稳稳往宽张
它们在地下缠,像织了张网,把土的养分,水的润,都往树上扛
树干在地上立,稳扎,不晃,像顶了层风的韧,扛了层雨的强
南枝附在干,不松散,跟着干的劲,慢慢往上长
北干撑着枝,不摇晃,护着枝的柔,稳稳把风挡
这稳扎的根呵,稳立的干,是树的骨,是土的梁,永远站在淮河旁
19. 《敛香》
果子熟了,香在枝间敛,不飘远,只在叶旁绕,只在根旁漫
南的香软,裹在果皮外,像江南的桂,轻轻散
北的香醇,藏在果肉里,像中原的麦,慢慢漫
风来的时候,香也不张扬,只顺着风的软,轻轻沾叶尖
雨来的时候,香也不消散,只裹着雨的润,慢慢浸果面
摘一颗,握在手心,香在指缝敛,不浓也不淡,刚好暖指尖
尝一口,香在嘴里漫,不烈也不艳,刚好润心田
这内敛着的香呵,是果的魂,是树的愿,是淮河岸边最醇的甜
20. 《顺时》
果树顺着时,慢慢长,春天抽叶,不早也不晚,刚好赶得上
夏天开花,不多也不少,刚好引蜂忙;秋天结果,不稠也不疏,刚好挂枝上
冬天落叶,不恋也不慌,刚好等明年的阳
南枝顺着时,春早抽芽,像跟着江南的雨,慢慢亮
北干顺着时,秋晚落叶,像跟着中原的霜,慢慢黄
淮河水顺着时,春涨秋落,绕着果树转,不慌也不忙
风顺着时,春柔秋爽,吹着果树枝,不烈也不狂
这顺时的树呵,是土的信,是时的章,永远恪守着淮河的光
21. 《厚载》
果树厚载着,土的养,水的润,光的暖,风的柔,从不声张
南枝载着江南的雨,慢慢往叶上淌,不遗漏,不慌张
北干载着中原的风,慢慢往根上扛,不推卸,不彷徨
果子载着甜,慢慢往肉里藏,不炫耀,不张扬
根载着魂,慢慢往土下扎,不浮躁,不摇晃
淮河水看着它,慢慢淌,知道它载着地域的情,载着岁月的长
风看着它,慢慢吹,知道它载着共生的暖,载着融合的香
这厚载的树呵,是地的魂,是河的伴,永远站在淮河旁
22. 《朴真》
果树朴真,像淮河旁的人,不涂脂,不抹粉,只裹着岁月的痕
南枝朴真,叶不艳,花不粉,只抽绿的芽,结甜的果
北干朴真,皮不亮,纹不深,只扎深的根,扛冷的风
果子朴真,表皮不滑,果肉不嫩,只咬一口,甜得纯,甜得真
根朴真,在地下不抢养分,不争阳光,只默默吸,默默传
淮河水朴真,绕着果树转,不急也不缓,只默默陪,默默看
风朴真,吹着果树枝,不烈也不暖,只默默拂,默默传
这朴真的树呵,是人的影,是地的魂,是淮河岸边最实的人
23. 《恒守》
过了一年又一年呵,果树恒守着淮河旁,春不变,夏不换,秋不迁,冬不转
南枝恒守着北干,春一起抽叶,夏一起扛炎,秋一起结果,冬一起抗寒
北干恒守着南枝,春一起盼暖,夏一起遮拦,秋一起尝甜,冬一起承寒
根恒守着土,春吸养分,夏扛雨灌,秋储能量,冬耐霜寒
果子恒守着枝,春慢慢长,夏慢慢圆,秋慢慢甜,冬慢慢落,等明年再还
淮河水恒守着果树,春绕着转,夏陪着看,秋带着暖,冬带着安
风恒守着岗,春吹绿它的叶,夏吹熟它的果,秋吹黄它的枝,冬吹护它的干
这恒守的树呵,是河的伴,是地的情,永远恪守着淮河的盼
24. 《归真》
果树站在淮河旁,归了真,不追艳,不逐香,只守着土的实,水的长
南枝归真,不贪江南的暖,只把润的魂,融在北的干
北干归真,不恋中原的刚,只把韧的魄,裹在南的枝
果子归真,不添糖的甜,只把土的香,水的润,揉进果肉间
根归真,不往浅处扎,只往深处钻,只把地的脉,河的缘,连在土下边
淮河水归真,不往远处流,只绕果树转,只把树的愿,地的盼,载在浪头间
风归真,不往别处散,只往果树吹,只把树的香,果的甜,传在淮河滩
这归真的树呵,是地的魂,是河的帆,永远恪守着淮河的真,淮河的暖
33 ✦ 淮河赋(之八十三)
——淮剧:苦与甜的唱腔
一
泗州梆子戏
敲落淮河的霜
苦腔,从芦苇荡里钻出来
像逃荒人的脚,在冻土上
磨出茧
盐卤味的泪,泡软了
戏词里的月
甜腔是春汛漫过堤岸
采菱女的笑,缠在
乌篷船的缆
老戏骨,抖开水袖
一半是灾年的糠
一半是丰年的棉
二
戏台搭在龙王庙前
苦调,顺着淮水淌——
逃荒的娘,把娃
揣进破袄
戏词里的饿呵,比真饿
还硌牙
甜腔是新麦堆成了山
锣鼓敲醒晒谷场
小媳妇唱《蓝桥会》
水袖扫过的地方,野花
开满滩
三
老弦拉出淮河弯
苦腔,是纤夫的绳呵
勒进骨血
“十年九涝”的咒,在戏文里
打转转
台下的泪,比台上的雨
还苦咸
甜腔是渡船摇来暖
渔火,映着新嫁娘的脸
《赵五娘》的尾音,拐过芦苇滩
日子就有了
蜜的甜
四
戏本子发黄,记着几多苦呵
逃荒人的脚印,叠在
戏台上
苦腔,是冻裂的河,冰下
藏着一声呐喊
老艺人的喉结,滚过
灾年的寒
甜腔是春燕啄新泥
稻花香,漫过戏台基石
《珍珠塔》里的笑,落进
茶碗里
苦过的人呀,才懂甜的
金贵
五
淮河的浪,打湿戏装
苦腔是讨饭的碗呵
盛着内伤
“卖女”的戏码,演一次
哭一场
台下的布鞋,沾着逃荒的糠
甜腔是粮仓堆到梁
唢呐吹得麦浪晃
小旦使劲甩开水袖唱
好日子,比戏里
还亮堂
六
老戏台的砖石,沁着苦
苦腔是病娘的咳,缠在
戏词深处
荒年的草,从戏台缝里
长出来
戏里的饿,啃着台下人肚皮
甜腔是新酒满酒壶
戏里的喜,漫过淮河古渡
《梁山伯》的甜,藏在化蝶处
苦尽的甜
才叫真幸福呵
七
梆子声硬朗,敲碎苦
苦腔是纤夫的汗呀,滴进
淮河泥土
“水漫家园”的淮戏,唱得
云也哭
台下的娃,抱着空碗数
甜腔是稻穗压弯株
锣鼓响得人心舒
老旦唱《打金枝》
甜从苦里来
那才,够足
八
戏文里的苦,结着霜
苦腔是逃荒人的本腔
带着凉
破棉袄裹着的寒,在戏里淌
台下的风雨
