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为演讲家的电视工作者
——访全国巾帼优秀演讲家罗雁
文/王 夫 /播音林汐
引子:演讲是最高级,最完善,最有审美价值的一种口语表达方式。 ——摘自邵守义所著《实用演讲学》
罗雁接受采访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诗的内涵意义在我的身上已不知应验多少次了,岭南文化这条红丝带让我与著名演讲家罗雁老师有缘相识。
美丽惠州
2024年上半年的一天下午,在风景独特、环境优美、山水之城的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金带街,我与久闻盛名的著名演讲家罗雁老师偶然邂逅,她初次给我的印象是,很有亲和力,容易接近,没有名家的架子,精气神很足,文化气质特浓,一打眼就可以感觉到她是一位很成功的知识女性,她快速浏览了我刚刚出版的《回望》文集彩页后,连连称赞,我向演讲家致以深深的谢意。
我很快和演讲家成为了微友,邀请她加入了文化人士遍布在全国各地的《兴凯湖微生活》文友群,有了著名演讲家罗雁老师的加入,提升了文友群的知名度。
演讲家罗雁老师在文友群中很活跃,时常将她演讲的视频内容分享给大家,让文友们美美地享受了演讲文化艺术的盛宴,我在微信群中了解到演讲家社会活动持续不断,频繁参加大型演讲活动,就连她自己也记不清曾经有多少次走上了国内和国际的演讲台,她用硬核的演讲内容,标准的普通话,合理的肢体语言和“三角站位法,黄金手势位”等演讲技巧,与观众形成互动,融为一体,深深地震撼了现场观众,博得了无数次的掌声和迎来了千万朵鲜花,她已然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追捧者和偶像。
颜永平
“罗雁老师的演讲激情澎湃,活力四射,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语言的艺术魅力,她的每一次演讲都充满真情实感,都是全力以赴全身心地投入,真正做到了音美、形美和意美,深受听众的欢迎和好评,并形成了独具一格、正能量满满、具有家国情怀的演讲特色和风格,是我国当代不可多得的优秀巾帼演讲家。”我国著名演讲家、高级政工师、清华大学在校生《演讲艺术与口才实用技巧》课程主讲人、高级演讲口才培训师颜永平评价说。
郑宏彪
“罗雁的演讲,就像她名字当中有一个‘雁’字一样。第一,她的演讲是飞翔着的演讲。无论是主题演讲、专题演讲,还是即兴演讲,只要一开口,就是在飞翔,激情的飞翔,思想的飞翔,艺术的飞翔;第二,她的演讲是有高度的演讲。大雁的飞翔是有高度的,她的演讲也是有高度的,思想的高度,境界的高度,影响力的高度;第三,她的演讲是具有方向的演讲。巾帼演讲家,是她性别的定位,实际上她的演讲方向非常明确,正确的方向,正气的方向,红色文化与红色励志的方向;第四,她的演讲是雁过留声的演讲。她的演讲到社区、到学校、到部队、不论到任何单位,都会留下像大雁一样的声音,在长空当中回响长鸣,在人们的心中回响。基于这四点,可以把罗雁同志的演讲归纳为‘雁式演讲’。” 这是著名演讲家,红色朗诵诗人,红色书法家,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国宾礼艺术家,全国老兵宣讲团成员郑宏彪对罗雁演讲风格与特色的如此评价。
中华伏羲文化产业联盟发起人,广东丰湖书院、罗浮书院院长,伏羲女娲文化学者、全国演讲口才培训师立项发起人赵正科在他撰写的《昆仑孕秀,多域铸魂——著名演讲家罗雁的时代风范与文化担当》一文中写到:“罗雁禀赋非凡,灵性独具,洞察敏锐。早年潜心音乐创作,佳作频出,为业内知名专业作曲家。且身兼资深记者、编导、导演诸职,涉足多领域,皆卓有建树。于吾事业发展,她助力甚巨。其为人行事,踏实细致,秉持实事求是之态度,尽显老党员之风范,切实践行党的使命。常投身公益演讲,各大媒体誉其为公益演讲家。她演讲之时,激情四溢,言辞精妙,能激人奋进,赋予众人向上之力量,堪称演讲界之翘楚。
”罗雁在为消防人员传授演讲艺术
每种文化只有不断赓续和发扬光大,它才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演讲家罗雁老师具有浓郁的家国情怀和思想意识,她爱党、爱国、爱人民,有责任担当意识,她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从不保守,把多年积累的演讲艺术与实践技巧的丰富经验无私且热心地传授给新人,倾情培养演讲新秀,赢得了受训者的一致好评。同时,她走向社会,对演讲爱好者进行公益性传授演讲艺术与思想,真情指导,倾情奉献,并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多年来,她先后培育出超2万名语言艺术与音乐艺术人才。
师从罗雁老师的陈清怡、黄舒悦、张杰等学生已成为大大小小、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每当看到自己的学生取得佳绩,罗雁心里总是幸福满满的,她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很有意义和价值。
