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曾小蓉,重庆人,供职于某市报社,新闻及诗词作品发表于《今日重庆》《西南商报》《企业家日报》《中国工商报》《新华网》巜华龙网》《凤凰网》巜法制网》《巴渝都市报》巜乌江诗刊》巜涪陵文学》《白鹤梁文学》《重庆艺苑》等多家刊物及各网络平台。
〈七律)恩师重逢 通韵
文/曾小蓉
黉园折柳两茫茫,相聚今时眼泪藏。
函丈青葱额渐皺,红颜迟暮鬓添霜。
卅年风雨初心守,半世春秋旧照黄。
岁月如梭尤挂念,恩师情谊比天长。
注:校园与恩师一别三十几年,昨日师生再次重逢她已满头白发而我也已中年。
网络点评
一、结构解析
首联(起)
“黉园折柳两茫茫,相聚今时眼泪藏。”
开篇以“黉园折柳”点明离别场景,化用《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暗喻青春时代的师生情缘。“两茫茫”呼应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凸显时空阻隔的怅惘。
“眼泪藏”三字克制而深情,体现中年重逢的复杂心绪:激动、感慨、不忍直视岁月沧桑。
颔联(承)
“函丈青葱额渐皺,红颜迟暮鬓添霜。”
“函丈”尊称师长,“青葱”与“迟暮”形成强烈对比,白描手法勾勒师生双方面容变化:恩师皱纹渐深,自己鬓染秋霜。
对仗工整,“额”与“鬓”以局部代整体,凝练传递衰老之态。
颈联(转)
“卅年风雨初心守,半世春秋旧照黄。”
时空纵深展开,“卅年风雨”暗喻人生坎坷,“初心守”赞颂恩师师德恒久;
“旧照黄”以物象写时光流逝,泛黄照片象征记忆的沉淀,与“鬓添霜”形成意象闭环。
尾联(合)
“岁月如梭尤挂念,恩师情谊比天长。”
直抒胸臆,“如梭”呼应首联“两茫茫”,强化时光飞逝感;
“比天长”夸张却真挚,将个人情感升华为永恒的生命体验。
二、艺术特色
意象运用
柳、鬓、霜、旧照:串联离别、衰老、追忆主题,形成视觉与情感的双重冲击。
“函丈”典故:出自《礼记·曲礼》“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暗含对师道的尊崇。
情感张力
全诗以“藏泪”始,以“挂念”终,克制中见深挚。尾联“比天长”的爆发,恰是前文压抑情感的必然宣泄。
时代映射
“卅年风雨”可暗指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迁,师生重逢成为一代人集体记忆的缩影。
三、总评
此诗以“重逢”为眼,以“岁月”为线,将个人际遇与普遍情感熔于一炉。中二联虚实相生,尾联收束有力,堪称当代七律佳作,令人联想起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时空交织之美。
白鹤梁文学
投稿邮箱/1215050582
微信/扫二维码
点评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平台发表曾小蓉所有诗词
均为她的原创作品严禁剽窃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