都带着糠
甜腔是暖阳照满水塘
采菱的歌,顺着水淌
花旦的笑
落在船板上
苦过的淮河呵,才懂
甜的长
九
老弦绷得紧,第一声
就弹出苦
苦腔是寡妇的泪呀,滴在
戏布上
“卖子”的戏,演得肝肠露
台下的灯和石子
都透着苦
甜腔是新棉暖着房屋
戏里的福
漫过门槛处
《天仙配》的甜,牵着云与雾
苦尽甜来呀,才是
人间正路
十
淮河的水,泡着戏
苦腔是灾年的雨
下个没底
戏里的人,逃荒没处去
台下的饿
比戏里还真
更急
甜腔是麦浪翻着喜
戏里的甜,沾着新米香气
老生的唱,落进炊烟里
苦过的日子,甜得
才更有力
十一
戏台的角,挂着苦
苦腔是乞丐的讨,带着土
“荒年”的戏
每句都唱得人心堵
台下的粥呀
都掺着麸
甜腔是灯笼红满路
戏里的乐,绕着梁柱
小旦的舞
踩着幸福步
苦尽的甜呵,才叫
真满足
十二
老艺人的喉头,藏着苦
苦腔是淮河的浪,撞着土
“离乡”的戏,唱得
鱼鸟也哭
台下的鞋
沾着逃荒的土
甜腔是高楼盖着福
戏里的甜,漫过田埂处
《女驸马》的笑,落在红烛
苦过的人生呵,甜得
才更刻骨
十三
淮河的苦,是麦芒上的冻霜
戏词里的饿,咬着
逃荒人的肠
苦腔爬过冻土,像草的倔强
甜是春麦堆成的山,顶着太阳
戏台是泥土做的床
苦与甜
都在弦上淌
麦浪里的甜,裹着苦的香味
淮剧的腔
永远是淮河的心脏
十四
苦腔是乡愁里的底霜
裹着逃荒人的浪
戏词里的淮河
在喉间烫
甜,是归乡的麦香
漫过旧巷
戏台是记忆的窗
苦与甜,都在戏里裹藏
水袖扫过的岁月
凉了又烫
淮剧的纯腔呵,是乡愁的娘
十五
苦是淮河的冻,咬着戏的骨
苦腔是饿的呐喊,从戏里
喷出
盐卤味的泪水呵
泡软了戏布
甜是稻穗的金,压弯了
泥泞的路
戏台是大地的书
书写着
苦与甜的注
淮剧的腔,是生命的大鼓
敲着苦,更敲着甜的福
十六
苦腔是淮河的低语
藏着渴望
戏里的苦,是存在的光
甜是春的呼吸,漫过戏场
那裹着苦的香,在弦上
静静流淌
戏台是沉默的墙
记着所有苦与甜的过往
淮剧的腔
是灵魂的咏叹
唱着苦,也唱着甜的亮
十七
淮河人的苦,凝在
戏词里的沧桑
苦腔漫过芦苇,带着
几多悲凉
老艺人的喉,裹着灾年的
旧伤
甜是新麦的香呵,漫过
淮戏场
水袖扫过的地方
苦与甜,都成了光
淮剧的腔,每个字都是
岁月的酿
苦尽甜来,醉了淮河浪
十八
苦是神祇撒的寒霜
落在淮剧的腔
苦腔叩着的冻土
好像祈的祥
甜是神的恩赐呵,漫过
打麦场
戏台是神的堂
苦与甜,都在弦上藏
淮剧的腔,真是神的唱
呵护着淮河,也护着
人间的光
十九
苦腔是淮河的泪呀
泡着灾年的霜
戏台上的逃荒人,扛着
破棉袄的寒凉
弦子拉得直发颤,像冻裂的
河床
每一句苦呀,都咬着
土地的伤
甜腔是春汛漫过堤岸的浪
新麦的香,裹着戏词
飘向远方
老艺人抖开水袖,露出
补丁里的亮
苦过的喉咙呀,唱的甜
才更响
二十
苦是戏台下的糙米粥
掺着糠
苦腔是卖花姑娘冻裂的手掌
戏文里的饿
从没有如此张扬
就像这汤汤淮水,慢悠悠淌
甜是茶馆里的芝麻糖
始终沾着香
甜腔是采菱女的欢笑
落在船桨上
水袖扫过茶桌,带起
半壶烫
淮剧的甜呵,软乎乎
贴在心上
二十一
苦是敌机掠过戏台的阴影
苦腔,是军粮袋里
漏的几粒碎米
弦子在颤抖,像穷人
攥紧的拳头
每一声唱,都顶着
生存的重压
甜是解放后晒谷场的阳光
甜腔,是孩子们
抱着新馍
端着饺子的欢喜
锣鼓敲得响亮,像是敲碎
那苦难的墙
淮剧的腔呀,是淮河人
站起来的底气
二十二
苦腔是寡妇黑布衫上的褶皱
戏词里的泪
比淮河的水还稠
老戏台的砖,记着多少
生离死别呵
每一段苦,都刻着
岁月的锈痕
甜腔是新娘红盖头下的温柔
甜是分田时
握在手里的锄头
水袖拂过新麦,像拂过
希望的红绸
淮剧的甜呵,是苦日子
熬出的油
二十三
苦是老弦上的痒,沾着
旧时光
苦腔漫过芦苇荡
带着淮水的凉
戏台上的破棉袄,裹着
灾年的慌
每一声唱呵,都贴着
土地的腔
甜是新稻堆的浪,闪着
金太阳
甜腔绕着乌篷船,沾着
菱角的香
水袖舞过春塘
惊起白鸟在天空高翔
淮剧的甜呵,是苦
酿出的糖
二十四
苦是神祇降下的试炼
藏在底腔里
苦腔叩击冻土,像祈雨的
祭礼
老艺人闭眼轻唱,喉结滚过
苦难的密语
每一句,都连着天地的呼吸
甜是神明赐的恩典,漫在
淮戏里
甜腔缠着稻穗,像阳光
织的嫁衣
戏台前的烛火,映着
合十的手臂
淮剧的甜呵,是苦
结出的蜜
二十五
苦是淮河浪拍碎堤坝的狂
苦腔是纤夫勒进肩的绳
绷得慌
戏词里的饿,没弯过
真正的脊梁
每一声吼,都顶着
风雨的撞
甜是炸响的礼炮,震得
戏台晃荡
甜腔是粮车压弯车辕的亮
老生甩着髯口,唱得山河晃
淮剧的甜呵,硬朗朗
透着刚
二十六
苦是戏本子里泛黄的“逃荒”
苦腔是老母亲
特意缝在鞋底的伤
台下的泪,悄悄打湿粗布裳
每一段回忆
都裹着旧时光难忘的凉
甜是孙子递来的热汤
暖着肠
甜腔是新戏台挂的
红灯笼
水袖擦过眼角,藏起半分烫
淮剧的甜呵,是苦难
揉成的糖
二十七
苦是淮河千年的涝,浸着
说不尽的沧桑
苦腔是百万支前队伍的
脚掌
戏台上的粮车,压着
华夏民族的希望
每一声苦,都扛着家国的殇
甜是新中国升起的朝阳
甜腔是丰收时锣鼓的欢唱
水袖展开
像铺开的新章
淮剧的甜呵,是悲苦
铸就的辉煌
二十八
苦从不是深渊,是垫高
甜的岗
苦腔是生命在困境里
纯美的吟唱
像淮河的水,弯过多少阻挡
才奔到入海口,遇见
那开阔的浪
甜不是偶然,是苦熬出的光
甜腔是坚持在
苦难岁月里的绽放
