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节,跨越十七载的心灵回响
李晓丰
金桂飘香的九月,又一个教师节悄然而至。退休离开教学岗位已有17个春秋,可每到这个特殊的日子,心底总会泛起层层涟漪。岁月或许能褪去工作证上的油墨,却带不走刻在骨子里的教师印记,回首漫漫从教路,万千思绪涌上心头。
1975年,22岁的我怀揣着东北师范大学(彼时名为吉林师范大学)的毕业证书,踏上中学讲台。初出茅庐的我,既有年轻人的朝气与憧憬,也夹杂着对未来的迷茫。那时,父亲语重心长地叮嘱我:“好好干吧,教师是终生职业。”那时的我,只当这是句寻常的教诲,还暗自思忖:“世间工作,不都要用一生去经营吗?”
随着岁月流转,在教育岗位上深耕多年,我才渐渐读懂父亲话语中的深意。与官场的复杂不同,教师无需在觥筹交错间周旋,不必为晋升而苦心钻营。我们只需专注于一方讲台,精心打磨教学技艺,用专业与爱心浇灌每一棵幼苗。教育是纯粹的事业,在这里,经验与岁月都是宝贵的财富,越沉淀越醇厚,越积累越从容。随着教龄增长,我对教材的把握愈发精准,对学生的心理也更加了解,教学也变得更加游刃有余。这时我才深刻体会到,教师这份职业,不仅让我们积累知识,更收获了无数学生的信任与爱戴。
这份坚守与付出也得到了认可。在全国第二个教师节时,我被评为吉林市教育系统的优秀教师,要知道,当时每个学校仅有一个名额。
如今退休多年,时常会收到学生的问候。他们有的成家立业,有的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每当这时,往昔所有的辛苦与付出,都化作了欣慰的笑容。这就是教师的幸福——无需鲜花掌声,无需功名利禄,学生的一声问候、一次成长,便是对我们最好的褒奖。
十七年的退休时光,并未冲淡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眷恋。每到教师节,三尺讲台上的点点滴滴总会在脑海中浮现: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眼神,与同事们热烈探讨教学的场景,都历历在目。我庆幸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更感恩父亲当年的谆谆教诲。这一辈子,能以教师的身份度过,无疑是我人生中最正确、最无悔的选择。
作者简介:李晓丰,197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分校文科,退休之前一直从事中学教育工作。曾任中学语文教师、班主任、年级主任、语文教研组长、后任学校教导处文科主任直至退休。在第二个教师节之际被评为市优秀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