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堤上闲谈》(18)旧事重提(三)
作者/陈百贵 主播/寒冰
今晚下了一夜的雨,雨儿缠缠绵绵,如泣如诉。屋檐滴水,如铙似钹,清晰可数,敲动心弦,令人难以入睡。这样的夜晚,李清照在南逃的客店里,一定会多喝“三杯两盏淡酒。”林黛玉也一定会多吐两口血,多吃两粒冷香丸儿的。当然,这是多情的诗人们的想法,天天跑大堤的这伙野性的老人可想不到哪里去。
“这场雨下得不错,天亮了,雨也停了,不耽误咱遛早。”李四说。
“管它呢!牛二,快说说二圈和画道爷俩上哪里去了?是下黄河南了,还是闯关东了?”王二迫不及待说。
“闯关东了。”牛二说。
两人走到沧州地带,画道沉不住气了,说:“二叔,我们就这么走哇?身上带的几块大洋快花完了。干啥能挣两个钱呢?”
“别慌,这就做买卖。”二圈胸有成竹地说。
“做什么买卖?”
“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这天,爷俩正走着,见路边一座新坟。古时候这里人少村稀,老远的地方,一个小孩在放羊。两人走过去,二圈问:“小兄弟,那边什么时候埋了一座坟呀?埋的什么人呀?”
“好多天了。你不知道呀?是个唱青衣的戏子。男扮女装,唱得可好听了。出殡的那天,十里八乡的人都去送殡了。可热闹了!”小孩还沉浸在当时的盛况里,一提起来,兴奋得两颊绯红。
打听清楚了,两人继续北上。那时交通工具落后,十里二十里就有个大一点儿的村子,村里都有客店。两人在客店住了几天,又回到那座新坟前,二圈围着坟转起圈来。
画道不知是怎么回事,站在旁边发呆。两个时辰过去了,画道的肚子叽里咕噜响起来。正要催叔叔吃饭去,从西方走来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见了画圈奇怪地问:“老客,怎么围着这座坟转圈呀?”
“我是山东人,由此路过,见路边这座坟,里边埋的是个四十岁的人,可是就是看不出是个男人呢?还是个女人呢?”
“嗷—”。那人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我从百步之外看是个女人,从百步之里看,是个男人,真是奇了怪了!”二圈摇头晃脑,装腔作势地说。
“老先生,真是个堪舆高人,佩服,佩服!”
“朋友,过誉了!我连这座坟里埋的是男是女都看不出来,算什么高人呀?”二圈谦虚地说。
“难怪你看不清,坟里埋的是个戏子,唱旦角的大男人。”
“是吗?那他一定是从小就唱坤角。”
“门里出身。先生在哪里下榻?”
“刚来到这里,见这新坟,不觉错过了宿头。”
“见高人不可交臂失之。跟我走吧!”
这个人很是热情,看起来也是个认得几个字,迷信算卦看风水这一套的人。把他爷俩领进了一个有集市的大村子,招呼二人在客店住下,就满村宣传起来。
第二天就有人来请,三天不过十里八乡都知道了,大地主和富商们纷纷套着马车来请他。爷俩赚了个盆满钵满,夜里就偷偷溜出了客店,向山海关进发。
“叔叔,好吃別撂筷子呀!这么好的赚钱机会,怎么还偷跑哇?”画道不解地问。
“好小子,你看着是好事呀?要是被人看破把戏,钱没了,连命也得撂在这里。干这事儿不能打死爻,知道吗?”
“奥,是。要是被人看破,钱一分拿不走。至少还得挨顿揍。”画道,明白了。
牛二刚讲到这儿,一块乌云遮住了刚刚升起一杆子高的太阳,西北风渐渐大了起来。
“天,还想下雨。”贺老六说。
“今天就说到这儿,明天再说吧!明天就出山海关了!”牛二说。
2025.9.10日
诵读:寒冰(网名),退休教师。爱好
:诗歌朗诵,唱歌跳舞,打太极拳。《当代新文学》网络文化传媒金牌主播。

陈百贵,网名、永远在路上。喜欢用文字记录永远在路上的情景。
代表作品:短篇小说集:《永远在路上》,
诗集:《陌上花》,
中篇小说:《李二妮儿的创业史》。
座右铭:认真做人,快乐创作,与文学同行。
认真做人: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
快乐创作:读好书、会好友、助新人!
与文学同行:勤学习、勤思考、勤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