每一段戏,都藏着辩证诗章
淮剧的腔呵,是人生的镜像
二十九
苦是神笔勾勒的暗线
藏在淮戏中央
苦腔是灵魂在磨砺中的成长
老戏台像祭坛
供奉着岁月的过往
每一声唱,都连着神性的
圣活之光
甜是神恩铺展的明黄
落在戏场
甜腔是心灵在感恩中的昂扬
水袖如羽翼,载着希望飞翔
淮剧的腔呵,是神与人的
最佳对话场
三十
苦腔是冻土下的呐喊
悄无声响
戏词里的饿
是悬在头顶的霜
老弦绷着,像未拆的警戒线
每一句唱
都撞着时代的墙
甜腔是春芽顶破的冻壤
麦浪翻涌,是最亮的光
水袖甩开,扫过苦难的过往
淮剧的甜呵,是站起来的
能量
三十一
苦腔是淮河的魂,在戏里游
苦是灾年的雨,没尽头
戏台是渡口
永远连着生死情愁
每一段戏,都缠着岁月的绸
甜腔是朝阳,爬上台口
甜是稻穗,一直弯着腰点头
水袖如流,载着福满楼
淮剧的甜呵,是痛苦熬的酒
三十二
苦是淮河浪呵,撞碎
堤的狂
苦腔是纤夫的号子
震着河流山岗
戏词里的饿,没压弯精神
每一句,都透着骨端气昂
甜是粮囤堆,顶破天的亮
甜腔是锣鼓,炸得流云飞扬
老生抖髯
唱得山河震荡
淮剧的甜呵,那真是硬邦邦
还带着强
三十三
苦腔是霜刃呀,剖开
淮河的午夜
戏词里的饿,在冻土下结茧
老弦拉着
像未断的脐带
一头拴着灾年
另一头拴着炊烟
甜腔是麦芒,挑破黎明的帘
新稻的香
漫过戏台上的砖
水袖甩起,如展开的经卷
每一笔甜呵,都写着
重生的念想
三十四
苦是淮河底的泥石,浸了
千年霜
苦腔从老艺人喉间漫出
像潮涨
弦子拉得深沉,如纤绳
勒着时光
每一句都贴着冻土,藏着
逃荒人的祈愿
甜是新麦破芒时,漏的
那缕光
甜腔绕着乌篷船,沾了
渔歌的香
水袖展开如帆,载着春汛
漫过堤塘
淮剧的甜呵,是苦在岁月里
酿的食粮
三十五
胡琴的苦弦
绷着上世纪的霜
老艺人握着麦克风
喉结滚动
像淮河底沉着的旧船板
“离人”两个字刚出口
后排穿卫衣的姑娘
指尖在手机屏上顿了顿
泪滴砸在亮着的歌词
洇开一片电子蓝
苦腔甜韵都连了Wi-Fi
老弦的霜雪,新腔的麦香
在信号里缠成麻花
有人在弹幕里发求完整版
有人把片段剪成短视频
淮河的浪还在流
只是如今,它的苦与甜
能顺着网线,流进更远的窗
三十六
徽班的足迹,踏上江淮大地
香火戏与徽剧,开始交融
“徽夹可”的时代,艺术
在碰撞中生长
表演形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引、白、笑、哭”,演绎
人间百态
拉调诞生,如春风吹进
淮剧的花园
谢长钰与戴宝雨,携手创新
婉转的腔调,一词多腔
打破了传统的禁锢,让淮剧
有了新的色彩,新的生命
律动
自由调紧随其后
何叫天与筱文艳
在拉调的基础上,大胆变革
自由的旋律,随人物情感
起伏
打破传统板式与节奏的枷锁
长短句交织,诉说着
淮河全新的故事
34 ✦ 淮河赋(之八十四)
——庙会的香火
1
淮河的浪拍过多少庙门
香火就烧过多少年轮
青铜鼎的锈里,藏着商的甲骨文
明清的香灰,还沾着
漕运的风
神在香火里换过多少容颜
始终守着这方
水土的魂
2
三炷香,撑不起千年的重量
却能让淮河的浪
慢下半拍
香客的膝盖叩响石阶
每道凹痕
都是岁月的印章
神接过大地上的祈愿
把沧桑
揉进香灰里
3
香火是时光的引线
在庙前,烧了一茬又一茬
淮河的水
带走昨日的影子
却带不走香火里的记忆
烛火亮着,像永不熄灭的
眼睛
看着人间,来了又去
4
燃烧是存在的证明
熄灭是另一种开始
香火在庙里,参透了生死
淮河的浪,懂得了循环
神不说话,只让香灰落地
长出新的
希望与念想
5
香灰里藏着太多名字
有的刻在碑上,有的
散在风里
淮河的水记得所有的故事
却只对香火,轻轻诉说
庙檐的铜铃,摇醒
沉睡的过往
每一声,都是岁月的叹息
6
香火升起时,神性
就落了下来
落在淮河的浪尖,落在
香客的肩头
烛火跳动,是神在眨眼
告诉人间,苦难会过去
香灰堆积如丘
那是神,给大地
最深沉的拥抱
7
有些祈愿,永远飘不到天上
有些名字,永远刻不进碑里
淮河的浪
带着感伤的泪
拍打着庙的门槛
香火烧着,像在安慰
所有未完成的遗憾
8
淮河的浪有霸气,香火也有
它烧起来,能照亮整个
夜空
神在香火的笼罩下
显得格外庄严
香客的祈愿,带着大地的力量
让所有的怯懦
都退到身后
9
香火不偏不倚,烧在庙中央
淮河不疾不徐,绕在庙的
身旁。神不分贵贱
接住所有的虔诚
香灰不分彼此,落在
同一片土地
所有的对立,都在香火里
消融
变成圆融的光
10
香火有筋劲,能抵挡住狂风
淮河有筋劲,能扛住
千年的沧桑
庙有筋劲,立在岁月里
不晃
香客有筋劲,带着希望而来
所有的坚韧,都在
香火里凝聚
变成前行的力量
11
香火告诉我们,燃烧
才有意义
淮河告诉我们,流动
方有生机
神告诉我们呵
心怀敬畏就能安宁
香灰告诉我们,回归大地
才是归宿
每一缕烟,都是无声的启示
指引人间,找到方向
12
庙宇会老,淮河会改道
唯有香火,永远年轻
它烧过昨天,烧着今天
还会烧向明天
神在香火里,永远活着
活在淮河的记忆里,活在人间的心里
13
淮河的浪驮着香灰走
庙檐,垂落千年的铜铃
每粒火星都在喊——
麦子熟了
香客的脚印叠着甲骨
三炷香撑起的天
漏下,神的方言
香火弯成桥时
我摸到祖先的指纹
在香灰里,发芽
14
香火是未寄的家书
在庙前飘成绵长的乡音
南岸的香
焚着北岸的念
每一缕都绕着淮河的腰身
神龛上的烛火
是母亲未熄的守望
香灰落进泥里
长出