熟悉罗雁老师的人都知道,演讲家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是满负荷的,偶然她也会在深夜发来自己参加演讲和社会活动的视频,而我也都是在第一时间浏览,并及时回复:“谢谢分享。”她也会很有礼貌地回复我。
前些日子的一天晚上,我看了她发来的一个视频后,随即产生了要采访一下这位著名演讲家的念头,罗雁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我这个新媒体人的采访要求,能破天荒首次采访著名演讲家,我不禁激动万分。
惠州博物馆
我和罗雁老师把采访时间约定为2025年8月27日下午3点,采访的第一站是惠州博物馆。
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隋设循州总管府已有1400多年的建城史。惠州博物馆坐落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中心,其外观酷似历史之印。
我们都是遵守时间的人,3点整,准时在惠州博物馆握手见面。此时,恰逢是《丝路华章——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公益巡展》期,参观者络绎不绝。
采访很快进入实质阶段。罗雁老师告诉我,她出生在甘肃,成长在青海,35岁才由青海电视台调到惠州电视台工作。虽然她离开家乡多年,但她仍然深深地眷恋着生她,养她的家乡的那片热土。我们边走边谈,意见一致,选择在入口处一幅象征敦煌文化艺术意义的壁画前作为采访地点。因为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都有多年丰富的实战经验,很快深入到采访的良性状态。罗雁老师不愧为曾是资深的电视工作者,优秀的演讲家,她站在敦煌壁画前神情自若,怀揣着对人类所做出贡献的先人们深深的敬意,激情洋溢地进行了精彩而又简短的即兴演讲。她为大家讲述了中华民族祖先的故事。期间,她提到曾在东盟五国演讲“女娲补天福天下”时的情景,并生动地再现了她当时在东盟五国政要面前演讲的精彩片段,她说:“我们的祖先女娲,曾以无边的大爱捏土造人,又以万般的豪情托五彩石以补天!而今,作为伏羲和女娲后代的我,带着敦煌艺术的芬芳,带着月牙泉无比的神秘,带着妙不可言,无与伦比的丝绸之带,穿越了长城,穿越了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越了“一带一路”的邻国,来到了各位的身边,为大家讲述我们祖先的故事,目的就是传承和传播中华民族舍己救人,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我想,这是我的贵气、福气和运气,更是我此行的价值和意义。”罗雁老师紧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故事的演讲,吸引了现场的参观者,他们纷纷驻足聆听观看,并报以阵阵热烈的掌声。作为采访者,我也很庆幸,近距离目睹见证了著名演讲家的演讲风采,同时也对女娲对人类所做出的特殊贡献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作者在惠州博物馆采访结束留影
惠州博物馆第一站的采访很顺利地完成了。这时,南粤的天空下起了骤雨,正好,我与罗雁老师又有了继续交流和参观的机会。我们一边交流,一边互相拍照。罗雁老师总是客气地向我表示感谢,可以感受得到演讲家是发自内心,非常尊重他人的劳动和付出的。
雨,还在淅沥沥地下着。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到惠州丰湖书院第二站的采访。
丰湖书院是很多知名文化学者与罗雁老师共同向往的地方,这里凝结着无数文人志士共同追求的思想高度与精神品质。
丰湖书院外景
老天似乎很关照我们。到了丰湖书院,雨水也仿佛懂得我们的心思,悄然退却,我们的采访持续进行。
说起来,罗雁老师和我都与丰湖书院有着很深的渊源。她向我介绍说,她是广东丰湖书院聘请的总经理,曾在乐群堂、格物斋等处所多次举行过讲座、演讲教学与培训,以及游学活动,对丰湖书院有着格外深厚的情愫。
作者在丰湖书院听讲座
而我之所以能安下心来定居在惠州,是因为厚重的岭南文化深深地吸引了我,深感“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至理名言的要义。一年多来,我在这里先后聆听了余小伦、黄伟辉、王少辉、刘雅晶、谭英东、白瑞强等惠州文化名家的讲座。我作为新媒体人,多次参加各种各样文化的讲座,通过学习,受益匪浅。与此同时,我对文化名家的讲座给予评点和宣传报道,并与这些文化艺术界的精英人物成为了微友。
