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玉雕大师代策:以刀为笔,琢千年玉魂》
文/王博(西安)
9月7日,蓝田玉雕人代策荣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一槌定音》栏目,通过央视镜头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蓝田玉温润如脂的质地与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这一亮相不仅是对代策个人艺术成就的肯定,更是对蓝田玉文化的一次生动传播。正如李商隐诗云“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作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蓝田玉自古便承载着“玉种蓝田”的美誉。它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一种包容、温润的文化符号,在代策等琢玉人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匠心传承:从乡土少年到玉雕大师
代策,1983年生于陕西省蓝田县,自幼痴迷绘画与泥塑,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源泉。这一阶段的艺术启蒙为他日后投身玉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年后,他先后师从雕塑大师徐艳及玉雕名家寻琇琳、贺忍安、周金甫,系统学习传统技艺。2014年,其作品《梦回唐朝》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标志着其艺术生涯的巅峰突破。此后,《暖在人间》《美的呼唤》等作品屡获国家级奖项,代策本人更被授予“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成为蓝田玉雕领域的领军人物。
技艺革新:传统与当代的玉雕交响
代策玉雕工作室汇聚了1名省工艺美术大师、1名高级工艺美术师及多名中坚力量,累计研发蓝田玉文化产品百余种,涵盖文创精品、家居饰品等多元领域。其作品斩获国家级金奖5项、银奖3项,并多次组织参展活动,推动蓝田玉雕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代策秉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携学徒赴扬州、苏州等地拜师学艺,同时邀请高校专家与玉雕大师入室交流。这一开放姿态不仅拓宽了创作视野,更培养了一批兼具传统功底与现代思维的年轻匠人。
文化使命:让千年美玉融入当代生活
在代策看来,蓝田玉雕的终极价值在于“以玉载道”。他致力于将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融合,创作出既有文化深度又贴合当代审美的作品。从《吼秦腔》的民俗神韵到《满江红》的历史厚重,每一件作品都是对蓝田玉文化基因的重新编码。
“玉不琢,不成器。”代策以刀为笔,以玉为纸,不仅雕琢出温润的器物,更延续着蓝田玉跨越千年的文化温度。正如他所言:“我们要让美玉走出展柜,走进生活。”这份执着,正是对“玉种蓝田”最生动的当代诠释。
编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