会说方言的年轮
15
香火在石缝里计数
庙门半开,吞进晨昏
淮河的浪拍打着香案
每个叩拜都是未完成的句子
神的沉默压着香灰
风一吹,就露出历史的锈
16
我站在香火的褶皱里
看淮河把倒影叠进神龛
香客的手捧着虔诚
像捧着易碎的星
烛火摇晃时
所有的祈愿都有了温度
连香灰落地的声音
都像大地的
轻语
17
香火从青铜时代烧来
带着淮河的浊浪与月光
庙前的石阶被叩出凹痕
每道都是时间的铭文
神在香火的浓淡里显形
平静地说
所有的河流终将重逢
香灰堆积如丘
埋着未说尽的沧桑
18
就在这儿,淮河拐了个弯
庙就立着,香火就烧着
香客的鞋沾着泥
泥里,有去年的稻穗
烛火不慌不忙
把光明递到香客手上
香灰落了一地
是神的话,散在土里
19
香火睁开小小的眼睛
在庙檐下数星星
淮河的水是蓝色的纸
写满神的象形符码
香客走过时
影子会掉进香灰里
变成甜甜的梦
20
我是香火,从淮河的雾里
升起。带着女性的
柔软与坚硬
神龛是我的舞台
烛火是我的伴舞
香客的祈愿穿过我的身体
变成透明的泪
落在淮河的浪尖
碎成满天星
21
香火指向远方
淮河也指向远方
庙堂是中途的驿站
收留,所有的疲惫与向往
每一缕烟都在赶路
要把人间的话
带给天上的神仙
22
香火是淮河的图腾
在庙前,升起古老的仪式
铜鼎里的香灰
积成山
刻着祖先的姓名
烛火跳动如鼓点
敲打着历史的经络
所有的叩拜
都是对大地的致敬
23
香火是隐喻,在淮河上空
悬浮着
庙门是句子的破折号
香客的脚步
轻得像一首纯诗
踩在时间的韵脚里
烛火熄灭时
祈愿就成了秘密
藏在香灰的缝隙里
24
香火的词根扎在淮河的泥里
长出神性的枝叶
庙前的老树,枝桠交错
像在默写神的经文
香客的手,抚过香案
触到时光的纹理
每一粒香灰
都是浓缩的宇宙
25
香火有重量,压着庙的门槛
淮河的水有重量,压着河床
香客的膝盖有重量
压着千年的石阶
神,在香火的另一端
接过所有重量
变成
轻轻的风
26
香火是日常的一部分
在淮河的庙前,每日升起
香客提着菜篮来
顺便把祈愿
交给神
烛火照着柴米油盐
也照着远方的牵挂
香灰落进泥土,长出
明年的庄稼
27
香灰在砖缝里
结出年轮
每圈都裹着淮河的潮声
庙墙的青苔呵
啃食着岁月
却啃不动香火里的虔诚
神把月光揉进烛火
让每粒火星都含着温润
风穿过香案时
放轻了脚步
怕碰碎这满院的
神性
28
三炷香撑起的光阴里
有人看见
双墩符号在香灰里醒着
淮河的浪
拍碎过多少祈愿
又把多少念想托给云层
神不说话,只让烟缕
弯成一道弧
像给人间系上平安的绳
就连落在灰里的
枯叶都懂
要带着暖意,融进这方土
29
香火的光漫过庙檐时
淮河也把银辉铺满河面
两岸的灯火
跟着晃
像神撒下的碎星点点
香客的祈愿
没敢高声述说
怕惊了
这天地间的静远
只有香灰落地的轻响
在诉说着
岁月的绵远
30
青铜鼎的凉意还没散
香火已烧过
千年的寒
淮河的水,带走了旧痕
却带不走香案上的暖
神在烟缕中
轻轻颔首
把所有赤诚都妥帖保管
连风都学着
收敛起狂躁不安
只在庙前,悄悄转个圈
31
香灰积成的丘里
藏着多少未说的惦念
淮河的浪一次次漫过
大堤
却漫不过
这满院的庄严
烛火,燃到最后时仍亮着
像神留在人间的眼
看着香客,来了又去
把希望,种进
每片心田
32
香火从不说
岁月的苦
只把暖意往人间送
淮河的浊浪里
藏着清
像神藏在烟里的慈容
庙前的石阶
还在苦等
苦等下一个叩拜的身影
让香灰,再叠几层
关于圣洁与信仰的厚重
35 ✦ 淮河赋(之八十五)
——淮畔寺庙:香火与炊烟
1
淮水抱着寺庙的影子流动
香火是神的灯盏,在晨雾里
亮着。炊烟从农家屋顶升起
和香火撞个满怀
麦粒,在土里听经
一年年长出虔诚
菩萨的目光垂落
像淮河的月光
覆盖每片祈求的嘴唇
每缕飘远的烟
我们在香火与炊烟间行走
一半是人间烟火
一半是神性微光
2
香火是未寄的信,飘向
云端的地址
炊烟是母亲的呼唤,绕着
淮畔的瓦檐
寺庙的钟声,敲碎淮河的晨雾
也敲碎
异乡人眼底的霜
香火与炊烟,在暮色里纠缠
像我半生的乡愁
一半系着佛,一半系着家
淮河汤汤,载着
两缕烟的重量
流向岁月深处,不辨归途
3
香火在祭坛上竖起
一道微弱的墙
炊烟在田埂间散开
无声的宣言
寺庙的门,半开着
像个问号
淮河的水,冲刷着历史的
碎片
香火与炊烟,在风中
对峙又和解
神的沉默,人的喧嚣
都溶于雾
我们站在中间,被两缕烟
高高托起
又被时光,轻轻放下
4
香火是小小的星,落在
佛前的碗
炊烟是软软的云,系在
农家的窗
淮河的水呵,眨着
亮晶晶的眼
看寺庙和村庄
手拉手站着
香火与炊烟,也手拉手飘着
像两个孩子
在蓝天下捉迷藏
神在庙里笑,人在檐下唱
日子呵,就这么
甜甜地流淌
5
香火燃着,不熄的是
信仰的火
炊烟升着
不断的是生活的弦
淮河的浪呵
拍打着寺庙的石阶
也拍打着农人的田
就这么
年复一年
我们在香火下许愿
在炊烟里,谈情说爱
把苦日子嚼出甜,把祈愿
寄给天
两缕烟,在淮畔飘成旗帜
一面写着人生
另一面写着念想
6
香火扭曲着,在佛的呼吸里
炊烟舒展着,在风的手掌里
寺庙的钟声,砸进
淮河的骨血
溅起的,都是岁月的颗粒
香火与炊烟,缠绕着
像命运的绳索
一端拴着神龛
牙一端拴着灶膛
淮水汤汤呵,把两缕烟
硬是磨成了光
照亮每个,低头赶路的
心房
7
香火很细,像佛说的话语
轻轻飘
炊烟很淡,像娘做的米饭,慢慢冒
淮河的水呵,清得能看见
鱼的梦
