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
张显明,笔名,日月之光。河南邓州人,大学中文专业,教育工作者。热爱文学,热爱诗词。有诸多诗词及散文见于报端;更多的发表在二十几个文学社刊物及网络平台;曾在国内诗歌竞赛中获二等奖;在世界华人诗赛中排前五名,评为最佳人气诗人奖;全国同题诗歌大赛《秦岭颂》荣获优秀奖;中国诗歌大典上榜诗人;《汨罗江,收留了一颗伟大的心脏》被选入中国首届诗歌春晚的朗诵作品。
毛泽东赋
作者:日月之光
夫天地肇分,星辰垂象。诞圣哲以应期,降英豪而辟壤。岁在乙巳,星耀东方。韶峰耸秀以承乾,湘水扬波而涵象。是时也,九州板荡,四海沸汤(shang)。列强环伺而裂土,兆民涂炭而望旸。乃有石三伢子,出衡岳之云岫;毛家子弟,破混沌以玄黄。
观夫少年雄才,环视八荒。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岳麓山前,揽烟霞而养浩;爱晚亭畔,侣霜枫以明志。橘子洲头,问苍茫而击水;湘江浪里,主沉浮以赋诗。尝携百侣同游,指点江山文字;更著万民之痛,洞明世事文章。一师论道,已见龙鳞闪烁;北大骋怀,更闻凤哕清扬。
及其握枢秉轴,擎炬启明。南湖船上,播星火于既黯;安源山下,唤矿工于曙光。八七会议,定兵戈之大计;秋收起义,竖赤帜于罗霄。三湾改编,立新型之军制;古田决议,铸魂魄于党指挥。乃有“枪杆出政权”之论,振聋发聩;“工农割据”之策,石破天彰。
至若长征万里,可谓神武无双。湘江血战,突重围于铁壁;遵义舵正,拨迷雾于航程。四渡赤水,戏介石如股掌;巧渡金沙,脱困厄于须臾。大渡河横,勇夺铁索;腊子口险,一昼夜突破天险。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陕甘边区群众,箪食壶浆。斯役也,实人类战争之奇观,盖世界军事之绝唱。
迨夫抗日烽起,纾难救亡。论持久之战,破亡国之谬论;建统一战线,聚御侮之洪流。平型关前,破皇军不可胜之神话;太行山上,树游击战争之典范。延安窑洞,灯火长明著雄文;宝塔山下,军民同心大生产。整风运动,肃主观以正本源;文艺座谈,明方向而启新航。
及至逐鹿中原,尤显雄略盖世。重庆谈判,单骑赴会显胆魄;陕北转战,以弱胜强见智谋。三大战役,排山倒海收九鼎;百万雄师,摧枯拉朽定乾坤。西柏坡上,谆谆告诫“两个务必”;香山别墅,悠悠挥毫“人间正道”。至若开国大典,声震寰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此音一出,四海翻腾,五洲震荡。
治国理政,更彰深谋远虑。抗美援朝,立国威于域外;土地改革,安民心于乡野。五年计划,奠工业之基业;两弹一星,铸护国之重器。论十大关系,探建设之道路;写诗词书法,抒豪迈之胸襟。虽经风雨曲折,终究玉汝于成。联合国席位复归,四海宾朋云集;中美坚冰始破,万里外交新章。
若其文采风流,堪称独步千古。《沁园春》词,睥睨历代帝王;《矛盾》《实践》,阐发辩证玄机。书法豪放,有吞天吐地之气;诗论精妙,开旧瓶新酒之风。谈笑间,典故信手拈来;挥毫处,烟云奔涌纸面。真所谓“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者也。
至若人格魅力,犹显山高水长。睡衣补丁七十余,饮食不过红烧肉。子女皆布衣,亲友守清贫。爱民如子,闻灾情而涕下;疾恶如仇,见官僚则震怒。读书至死,卷不离手;忧国至终,心系苍生。斯人虽逝,精神永存寰宇;遗体长眠,思想光耀永昶。
赞曰: 韶乐出山兮凤鸣高冈,湘水腾蛟兮云涌八荒。 掌上河山兮胸罗万象,笔底风雷兮字挟霜芒。 长征万里兮星辰作伴,鏖战廿年兮日月重光。 沁园一阕兮千古绝唱,思想不灭兮永耀东方。
今值九九,四九春秋。追思伟业,感怀悠悠。昔人云:“丈夫在世,有所为有所不为。”观主席一生,真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者。虽世易时移,然其精神犹似北斗悬天,指引航程;其思想如南针指路,启迪后人。今作此赋,既怀往圣,亦励来者。愿薪火相传,永世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