踏入丰湖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清代碑学代表人物伊秉绶先生亲笔题写的“敦重”石刻,我们不约而同地在此拍照,留下了这厚重的历史文化影像,作为此站的开端。
流连在尚志轩的书屋里,我们一边翻阅着书架上的图书,一边交流思想,并感受着古老文化的熏染,很是享受。
迈过尚志轩的门坎儿,我们拾级而上,来到了顶顶有名的“乐群堂”。
罗雁再次走上讲台时感慨万千
此时,罗雁老师走上讲台,激动无比,感慨万端。她说:“乐群堂是丰湖书院教书办学的主阵地,这古老的文化殿堂有着将近800年的历史,无数的文人墨客,曾在此开课办学。而她自己也十分有幸在此作培训,开讲座,搞活动。凡此种种,回忆满满,不禁心潮起伏。她深深地为自己能够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尽绵薄之力而感到十分的欣慰和自豪。”
罗雁为作者赠书签字
从往事回过神来,罗雁老师为我赠送了她专门带过来的《点亮自我——李燕杰传》和《一带一路放歌——“中国梦.一带一路东盟行”演讲文集》两本书籍,并签字赠送我留念。我用双手虔诚地接过了这十分珍贵且文化厚重的书籍,如获至宝,心花怒放,连声向演讲家致谢。
罗雁为作者赠送书籍
期间,我在寻觅着有会拍照的游客,想着与罗雁老师合影留念,说来很巧,此时,有一对青年男女走进乐群堂,我真诚地求助青年男士为我们拍了赠书合影照片,留下了永久的纪念。
罗雁在藏书楼专心致志阅读书籍
跨出乐群堂的门槛,我们步入了丰湖书院的至臻要道——藏书楼,瞬间,一种强烈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我们一边翻看着书香气浓的书籍,一边又定格留下阅读书籍时的场景。
不知不觉间,我抬起手腕,看到手表时针已指向了17点20分,时间过得真快,罗雁老师真诚地邀请我共进晚餐,我实在不好意思推脱,便一同前往丰湖书院对面的西湖丽日广场就餐。
此时的天空已彻底放亮,淅淅沥沥的小雨也停了下来,我打趣地和罗老师说:“今天真是个好日子,我们的采访结束了,天也放晴了。”我随手向东方指了指说道:“您看这天多好。”她面带笑容地说:“也真是啊!这叫天助我也。”
通过三个小时的采访,我和演讲家进行了心灵的碰撞,产生了同频共振,俨然成为了知心朋友。至此,我们三观一致。可以说,此次采访,终生难忘。
罗雁在审阅作者专访稿件
不到20分钟,我们步行到了就餐点,我谦虚地把事先写好的采访提纲打印稿交给罗老师审阅。
罗雁老师是做事讲效率的人,她立即开始在餐桌旁翻阅文稿。她很尊重我的写作风格,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就将我的采访提纲细致地看完,并引导我如何将文章再丰满和丰富一些,以便受众更加耐看。
这次我对罗雁老师的采访,是对话结合提纲的采访,采访自始至终是在互相尊重、友好和谐、愉快交流的氛围中进行的,也使我这个新媒体人全景式和立体式地走近并认知了这位著名演讲家,为最终完成此次专访做了一系列很好的前期铺垫。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了解到,资深电视工作者罗雁老师曾在青海电视台工作10年。期间,先后担任文艺部音乐编辑、作曲、文艺编导、编导组组长。此间,她的工作事迹已被载入了《当代中国艺术界名人录》,并由社会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1998年、2006年入刊《中国音乐家辞典》,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3年初调至惠州电视台工作后的20年间里,她先后担任经济部策划组组长,专题访谈主持,记者和出镜记者和《黄金时分》栏目总制片人。之后,在惠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安全播出指挥中心工作,直至退休。
在工作岗位时,罗雁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人称“铁娘子”。有趣儿的是,青海电视台的同事和惠州电视台的同行都不约而同地称她为“铁娘子”。可见,她雷厉风行和拼搏奋斗的工作劲头。
多年来,罗雁先后策划、组织、导演、实施、导演了“惠州小姐”选美大赛等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她还撰写论文和散文参与各种征文评比;也还跨界参加作曲、演讲、朗诵等诸多领域的比赛活动,并屡次斩获各种比赛大奖。除此以外,她还担任了全国、全省和全市各种不同类型,如声乐大赛和语言大赛的评委。同时,她也曾多年连续担任了惠州市社科普及周启动仪式暨文艺晚会的艺术总监。她还是惠州市志愿者联合会市级大型项目评审团评审,惠州市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退休以后,她对文化事业依然是深深眷恋,割舍不断,根据自己过去职业的特长和个人的兴趣爱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演讲艺术之路。
