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师恩难忘
(图片网络/文山乡村夫)
当第一阵秋风掠过田野,携来满院秋香与几分清凉,我总忍不住想起校园里那些熟悉的身影。他们像秋日里的晨光,不似盛夏那般炽烈,却以温润的力量,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笔下的春雨,原是最贴切的隐喻——师者的爱与教诲,从来都不是声势浩大的宣言,而是藏在每一个平凡日子里的细碎温柔。
记忆里的教室,总飘着淡淡的粉笔灰。一支白色粉笔在黑板上游走,时而勾勒出数理公式的严谨,时而铺展成诗文辞赋的温婉。老师握着粉笔的手,或许沾着粉末,或许带着薄茧,却能将浩瀚星河、千年历史,都凝缩在三尺讲台之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前读李商隐的诗,只觉字句间满是缠绵,直到看见老师伏案批改作业的背影,才懂那诗句里藏着的,原是不求回报的奉献。
他们总在细微处藏着温柔。记得某次考试失利,我攥着试卷坐在座位上发呆,窗外的秋雨淅淅沥沥,像极了心里的委屈。老师轻轻走到我身边,没有责备的话语,只是用指尖指着错题,耐心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末了,她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一次失误不算什么,慢慢来,老师相信你。”那句简单的鼓励,像一束光穿透了阴雨,让我重新拾起了勇气。后来才明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笔下的“解惑”,从来都不止是知识的解答,更是心灵的指引。
三尺讲台,承载的是他们的一生。春去秋来,一届又一届学生离开校园,奔赴更远的天地,而他们始终守在原地,如同四季耕耘的农人,在知识的田野里播撒种子。有人问他们,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会不会觉得枯燥?他们笑着摇头,说每当看到学生们眼里闪烁的求知光芒,每当收到毕业学子发来的问候信息,便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义。就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们从不在意是否被铭记,只愿自己栽种的“桃李”,能在广阔天地里绽放芬芳。
如今又是一年教师节,秋雨依旧清凉,花香依旧浓郁。想起那些曾教导过我的老师,有的或许已两鬓斑白,有的或许仍在讲台之上忙碌。他们用一支粉笔书写春秋,用两袖清风坚守初心,将“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融入了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他们教会我们知识,更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在人生的道路上系好第一粒扣子。
窗外的雨渐渐停了,天边露出一抹淡淡的霞光。我想,师者的光芒大抵也是如此——不耀眼,却足够温暖;不张扬,却足以照亮漫长的人生旅途。值此佳节,惟愿所有的老师都能被时光温柔以待,如他们栽种的桃李一般,收获满径芬芳,亦拥有岁岁安康。
————————————————
作者简介:王护君 、笔名山乡村夫。宁夏彭阳县人 ,中国散文协会、中国诗歌协会、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都市头条认证作家,文字爱好者,一个行走在墨香里的性情男子,喜欢在温暖的文字中寻找一种倾心的诗意生活,常有感性文字散见于网络平台和地方报刊并多次获奖。
详细住址: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和平小区
电话微信同号:15909548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