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诗品读
✦ 淮河赋(之七十二)
——渔网的疏密
□ 童年(安徽)
1
晨雾把渔网泡软时
淮河正吞着昨夜的星子
渔人弯腰理网,指腹磨过
每道绳结——
密处是三岁娃哭着要的米
是漏雨的屋顶待补的草垫
疏处是
去年跑掉的大青鱼
带着钩痕,快速游向深涡
网眼晃荡,像未闭的眼
看水鸟啄食水面的碎光
突然一阵风扯动网角
露出河底沉睡的古陶罐
那是祖辈
失手遗落的炊具,此刻
正透过网孔,数着水面上
忽明忽暗的人间
2.
汛期来临时,渔网被绷得
发亮,每根丝都在发抖
密到能滤走上游冲来的碎木
却滤不掉渔人的愁绪
昨夜梦到网破了,鱼群
从破洞涌出来
像散掉的魂
今早把渔网补了又补
线脚叠着线脚,像叠着
岁月的日记
疏处漏下的水
带着河泥的腥气
溅在布满老茧的手背上
忽然摸到一根断丝
那是去年冬天冻裂的
至今还留着硬茬
渔人对着断丝叹气
风,把叹气吹进网眼
网眼忽然变大
漏下整片天空,和天空下
无言的淮水
3.
夕阳把渔网染成金红时
渔人坐在船头抽烟
密网捞起的虾蟹,在筐里
蹦跳,溅起细碎的水花
那是今天的收成
够换半袋面粉
和孩子们的作业本
疏网兜住的风,裹着远处的
狗吠,掠过渔人的白发
他忽然想起年轻时,网眼
比现在疏,却总能网住大鱼
如今网眼密了,心却空了
像漏了底的陶罐
烟蒂掉进水里,惊起
一群小鱼,从网眼钻过
它们并不知道
这疏密之间,究竟藏着
多少打不开的心结
4.
渔网晾在滩涂上
像展开的旧地图,标记着
河的秘密,草的渴望
密处的绳结磨得发亮
是无数次撒网收网
磨出的光
疏处的网眼,积着细沙
像岁月落在上面的灰尘
渔妇蹲在网边补网
针线穿过网孔,把晨光
缝进梦乡
忽然发现网丝上
缠着一根水草,水草里
竟然藏着一颗鱼卵
她轻轻把鱼卵放进水里
看着它飘向河心
网,还在滩上晒着
风拂过网眼,发出
沙沙的响
那响声里,有鱼卵的心跳
也有人间的欢乐与惆怅
5.
月夜的渔网最安静
浮在水面上,像半透明的纱
密处兜住的月光
在网眼里打转
那是困在人间的星
疏处漏下的波,带着
月亮的影子,流向远方的
芦苇荡
渔人躺在船上想心事
听渔网与水摩擦的声音
像母亲的低语
去年此时
父亲就是在这张网边
咳着咳着
就这么倒下去了
如今网还在,父亲却变成了
河底的泥沙,透过网孔看他
他伸手摸网,网眼冰凉
好像父亲最后垂下的手
水面泛起涟漪
网眼忽大忽小,像在诉说
那说不尽的念想
6.
枯水季的渔网,躺在船板上
沾着河底的硬泥
密处的网眼被泥堵住
像堵住了
往日的收成
疏处的网丝松垮垮的
活像没了力气的老人
渔人用河水洗网,泥块
顺着网眼直往下掉
露出网丝的本色
忽然洗出一片鱼鳞
那是春天网住的鲤鱼
留下的
那鱼鳞还闪着光
像落在网眼上的星辰
他把鱼鳞放进兜里
想带给孩子看
孩子总说,从没见过活鱼
网,洗干净了,却洗不掉
网丝上,岁月刻下的伤痕
7.