至此,不得不提及2012年8月,罗雁在54岁时,曾代表惠州市到云南省参加全国演讲大赛,荣获个人一等奖和团体一等奖(罗雁老师为惠州代表队领队)。缘起于此,她庆幸自己早在2010年3月就坚定选择了演讲与口才之路,在演讲口才机构作培训,在社会各界演讲、开讲座,由此发奋不止,一路前行,一发不可收。
更有趣儿的是,2021年7月,她在63岁的时候,又一次挑战自己,进军北京,参加了建党100周年全国演讲朗诵展演,并以99.71全场最高分的优异成绩斩获了金奖(朗诵)第一名。
对于这次采访,我自始自终是抱着一种向演讲家学习的目的,首先请教她演讲者要具备怎样的修养问题?她很严肃地对我说:“演讲者要具备政治意识,紧跟时代脉搏,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要有学问,还要认真培养和提高一些直接与演讲有关系的能力。”我真没想到,演讲者还要具备这些素养,可以说,此次采访,我向她学到新知识了。
罗雁和作者在惠州博物馆
接着,我就演讲者如何能与观众产生共鸣的问题请教了她。演讲家介绍说:“要想与现场观众同频共振,心与心相通,主要是要看对象,更重要的是要在演讲稿上下功夫,选好素材,量身定制,量体裁衣,在撰写演讲稿上下真功夫。因为演讲是内容为王,内容是魂魄之所在。因此,一定要反复修改提炼,之后,再用‘革命加拼命的劲头’加以演练。此外,还要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临场发挥,并适当配合肢体语言动作,同时要穿得体的服装,以很强的投入感和代入感的声音和情感搭建通往听众心灵的桥梁,还要非常注重与听众做眼神的交流,把自己的感动变成听众的心动,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场完美的演讲艺术。”
听了演讲家的介绍,不禁让我对她充满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采访就要结束了,我向罗雁老师提出了一个对今后演讲之路如何持续发展未来的话题。她双眸露出坚毅的目光,信心满满地说:“演讲是一门文化艺术,我要在有生之年尽自己的全力把演讲文化事业传承下去,为颂扬当今伟大的新时代精神发挥余热,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至此,我才真正地明白并懂得了一个优秀演讲家的坚定信念与强大信心。
罗雁为消防人员讲座
对演讲家罗雁老师的专访结束了,此时此刻,我的眼前仿佛闪现出了她在演讲台上激情四溢的演讲和场下响起阵阵掌声的画面,在此,我衷心祝愿演讲家罗雁老师在夕阳之路继续盛开演讲艺术之花,绽放人生光彩,花满枝头,香飘四季。
惠州夜景
这时,美丽惠州这座城市已是华灯初放,夜色斑斓。当我与罗雁老师分手告别之时,我从车窗内向外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一个优秀演讲家的形象仿佛越来越高大了起来。
对于我来说,这次成功的采访收获颇多,我对演讲家罗雁老师的评价有四点:一是演讲家罗雁老师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她的大半生都是为党为国为社会无私奉献;二是她的信念始终如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是有对新时代的自觉担当和责任意识,我在演讲家的身上学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四是非常庆幸亲眼见证了“铁娘子”说话干脆、处事果断、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和拼搏精神。
通过采访,一个鲜活的、全方位的、立体式的演讲家罗雁老师的演讲风范和整体风采,活脱脱地在我的脑海中打下了极其深刻的烙印。她,是一位政治站位高,思维敏捷、才思泉涌、知识丰富、作风干练、阳光向上、心态积极、甘愿付出,极有爱心的文化之士,对我的心灵产生了净化作用,她永远是我所崇拜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
作者为演讲家罗雁赠送《回望》文集
在回家的路途中,我回味着采访整个过程,仿佛一场电影镜头在眼前回放。这时,我才真正地明白,罗雁老师是怎样由一名资深电视工作者蝶变为优秀演讲家的心路历程。我发自肺腑地给罗雁老师打字留言道:“感谢您给予我力量。”罗雁老师郑重回复道:“彼此学习、相互交流、共同促进”。
罗雁(左四)参加作者为惠州博物馆捐书仪式
随着键盘啪嗒啪嗒的敲击声的停止,此篇专访著名演讲家罗雁的稿件终于完成了。这时,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那首响彻华夏大地的著名歌曲《夕阳红》的歌声:“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有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