寺庙的墙,旧得能摸到
时光纹
香火与炊烟,在晌午碰头
没说一句话,又各自走了
一个往天上
另一个往地头
都是淮畔,最软的骨头
8
香火不是别的,是人的念想
燃烧着
炊烟也不是别的,是日子的
底气,飘着
寺庙在淮畔,不是别的
那是神的家呵
那是人的盼呵
那是河的根呵
淮河在身边,更不是别的河
那是命的河
我们看着香火,也看着炊烟
看着这两缕烟,把白天
缠成傍晚
神在庙里,看着我们
像看着,两缕烟里的人间
9
香火在祭坛上,打开
女性的温柔
炊烟在屋顶上,展露母性的性灵
淮河的水呵,带着阴性的
月光
漫过寺庙的青砖,也漫过农舍的土炕
香火与炊烟,在暮色里拥抱
像两个女人,分担着岁月的潮
一个向神祈祷
一个为家操劳
都是淮畔,最韧的腰
10
香火是神的语言,在空气中
书写
炊烟是人的叙事,在大地上
铺展
寺庙的钟声呵
那是历史不可逆的标点
淮河的浪,是时间的段落
香火与炊烟,交织成
诗文本
呈现着淮畔的生与死
苦与甜
我们是受众,也是诗文中的
汉字
被两缕烟,写进永恒的经卷
11
香火不再是香火
是文化的符号,悬着
炊烟也不再是炊烟
是地域的符码,藏着
寺庙在淮畔,成为
历史的重要标本
淮河在流淌,成为
文明不可或缺的注脚
香火与炊烟,在现代
与传统间穿梭
打破又重组,过去
与此刻的轮廓
我们在其中,仔细辨认着
自己的根
也辨认着,神与生活的距离
12
香火从远古燃来,带着
青铜的锈
炊烟向未来飘去,载着
稻麦的香
寺庙的基石,压着
淮畔的古史
淮河的波涛
唱着千年的歌谣
香火与炊烟,在时空间
架起桥
连接着神的过去,人的今朝
每一缕烟,都是文明的血脉
在淮畔,静静流淌
不急更不燥
13
香火在佛前
像那句未完的诗
炊烟在檐下,像一首待续的
古词
淮河的风,把平仄吹得柔软
寺庙的灯,把韵脚照得温暖
香火与炊烟
总会在暮色里押韵
像一对恋人,不说懵懂的情
我们路过,被这韵律裹住
忘了归期,只记取温柔
14
香火燃得慢
像三十年代的时光
炊烟升得缓
像老照片里的模样
寺庙的门,虚掩着旧岁的凉
淮河的水,荡漾着
往昔的光
香火与炊烟,在记忆里摇晃
带着甜,也带着
淡淡的伤
我们站在当下,望着
那两缕烟
像望着,再也回不去的过往
15
香火从佛前爬起,带着
泥土的气
炊烟从灶膛站起,沾着
烟火的息
淮河的水,裹着我的残躯,
也裹着希冀
寺庙的佛,看着我的苦
也看着欢喜
香火与炊烟,从不分高低
都在风里伫立
像我和命运,不卑不亢
活在土地
每一缕烟,都是我的
呼吸
在淮畔,写下不屈的诗
16
香火是大地的叹息
向天空升起
炊烟是生活的歌唱
在屋檐飘荡
淮河呵,像一条银色的带子
把寺庙与村庄系紧
神的静默,人的喧闹
都在烟里藏
香火与炊烟
是两颗燃烧的心呀
一颗向着永恒
一颗向着日常
我触摸它们,像触摸
生命的两极
在淮畔,感受着神与人
最凄美的合唱
17
香火在燃烧,它不知道
自己为何燃烧
炊烟在上升,它不知道
自己为何上升
寺庙在那里,它不知道
自己为何在那里
淮河在流淌,它不知道
自己为何如此流淌
我们看着它们,也不知道
为何看着
却在香火里许愿,在炊烟里
吃饭
日子就这么过着,带着
那么点小小的困惑
在淮畔,把神秘与平凡
都过完
18
香火与炊烟,在淮畔
编织迷宫
寺庙是迷宫的中心,淮河是
迷宫的墙
每一缕烟,都是一条
隐秘的通道
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神与人的房
我走进迷宫,寻找时间的
出口
却在烟里,看见无数个
自己的模样
有的在拜佛,有的在做饭
都是淮河,永恒的镜像
19
秋天的淮畔,香火
带着冷雾的味
炊烟裹着潮湿的土
在空气里堆聚
寺庙的钟声,敲碎了
黄昏的灰
淮河的水,载着枯荣的泪
香火与炊烟,在荒原上
交汇
像神的遗弃,人的疲惫
我们在其中,寻找着
意义的碎
却只握住
两缕炊烟的美
20
香火是燃烧的伤口
在佛前淌血
炊烟是窒息的呼吸
在屋顶打结
寺庙的墙,惨白得像纸
淮河的水,黑得像墨汁
香火与炊烟,纠缠着
像绞刑的绳索
勒紧了神
也勒紧了人
我在烟里,看见自己的影子
碎成,淮畔的星子
21
香火被规定着,在固定的
时间燃烧
炊烟被安排着,在指定的
空间里飘
寺庙的钟声,是统一的信号
淮河的水,是被驯服的浪潮
香火与炊烟
失去了自由的形状
像人的思想,被裱进
固定的框
在淮畔,我们看着两缕烟
像看着
被操控的时光
22
当香火燃尽,只剩灰烬的黄
当炊烟散了,只剩空荡的房
寺庙的月亮,依然挂在天上
淮河的浪,依然拍打着岸旁
香火与炊烟,是短暂的疯狂
神与人,是永恒的守望
在淮畔,所有的消逝与留存
都成了,岁月的诗行
23
香火,神的指纹,在雾里
炊烟,人的掌纹,在风里
寺庙与淮河
时间的两块碑
两缕烟
垂直的线,连接着天与地
我们看着香火
也看着炊烟
不想说什么话说
寺庙在那边,淮河在这边
风,把唯美的炊烟吹乱
我们就这样站着
直到天黑
直到烟散
24
香火在佛前,像我压抑的哭
炊烟在屋顶,像我隐忍的苦
寺庙的门,关着过往的路
淮河的水,载着我的孤独
香火与炊烟,在暮色里哭
像两个我,一个向神诉
另一个向家祝
淮畔的夜,把所有的痛围住
只剩两缕烟,在黑暗里
尽情狂舞
25
香火是青铜的诗,刻在
空气里
炊烟是陶土的歌,飘在
大地上
栖岩寺的钟声,是金属的
颤音。淮河的浪
是石头的回响
香火与炊烟,在时空里碰撞
迸出的,是文明的火光