暴雨过后,渔网挂在船篷上
滴着水,它在流泪
密处的绳结吸饱了水
变重了,像压在心头的愁
疏处的网眼
被风吹得晃动,漏下的雨珠
砸在船板上
渔人盯着渔网发呆
想起前天网住的水蛇
从网眼溜走时
带走了一段网丝
那段网丝上,还缠着
他年轻时的梦呓
如今,梦像断了的网丝
飘在水面上,捞不回来了
雨停了,太阳出来
网眼映着阳光,像睁开的眼
可那眼里呵,只看见
浑浊的河,和河上漂泊的船
8.
渔网在水里张开时
像一朵巨大的花,朝着
河底开放
密处的花瓣,裹着希望
想网住生活的甘甜
疏处的花隙,漏着不安
怕又一次空网而归
渔人拉着网绳
手臂上的青筋凸起
像网丝的倒影
忽然感觉渔网变重了
以为是大鱼,心里一阵紧
拉上来才发现
是一捆泡烂的稻草,裹着
早已泡烂了的塑料袋
他把稻草扔进水里,网绳
从手里滑了一下
磨得掌心发疼
在疼痛中,打渔人忽然明白
这密与疏的博弈
从来就不是
鱼和渔网的事呀
9.
渔网收进船舱时,夜色
已经浓了,淮河静得像块墨
密处藏着的水,在船舱里
晃荡,溅湿了渔人的裤脚
那是今天的汗
混着淮水,凉得刺骨
疏处漏下的星,落在网眼上
像撒在上面的碎银
渔人划着船回家
橹声在夜里散开,惊起
水边长眠的虫
他忽然哼起老歌
是父亲教的,忧伤的调子
随着网眼晃
网在船舱里蜷着
像个疲惫的人,终于能
歇一歇了
只有河知道,这张网
装着多少没说出口的苦
10.
渔网挂在屋檐下
陪着渔人度过整个冬天
密处的网丝结着冰
像冻住的泪,硬得硌手
疏处的网眼
透着风,把屋里的烟火气
吹向淮河
渔人坐在火塘边,看着
渔网发呆,火光照着他的脸
想起春天撒网时,网眼
漏下的燕子,掠过水面
想起夏天收网时
网眼兜住的晚霞红得像火
想起秋天补网时
网眼积着的落叶黄得像愁
如今冬天来了
网静了,河也静了
只等着春天,再把这
密与疏的故事,重新讲起
11.
淮河的渔网,是深层的镜
密时照见欲望的膨胀
疏时照见心灵的空旷
我们在镜前审视自己
看清得失,也看清方向
网起的是外在的拥有
漏下的是内在的成长
在疏密之间,明白
真正的富足,在心里藏
网眼,永远是水做的筛子
漏过小鱼,留住大鱼
也漏过贫穷,留住
勉强糊口的希望
渔人收网时,指缝间
漏下的夕阳
比网里的鱼更沉
他懂得:
网太密,会困死明天的鱼
太疏,今夜的灶就冷——
疏密之间,是淮河
教会人生存的
基础哲学
12.
淮河的渔网,有神祇的光
密时是神的恩赐——
是鱼的多、粮的足
是人的悠
疏时是神祇的指引——
是留的种、保的生
是续的久
先民在网边祈祷——
祈祷风调、祈祷雨顺
祈祷岁岁安无忧
祈祷的声,从低到高
从近到远
从没离开过网的头
网起的是神祇的祝福——
是笑、是暖、是甜的酒
漏下的是神祇的期望——
是生、是长、是久的寿
在疏密之间,感受的
不是光的亮,是神的柔——
护着淮河、护着人
更护着所有
13.
渔网在淮河上,如历史的书
密处是厚重的篇章——
写着商的盛、周的礼
还有秦的赳、汉的霸
疏处是简洁的注脚——
标着三国的争、唐的盛
宋的秀、元的雄
每一页都写着故事——
有欢乐的歌、有痛苦的哭
有无奈的走
故事的字,从繁到简
从深到浅,没离开过网的头
网起的是精彩的片段——
是宴的乐、是节的闹
是喜的酒
漏下的
是悠长的余韵——
是思的深、是忆的久
是念的柔
读懂渔网的疏密,就真正
读懂了淮河的历史——
不是纸的薄,是网的厚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