链接:
罗雁简介和获得的荣誉
全国演讲口才培训师考评委员会执行主任兼导师
全球华语流行音乐金曲榜运营总监
城市卫视传媒集团总编室总编
广东丰湖书院总经理
全国巾帼优秀演讲家
全国演讲事业先进个人
中国梦环球行演讲艺术团主讲成员
中国梦神州行演讲艺术团特约报告员
爱心演讲家
爱心形象大使
杰出爱心演讲人物
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
时代影响力人物“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时代先锋人物荣誉获得者
全国电视节目评比一等奖获得者
全国论文评比一等奖获得者
全国征文评比一等奖获得者
全国征歌评比金奖获得者
全国原创歌曲评比特别金奖获得者
词曲中国评委会一等奖获得者
全国演讲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全国演讲大赛评委与获奖选手辩论赛“最佳辩手”获得者
全国“李燕杰杯”“精英演讲家大赛“智慧杯”获得者
中国梦演讲功勋章获得者
国际优秀导师奖获得者
广东省红色文化研究会红榜讲师
全国演讲大赛优秀评委奖获得者
惠州市弘扬红色文化研究院特聘专业演讲导师
广东省高考研究会中高考励志演讲指导专业委员会研究员
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特聘演讲专业导师
惠州市弘扬红色文化研究院特聘专业演讲导师
深圳湾畔(创业)大学特聘教授
惠州市三人行教育培训中心永久首席讲师
惠州市振华教育集团特聘教授
演说中国广东总展示导师团导师
全国青少年演讲与朗诵艺术广东总展示优秀指导老师奖获得者
全国演讲朗诵展演最佳优秀指导老师奖获得者
惠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讲师团(第五分团、第六分团)先进个人
各类声乐评比冠军及一等奖获得者
西宁市歌手大赛“十大歌手”称号获得者
西宁市电视台特约歌手 1989年个人先进事迹入选《青海省妇女成果十年展(1979~1989)》
1993年入刊《当代中国艺术界名人录》(社会文献出版社出版)
1998年、2006年入刊《中国音乐家辞典》(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5年获2015年度【中国百强讲师】荣誉称号 2015年5月,由共和国演讲泰斗李燕杰大师收为第42位入室弟子
建党100周年全国演讲朗诵展演金奖(朗诵)第一名获得者
第九届中国演讲节暨第十二届中国演讲高峰论坛论文与演讲金奖获得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星光影视中心第四、五届【好人春晚】获“学雷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及【学雷锋标兵奖章】
2021年获“2021年度中国十强讲师”荣誉称号
2021年获“2021年度培训行业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自2013年5月起至今,罗雁已去往世界各地26个国家和地区演讲。美国的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俄罗斯的莫斯科新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捷克的布拉格大学,德国的海德堡大学,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讲台上和奥地利的【欧洲时报】、马来西亚的【讯报】和匈牙利的《新导报》等媒体的发言席上,都留下了她演讲的身影......
多年来,【青海日报】【青海电视台】【惠州日报】【东江时报】【惠州广播电视台】【香港卫视】【央视影音】【中国旅游】【今日头条】【腾讯视频】【凤凰网】【惠州文明网】【中国文明网】【全国百家电视台】【李燕杰工作室——神州智慧传习馆】【中国火炬】【广东关心下一代】【兴凯湖微生活】【乌苏里江微生活】等诸多媒体先后对她进行了宣传报道。
作者简介:王夫,笔名小夫、王富,196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政工师,
1982年开始从事新闻写作,先后在鸡西市、黑龙江省、国家级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发表新闻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诗歌、散文和摄影作品。
曾被鸡西人民广播电台、《鸡西日报》社、《鸡西矿工报》社授予优秀特约记者荣誉称号。
著有两部《回望》文集。
现为《兴凯湖微生活》《乌苏里江微生活》平台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