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人生 教有所成
时间到了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刘丽霞不想放弃这样的好机会,因为她的学习成绩原本就很好,经过了深思熟虑,她下定决心回到学校学习,一心想从大安六中考入大安重点高中,之后参加高考。这对于小小年纪的她,是一次多么难以割舍的决定,这意味着她就要暂时告别宣传队,告别她的歌唱,告别她的乐器演奏。可她还是下定了决心考高中,当时她的班主任俄语老师黄玉环鼓励她继续样书,花两毛钱为她考重点高中报了名,委派班长蔡玉梅来她家通知她。于是她认真准备,一举考进了大安重点高中,从此她专心备考,日夜苦读,在她的骨子里,总有一股劲儿、一种永远向前冲的精神在支撑这她。
高考结束后,刘丽霞又参加了白城吉剧团的招生考试,哥哥领着她去现场报名,她当时的演出曲目是《科尔沁畅想曲》,这也是她的恩师孙思源老师的原创曲目,凭借她精彩的表演,一举考进了白城吉剧团。当评委老师问她师从何人,听说是孙思源老师,都竖起大拇指纷纷夸赞果然名师出高徒,通知她回家准备行李去吉剧团报到。
上天总是不辜负肯于刻苦付出的人,结果第二天,一纸高考录取通知书便送到了家里,她的努力没有白白付出,她考上白城卫校了!
上学之前,孙思源老师亲自把三弦琴给刘丽霞送去,鼓励她即便在学校读书,也别放弃对音乐的继续磨炼与提升,对于恩师如此郑重嘱托,她铭记在心,感激终生。
1981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了大安县医院工作,后来由于长山热电厂缺少文艺骨干专业人才,她又被以音乐人才招聘进入长山热电厂,成为一名电厂医院医务工作者。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期间,她都没有放弃对音乐的热爱,她不断地摸索学习各种乐器,苦练技法,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提高技能。从手风琴,到电子琴,从古筝,到键盘,她都不断融会贯通。她积极参加厂里组织的各种活动,排练、合唱、演出,这些对于她来说,已经是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同时,她也把精力放在了对儿子的培养上。儿子从小就在她的指导下,学乐理,学识谱,学弹钢琴,一次次的考级,一次次的接送,一年又一年的摸索教学,她不仅培养出了一位优秀的音乐神童,同时也为她自己积累出了大量的音乐教学经验。记得小学四年级时儿子已完成车尔尼钢琴教程849,开始弹奏难度更高的299,她已很难胜任,于是去长春师从东北师大知名的张慧教授学习钢琴。有时她带,有时爱人带,有时是她去长春吉林艺术学院进修古筝,她的爱人领孩子上钢琴课,一家三口一同去长春,回来火车上集合,一直奔走在追寻自己热爱的梦想之路上。
儿子上高一的时候,东北师大张教授推荐孩子去北京继续深入学习,师从北师大著名的钢琴教育家周明孙、北师大教授王海波。她带着孩子去北京学钢琴,当时是想让孩子报考北师大音乐系,所以每半个月就得去北京上一次课。深夜坐火车到北京,有的时候是爸爸领着上课,有的时候是妈妈领着上课,上完音乐课之后,到图书馆看书学习,之后再坐夜车卧铺回来。儿子念高中期间,孩子大人都很辛苦。寒暑假她领着儿子在北京一去就是半个月,天天上课,学视唱,学练耳,学乐理。就这样刘丽霞陪孩子一路走来。
缘分天定,儿子和儿媳妇是在去往北京备考的火车上认识的。当时北京师大音乐系全国招收7名,儿子在东北师大专业课考后又去北京师范大学备考,考后等待结果的时候,北师大进行计划招生试点,吉林省没给名额。结果儿子以第一,女孩以第二,双双考进了东北师大音乐系,计划招生成就了他俩的缘分,竞争对手成为夫妻,最后在德国参加高考,双双考取硕士研究生,双双获取双学位。
刘丽霞和丈夫不局限于眼前,她们知道,音乐是无界的,永无止境地追求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指引。2016年她踏着欧洲的第一场雪去往德国吕贝克音乐学院看望在此求学的儿子,看着拥有良好艺术氛围的世界级音乐殿堂,她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对的。让她一直引以为傲的优秀的儿子陈时灼,在她的培养下,曾分别获得德国吕贝克音乐学院与德国汉堡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学士与硕士学位,并拥有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与研究方向的学士与硕士双学位。孩子如今已经学有所成归来从教,入职黑龙江大学,又考取哈音张磊教授的作曲理论研究复调博士,现任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钢琴硕士生导师。
不仅儿子在音乐方面有所建树,就连她的儿媳妇也同样优秀,2016年,她和丈夫一起远赴德国不来梅音乐学院,去参加儿媳妇的硕士研究生毕业音乐会,当她把鲜花送到优秀的孩子的手里时,巨大的愉悦和满足感油然而生。回想过去所有的付出和执着,这一切,都值得,在这一刻,都无私地回馈给了她。
初心不改 辞职办学
刘丽霞自身的才华从小就表露无遗,再加上她的琴艺精湛,众多的亲戚朋友同事都会找她亲自教自己的孩子,无论是周末,还是寒暑假,排队求教的孩子纷至沓来。精心的筹备后,从大安到长山,她都有自己的钢琴教学班,她从教孩子们钢琴开始,因为那个年代钢琴考级相对较多。在她的精心教学指导下,每年都有几十个孩子通过钢琴考级,九级十级数不胜数。她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找她学琴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在刘丽霞的人生里,总是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的转折点,这也意味着她要做出比别人难得多的抉择。40岁,是一个女人最知性、最成熟、最富有人生阅历、事业最有成效的年纪。可是对于刘丽霞来说,却又是一个需要做决定的时刻。那时她已经在医院护士长岗位工作了十几年,工作经验、生活家庭、亲戚人脉都与此息息相关。可是当她把心底的决定说与丈夫的时候,却没想到,他支持她。他懂她的天赋,懂她的热爱,懂她对音乐永远无法磨灭的追求。刘丽霞心底有一幅更宏大的远景蓝图,这份梦想支撑着她下定了决心。谢绝了院长的诚恳挽留,从护士长的岗位上退下,卸下了“三八红旗手”“优秀护士标兵”的光环,毅然离职,转身投身音乐教育。或许是医护工作练就的细腻与耐心,让她更懂如何贴近孩子的心。
她要开办一个自己的音乐工作室,她想开办一个更大的阵地,给孩子们创造梦想,打通去往音乐世界的大门。她毅然地下定了决心,离职后2000年从长山镇来松原市办起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既是惊世骇俗,对于她来说又是顺理成章。此时的刘丽霞,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已经能够独自支撑起一所专业的音乐学校了。同时她也深知办学难,却没想到会这么难。辞职办学,承受的压力大,事无巨细也同时找上门来。学校位置不好找,学校生源不好招,事业家庭难兼顾,可这些都难不住刘丽霞的一腔热忱。她咬牙坚持,凭借自身的优势与人脉,终于把工作室开办得有声有色,学生越来越多,考级通过率常年百分百,这为她赢得了更大的声誉,扩大了影响力,同时也滋生了她更高的追求与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