我们在其中,听见历史的
吟唱
在淮畔,感受着
那永恒的生命之光
36 ✦ 淮河赋(之八十六)
——渡口的狗
1
晨雾把淮河揉成软纱时
狗正用爪尖拨雾的纱
每缕雾
都缠着秦汉时的橹声
唐宋时的盐粒,明时的驿马
它不赶雾,只跟着雾的脚步
像个摆渡者
把雾里迷路的船影
轻轻地引到码头的家
雾,沾在它的毛上,像给
往事裹了层薄纱
它低头嗅雾,能闻见
漕工的汗味,商人的茶香
离人的牵挂
偶尔,它对着雾吠一声
雾就会散开一道缝
让藏在雾里的归期
悄悄露个芽
2
它蹲在水边时,淮河会把浪
放得轻些再轻些
怕惊了它耳朵里藏的旧时光——
是秦汉船压过的浪
唐宋瓷沉过的浪
元明时,驿马饮过的浪呵
它把下巴贴在水面
就像在和水说悄悄话
水会告诉它——
昨天有片枫叶,载着乡愁
漂向下游啦
今天有只水鸟,把船铃声
衔给了远方的晚霞
它从不回答,只把浪的话
都藏进毛的缝隙里
等归人来问,就抖抖毛
让浪的话,轻轻落在
归人的脸颊
3
它总爱趴在那最老的石阶上
石阶的纹路里,藏着
七千年的年轮呵
一圈是秦汉时的雨凿的
一圈是唐宋时的霜刻的
一圈是元明时的风磨的
还有一圈是
这七千年的浪刷的
它把身子贴紧石阶,像在听
淮河泥石的心跳
石阶会告诉它——
那年有个姑娘,把绣球
抛进了浪
那年有个老翁,把拐杖
靠在桩上,竟然等了一辈子
返航
它从不说话,只把石的故事
都刻进爪垫里
等孩子来问,就踩踩石阶
让石的年轮,轻轻映在
孩子的手掌
4
夜里的月光,会落在它的
皮毛上织网
织进秦汉时的月辉
唐宋时的星光
元明时的灯亮
它卧在老船下,像个守网匠
不让风把月光织的网
吹破,吹成碎光
偶尔有船灯的魂,从网的
缝隙里钻出来
它就轻轻晃尾巴,把月光的
网扯得更亮
让船灯的魂,能顺着网
找到上岸的方向
等天亮时,它就把月光网
叠进毛里贮藏
留着夜里,再给淮河的梦呓
织件银衣裳
5
风从上游来的时候,它会
竖耳朵
风里藏着各种信——
有南岸麦香写的信
有下游渔船写的信
有异乡归人,用鞋底的土
写的家书几行
它把风的信,都嗅进鼻子里
能辨出哪封信,是给码头的
哪封信,是给远方的
它不送信,只把风的信
都留在石阶上
等收信人来,就用尾巴
扫扫信,让风的话
轻轻绕着收信人眼角的泪
慢慢转场
6
码头上的老船,船板
早都朽成了褐色
它总爱卧在船底下,听老船
讲旧话——
那年载过丝绸,帆上沾着
长安的花
那年救过落难的人,货舱里
藏过求生的火把
下雨时,船板会漏雨
它就挪到漏雨的地方
用身子挡着雨,像在给老船
撑起一把伞
老船不说话
只把浪拍船帮的声,当成
给它的回答
等天晴了,它就舔舔
船板上的水
把老船的话,都咽进肚子里
像在珍藏一壶陈年老酒
7
它的毛里,藏着永远
褪不去的盐霜
是漕工的汗浸的
是归人的泪腌的
是秦汉时的船票,泡在浪里
结的盐霜呵
偶尔它会舔舔爪子上的盐渍
能尝出盐里的故事——
有商人算错账的惊慌
有渔人捕不到鱼的忧伤
有恋人离别时,没说出口的
“别忘了我呵”
它不难过,只把盐的记忆
都藏进牙缝里
等有人来问,就舔舔爪子
让盐的味,轻轻留在亲人的
舌尖上
8
夏天的蝉,会在老槐树上唱
唱的都是淮河的旧时光——
是秦汉时的蝉,唱过的橹声
是唐宋时的蝉,唱过的茶香
是元明时的蝉,唱过的兵戈
是所有淮蝉,唱过的驿铃响
它卧在树下听,像在赴一场
千年的约
蝉唱累了,它就用尾巴
扫扫落叶
像给蝉递杯凉茶,让蝉
接着唱
秋来的时候,蝉会钻进泥土
它就在树下留个爪印
像在说——
来年夏天,我还在这里,等你
把旧歌,新唱
9
冬雪落在它背上时,它不抖
雪是软的,却藏着重量——
是秦汉时的樵夫
挑过的柴的重
是唐宋时的书生,背过的书
好沉重呵
是元明战乱中
那些想回家却没回来的人
留在这里牵挂的悲叹
它背着雪
像背着渡口的往事
雪化的时候,水从毛尖
滴进石缝
像在给时光,留几滴泪
记着那些没说出口的念想
等春天来的时候,石缝里
会钻出草
它就卧在草旁,把雪的重量
轻轻说给草听
10
以前的船,都挂着铃
离港时铃响,像在说再见啦
归港时铃响,像在说
我回来啦
现在铃少了,它就把铃的声
藏进耳朵里
偶尔有风过,它就轻轻晃头
让耳朵里的铃响起来
像在给淮河,打电话
告诉那些忘了船铃的人——
顺着铃的声,就一定能找到
回家的码头啦
11
夕阳落在水面时,它的影子
会掉进河里
和河底的旧影子,凑成伴——
有秦汉船的影子
有唐宋瓷的影子
有元明驿马疲惫的影子
它,盯着水里的影子看
像在和旧伙伴说话
影子会告诉它——
我们没走,只是藏在浪里啦
等你想我们了,就把尾巴
晃一晃,我们就出来陪你玩耍
它从不说话,只把影子的话
都藏进眼里
等天黑了,就把眼里的影子
轻轻叠进梦里,接着聊旧家常话
12
它老了,毛上沾着霜
却还每天守着码头
潮来潮去,它像块不动的石
却比石暖,比石懂
它懂淮河的浪,什么时候急
什么时候缓
懂码头的静,何时藏着盼
又何时藏着深重的咏叹
有人说它是渡口的魂
它从不否认,也不承认
只在夕阳落进水里时
把影子投进河
像在说——
我和淮河,早就
绞缠在一起啦
它是淮河真正的精魂
淮河是它的家,这精魂永远
都不会散
13
淮河的浪啃了七千年
没啃动码头的石泥
也没啃动狗的刚
它把影子刻进石缝
皮毛缠着秦汉唐的灰
唐宋瓷的片
元明时的剑胆
它从不叫,只舔船板上的盐——
那是未归人姓名熬成的霜
夕阳把它的轮廓拓成碑
碑上没字,风却反复读着章
读漕运船的帆
如何被雾缠,读漕工的号子
如何沉进洪浪
