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爱心捐款 助力病重村民李满堂继续进行抢救性的治疗
文/李志华
新安县作家协会 2025.9.6
9月4日晚上7时,李满堂的哥哥和弟弟在洛阳市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二楼Icu重症监护室外的走廊上,焦急地等待着李满堂因重病做完手术后的情况。突然,李满堂哥哥装在手提袋里的手机发出了叮铃铃的响声。他的哥哥很不情愿地打开手机接电话,结果就是因为他俩所在村里村干部李会平的这次通电话,助力了这哥弟俩将给满堂继续进行抢救性的治疗。
事情是这样的:李满堂家居河南省新安县南李村镇仙桃行政村山坡自然村,今年50余岁。由于,多种因素造成他至今一个人生活且多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而他在今年8月下旬又因牙疼引起他左脸肿胀且脖子疼痛,致使他无法吃饭和睡觉。到了8月23日上午,无奈他的哥弟俩给他送到所在的新安县一家大医院治疗,结果治疗无效病情加重有着危及到其生命的可能性。9月2日上午,他的哥弟俩不得不把他送到位于洛阳市内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去做救命性的治疗。经这家医院专家医生检查可知:他得了一种名叫“茵血症”病和颌面间隙感染。必须限时做手术,否则真的要危及到生命安全。并且他的主治医生告诉他的哥弟俩要有心理准备。一是要先交8000元的手术费,二是再次筹备钱做继续抢救性的后续治疗。当日晚上6—8时半,李满堂已被做完手术且送到ICU重症监护室,以观察其病情的发展趋势。关于给他做后续治疗筹备费用一事,可真难为到这哥弟俩,因为照顾且给他治病,他弟弟无法外出打工,仅能居家种地,而种地目前确实挣不到钱。在这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9月4日下午3时,中国水滴筹公司洛阳工作站河科大第一附属医院办事处的刘丽娜女士了解到李满堂及其家庭实际情况后,立即上报到所在的公司领导,并得到了河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有关科室领导的配合,刘丽娜女士在第一时间内,给李满堂发起了水滴筹救助活动。
9月4日下午6时,李满堂的家乡南李村镇仙桃行政村山坡自然村村干部李会平,就把这篇给他后续治疗需要钱的报道发到所在的《山坡村信息交流微信群里》,并呼吁全体村民给李满堂后续抢救性治疗捐款,所捐款以红包方式发到村信息交流微信群。并通知李满堂的哥哥第一时间在村微信群里收以红包方式的爱心救助捐款。
到9月6日下午5时,李满堂的哥哥已在该村的信息交流微信群里,收到了如下来自乡亲们先后的爱心救助捐款(单位为元)。
1、李会平 50 2、李东方 50
3、李留民100 4、王晓东100
5、李智勇 100 6、李治艺 100
7、李略子100 8、李大朋 200
9、李胜利100 10、李留全 100
11、李九一100 12、李布景 100
13、李海霞100 14、李 政 100
15、李旭正100 16、李楼子 100
17、李动子200 18、李联子 100
19、王小九100 20、王会子 300
21、王安子50 22、李光辉 30
23、李念收 50 24、李东科 20
这是第一批捐款总计人民币为2450元。
这批捐款它是该村千余年来“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和新时代以来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的真正体现;它更为村民李满堂的后需抢救性治疗做出了贡献创造了条件。
据村民李布景在该村的《山坡信息交流微信群》里建议说:“今后,凡是谁家有特殊困难,不需要通过水滴筹这种方式来筹备急用的钱,家人可以限时将属实的情况上报到村里,由村干部开会研究决定后,发布信息到村里信息交流群里,大家可以根据各家实际情况,适当献爱心捐款给其救助。这样以来,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热的火焰山也能越过。”
附件之一、本篇报道配音歌曲是《爱的奉献》
附件之二、本篇报道作者个人简介
李志华个人简介
李志华,男,生于1964年11月11日,家居河南省新安县,毕业于河北新闻与文学刊授学院新闻系,职业工人,中共党员,爱好新闻文学,是新安县作家协会的会员、新安县作家协会挹月文学研究会的副秘书长、河南省国学会家风建设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全国著名网刊《京津冀.头条》的特约撰稿人,全国著名《天赋文学社》的特约作家,全国著名网刊《木子存香文学微刊》的特约撰稿人。自1991年秋采写编稿件以来,个人作品多发表在县级以上媒体(主要发表报纸、电台、杂志)及全国著名网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