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忆贤师
景峰
金风送爽,桃李竞秀。又逢教师节,我自然想起了从小学到中学教过我的许多老师。他们是勤劳智慧的牧鹅人,让我这只从新店湖游来的丑小鸭,一步步游进党河水。虽然没有成为白天鹅,却脱颖为三青鸟,为敦煌讴歌,为时代奏鸣。
这里,我要说说引我热爱文学的三位恩师:柴凤兰、习巩、沈崇德。
柴凤兰老师是我新店台小学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她上的语文课很有趣人爱听,我学得也好,常常受到她的表扬。三年级初开始写作文,柴老师说作文就是写文章,把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用笔记下来,让我们放开写。那次的作文题目是:《家乡的故事》。我写了一位姓史的队上饲养员。他主要是喂牛,由于精心喂养,牛长得很健壮,春天春耕,冬天拉沙摆粪欢实得很。过年时他专门给牛改善生活,油盐调和灌牛,增强牛的体力。这些都是日常见惯的,故写得很顺手,老师规定的一二百字,我一下子写了三百多字。结果被评为优秀作文,在班上讲评。从此以后,我对写作特别感兴趣。从三年级到五年级,作文越写越顺手。那时作文先打底稿后,再用小楷抄写。我竟不打草稿,直接在作文本上写,而且篇篇皆优,让同学们好羡慕!
后来我在五墩中学上了中学,初中的班主任老师是习巩。他的语文教学方法灵活,善于启发。而且我偏爱语文,深得老师的看重。每次课堂提问,我都积极举手回答,而且基本正确,自然受到老师的表扬。习老师重视作文写作,而且提倡诗文并举,这对我鼓舞很大。那年各年级结合节庆办墙报,选择学生的优秀诗文,用毛笔抄写白纸(我是撰稿和抄写者),墙报在各年级教室外墙壁展示,深受师生的欢迎。那年国庆我的一首诗歌上了墙报,题目是《歌颂祖国》,诗云:"驱散乌云,阳光分灿烂。毛主席指点的江山,到处都是春光无限”……晨谈课上,习老师评讲了这首诗,并说我是咱们班上的“诗人”,同学们一片哗然,而且"李诗人”成了我的代名词,一直叫到高中。从此,我爱上了写诗,练笔不断,而且作文也写得不错,常常被当作范文评讲。
我在五墩中学接上高中,语文老师沈崇德,他语文教得好,尤其是古文讲解通俗易懂,他的字也写得好,更是令人敬仰。由于我语文学得好,被选为班级语文课代表。一次我语文考了98分,在高中两个班手屈一指。沈老师说本来100分,但没有先例,扣了卷面分2分。沈老师对作文写作比较开放,在提纲下自拟标题,自由发挥。一次写一篇春耕题材的作文。当时我以《人老心红》为题,写了村上刘耕大伯春雪后在麦田破板结补种的亲历,其中撒种的描写为:“刘耕大伯左撒一个银雁单展翅,右撤一个出海蛟龙跨长江。”这是小说《艳阳天》中描写扬场的情景,被我借用过来。作文本下发后,这段描写被划上了红笔波浪线条。老师讲评时肯定了全文,尤其说引文恰到好处,并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巧借鉴,写好作文。一次沈老师对我说,你写作有天赋,将来可当个作家,这便成了我不懈追求的文学梦想。
后来我大学毕业,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写稿是工作要务,而且上稿率高,获奖数多,并加入中国作协。这与三位语文老师的栽培引领,奠基铺路是分不开的。现在,习巩、柴凤兰老师已先后仙逝,沈崇德老师从敦煌中学调往武威老家后,一直没有信讯。今天借教师节之际,遥祝天上人间,心灵相同,青鸟传情,共享秋光。
2025.9.6 敦煌
作者简介:李茂锦,笔名景峰、敦君,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历任敦煌报社副总编,敦煌市委外宣办主任,敦煌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作协主席等职,擅长古典诗词创作,熟练各种文体,勤于笔耕,收获颇丰,诗歌、散文、小说形内涵丰富,雅俗共赏,为敦煌文化的践行者和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