读商人的算盘如何响
读淮畔诗人的笔
如何把乡愁淌
它站着,像一截不会弯曲的
骨头
扎进码头的土壤
每一次潮来,都把往事
泡得发胀,又在潮去时
悄悄贮藏
远处的星,碎在水面
那是无数船灯的魂
在它眼底闪亮
它从不追汽笛,只盯着水线
像在等,某个归期的光
风,刮过它的毛,像刮过
摊开的史书,页页都泛黄
它知道
淮河的流向,和千年前一样
带着时光的重量
偶尔抬头望月亮,那是渡口
最老的灯笼呵,挂在天上
它守着码头的裂缝
像守着时光的针脚,把峥嵘岁月
全部缝上
14
狗的毛里藏着淮河的盐
七千年从没褪过咸的烫
那盐是漕工的汗熬的
是商人的泪泡的
是归人的盼裹的样
它站在码头,像移动盐仓
把所有滋味都装
见过秦汉时的船载着丝绸来
帆上沾着长安的光
见过唐宋时的船
载着绝版瓷器去,舱里裹着
临安的香
见过元明时的船
载着战马疾驰而过
甲板上落着草原的霜
见过元明时的船载着茶叶走
船帮上,沾着江南的清凉
它从不说话,只把这些
都嚼进嘴里,混着河水
咽进肠
潮来的时候,它会把鼻子
凑到水面,闻往事的芬芳
潮去的时候,它会把爪子
踩在滩涂,印时光的章
它见过有人在码头寻盐
想把往事腌成酱
见过有人在岸边弃盐
想把回忆洗成天光
它是淮河的盐魂呵
把所有人间滋味都扛
不声不响
直到自己也变成盐粒
混在浪里,跟着岁月摇晃
15
狗的耳朵里藏着橹声
七千年从没停过响
那橹声是秦汉时的墨客摇的
是唐宋时的渔翁晃的
是元明时的驿卒划的水样
它站在码头,像个储存
国音的仓,把所有橹声都装
见过墨客摇橹时题诗
墨汁顺着橹杆
往下淌
见过渔翁摇橹时唱歌
歌声混着波浪响
见过驿卒摇橹时赶路
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淌
见过恋人摇橹时私语
情话裹着风的柔样
它不叫,只把这些橹声
都刻进耳骨,跟着岁月
慢慢扬
潮来的时候,橹声会更响,
像在同浪的节奏合上
潮去的时候,橹声会渐弱
像在和时光的脚步同往
它见过有人在码头听橹声
想把往事听出样
见过有人在岸边盼橹声
不敢把回忆忘精光
它是淮河的橹声魂呵
把所有中国之音都扛
直到地老天荒
16
狗的眼睛里藏着帆影
七千年从没散过光
那帆影是秦汉时丝绸船挂的
是唐宋时的瓷器船扬的
是元明时战马船撑起的形象
它站在码头,像个储存
影像的框,把所有帆影都装
见过丝绸船的帆
被风吹得鼓,像朵云
落在水上晃
见过瓷器船的帆
被雨打湿,像块玉
裹着雾的凉
见过战马船的帆呵
被霜染白
像片雪呵,贴在桅杆上
见过商船的帆载着希望去
也见过归船的帆
带着疲惫淌
它从不眨眼睛,只把这些帆
都刻进瞳孔,跟着岁月走
直到慢慢变黄
潮来的时候,帆影会在浪里
破碎,又在潮去时重聚成样
风来的时候,帆影会往远方
飘移,像在追时光的方向
它见过有人在码头寻帆影
想把故人的模样遥想
见过有人在岸边长叹帆影
那是怕,把岁月的痕迹遗忘
它是淮河的帆影魂呵
把所有骨血都扛
直到帆影都变成星光
17
狗的爪子磨过码头的石
石纹里藏着时光的章
每道纹都刻着秦汉时的骤雨
唐宋时的霜,元明时的狂风
它踩着石纹走,像在读一本
摊开的淮河史,页页都滚烫
见过石纹里嵌着唐瓷的片
像颗玉藏在土中央
见过石纹里裹着宋钱的锈
像朵花绽放在石面上
见过石纹里渗着元兵的血
像滴泪凝在时光里藏
见过石纹里印着明驿的印
像章盖在岁月的宣纸上
它不急躁,只把石纹的故事
嚼进齿间,混着泥土的清香
潮来的时候,石纹会被水
浸软,像在把往事慢慢讲
潮去的时候,石纹会露出来
像在把千年文明史慢慢亮
它见过有人在码头摸石纹
想把时光的温度品尝
见过有人在岸边拓石纹
想把岁月的痕迹装
它是淮河的石纹伴呵
想把所有血的记忆都扛
直到石纹都变成诗行
18
淮河的雾总裹着码头
狗在雾里听雾讲
雾说秦汉时的墨客在雾里吟
墨汁混着雾的凉
雾说唐宋时的商人在雾里算
算盘裹着雾的茫
雾说元明时的旅人在雾里走
脚步踩着雾的响
雾说千年恋人在雾里吻别
眼泪沾着雾的烫
这只狗呵,把雾的话
都藏进毛里,像把棉絮
裹在身上
雾浓的时候,它能看见
雾里的帆,像片云在浪里晃
雾淡的时候,它能看见
雾外的天,像一块蓝
盖在头顶上
它见过有人在雾里寻路
最后只把自己绕进时光的网
见过有人在雾里等归
最后等来
雾散后的空荡
它是淮河孤独的雾语者
把雾的爱与恨都装
直到雾都变成阳光
19
船桨划过淮河的水
留下的痕
被狗记在心上
每道痕都带着秦汉时的力
唐宋时的柔,元明时的急
七千年的缓样
它盯着桨痕看,像在解一道
时光的谜,答案在浪里藏
见过秦汉的桨痕好长好深
是墨客把乡愁呵
都划进淮水里流淌
见过唐宋的桨痕浅
是渔翁把悠闲都融进浪的响
见过元明时的桨痕乱
是兵卒把诸多慌张
都搅进水里晃
见过千年的桨痕太沉
是驿卒把使命呵
都刻进桨的刚
它从不挪目光,只把桨痕的
故事刻进眼底,跟着
岁月慢慢变黄
潮来的时候,桨痕会被浪盖
又在潮去时重新亮
风来的时候,桨痕会被吹皱
像在把往事慢慢扬
它见过有人在水里寻桨痕
总想把故人的温度饱尝
见过有人在岸边数桨痕
想把岁月的长度丈量
它是淮河最古老的桨痕记
把所有历练都扛
直到桨痕都变成诗行
20
夜里的船灯亮在淮河上
狗在码头把灯望
每盏灯
都带着秦汉时的暖
唐宋时的亮
元明时的柔
它盯着灯看,像在守一堆
时光的火,怕被浪浇凉
见过秦汉时的灯
像是纸糊的
风一吹就轻轻晃
见过唐宋时的灯是瓷做的
雨一打就泛着光
见过元明时的灯是铜铸的
一旦被霜覆盖就透着刚
见过几千的灯是纱裹的
雾一缠呵就裹着迷茫
它从不闭眼,只把灯的模样
牢年刻进脑海,跟着
岁月慢慢亮
潮来的时候,灯影
会在浪里碎,又在潮去时
重聚成样
风来的时候,灯焰会往
岸边飘,像在寻归人的方向
它见过有人在码头等灯
最后,只等来了呵
灯灭后的空荡
见过有人在岸边追灯
最后只追上
灯影的虚妄
它是淮河唯一的灯魂守呵
把灯的故事都装,直到灯
都变成了星光
21
码头的绳把船拴在桩上
狗把绳结的故事思想
每个结都系着
秦汉时的盼,唐宋时的念
元明时的慌
它盯着绳结看,像在解一道
岁月的结,答案在心里藏
见过秦汉时的绳结松
是归人把船帆
轻轻靠在桩
见过唐宋时的绳结紧
是离人
把牵挂牢牢系在桨
见过元明时的绳结乱
是旅人把内心的慌张
都缠在绳上
见过数千年的绳结稳
是驿卒把使命都系在桩旁
它从不声张,只把绳结故事
嚼进齿间,混着绳的香
潮来的时候,绳结会被浪扯
又在潮去时重新捆绑
风来的时候,绳结会被吹晃
像在把心事慢慢扬
它见过有人在码头解绳结
想把过去的执念放
见过有人在岸边
系绳结,想把未来的希望绑
它是淮河的绳结伴呵
想把所有牵挂都扛
直到绳结都变成时光
22
码头的砖铺在地上
狗踩着砖痕,把淮史细讲
每块砖都带着秦汉时的灰
唐宋时的泥,元明时的沙
还有七千年的浆
它踩着砖瓦走呵
好像在读一本厚重的经书
页页都沧桑
见过秦汉时的砖上印着
匠人的名,像章盖在砖面上
见过唐宋时的砖上
刻着商人号
像个字嵌在时光里内藏
见过元明时的砖上沾着
兵卒的鲜血,像滴泪
凝成砖的内伤
见过几千年前的砖上留着
驿卒的印,像个记号
刻在岁月的纸上
它从不匆忙,只把砖痕的故事
刻进爪子,跟着岁月慢慢变黄
潮来的时候,砖痕会被水浸
又在潮去时重新亮
风来的时候,砖痕会被吹蚀
像在把往事慢慢扬
它见过有人
在码头摸砖痕
想把时光的痕迹尝
见过有人在岸边数砖痕
想把岁月的风骨度量
它是淮河独有的砖瓦札记
把所有苦难都扛
直到砖痕都变成唯美诗行
23
淮河的渔翁唱着渔歌
狗在码头把歌藏
每句歌都带着秦汉时的调
唐宋时的韵,元明时的腔
几千年的浪
它竖着耳朵听,像在收一段
时光的音,怕被狂风刮光
见过秦汉时的渔歌柔
是渔翁把悠闲都唱进浪的响
见过唐宋时的渔歌甜
是渔翁把收获都融进歌的腔
见过元明时的渔歌苦
是渔翁把苦难都裹进歌的伤
见过千年的渔歌浪
那是渔翁把淮河的希望
都唱进歌的亮
它从不吵闹,只把渔歌的旋律
刻进耳骨,跟着岁月慢慢扬
潮来的时候,渔歌会更响
像在和浪的节奏合上
潮去的时候,渔歌会渐弱
像在和时光的脚步同往
它见过有人在码头听渔歌
想把往事的滋味品尝
见过有人在岸边学渔歌
想把岁月的韵味装
它是淮河的渔歌伴
把所有歌声都扛
直到渔歌都变成星光
24
淮河的归人在码头上岸
身影,被狗牢记在心上
每个归人呵
都带着他乡的霜
故乡的盼,疲惫的样
还有喜悦的光
它盯着归人看,像在等一段
时光的会聚,怕那被延误的
久别又成梦一场
见过归人上岸时匆忙
是把行李都扛在肩上
见过归人上岸时缓慢
是把思念
都卸在桩旁
见过归人上岸时欢笑
是把喜悦
都写在脸上
见过归人上岸时哭泣
那是把悲伤呵
都藏进心房
它不急躁,只把归人的故事
刻进脑海,跟着岁月慢慢黄
潮来的时候,归人会被浪挡
又在潮去时重新上
风来的时候,归人会被吹晃
像在把往事慢慢扬
它见过
有人在码头等归人
想把故人的温度品尝
见过有人在岸边盼归人
想把岁月的长度量
它是淮河的归人记呵
把所有过往都扛
直到归人
都变成蘸血的诗行
25
淮河的冬雪落满码头
把石阶盖成白的床
狗卧在雪上
毛裹着秦汉时的寒
唐宋时的冷,元明时的霜
每片雪都飘得慢,像在数
时光的长
它见过秦汉时的樵夫
冒雪挑柴过码头
雪压柴的梁
肩扛着沉,脚踩着滑
却把暖往家里扛
见过唐宋时的书生,踏雪
吟诗
赶考前,书生雪沾书的章
手捧着卷,心藏着盼
书生把情志,全刻进胸膛
见过元明时的商人
披雪卸货
雪落满货箱
口算账,眼盯舱,把的有利害得失
记进榜
见过千年的驿卒,顶雪
拴驿马,大雪打马缰
手拢着袖,话催着走
把信紧紧护进囊
26
雪落满狗的脊背,像给时光
披了件纯棉的新装
潮来的时候,雪水混着浪
把往事泡得冰凉
潮去的时候,雪又堆积
老船的檐下挂着冰棱
犹如岁月的霜
它见过有人在码头扫雪
想把路扫得亮
见过有人在岸边堆雪
把思念
堆成故乡的模样
见过孩童追着雪跑
笑声把雪的静,都撞成
碎的响
它不抖雪,只把每片雪裹的
故事,都藏进毛的巷
做淮河的冬雪伴,守着
码头的冷,也守着时光的长
27
狗站在码头七千年,自己
也成了时光的兽
毛里缠着秦汉的雾
唐宋的霜
元明的风
层层都敦厚,有气场
它不只是狗呵,它是淮河
永远不散的精魂
是渡口的魄,更是岁月的眸
见过太多人来,太多人走
太多船沉,太多帆扬
事事都收
它把往事一律嚼成泥
混着河水咽进肚,把记忆
刻进骨头,跟着时光慢慢锈
潮来的时候,它是浪的伴
潮去的时候,它是滩的友
它见过有人在码头寻它
想把时光的故事
求一求
见过有人在岸边望它
想把岁月的答案
瞅一瞅
它不说话,只把尾巴轻轻摇
像在说——
所有故事都在河里头
所有重逢
都在浪尽头
所有等待都在潮起后
它是淮河的时光兽
把七千年的悲欢都扛
直到地老天荒,也不丢
(未完待续)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