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玄甲寒芒现
洞口黑暗处,脚步声戛然而止。只有山风穿过缝隙的呜咽,以及洞内数百玄甲枯骨无声的凝视。一种极致的寂静压了下来,比之前的死寂更令人心悸。
李寰持剑而立,心神高度凝聚。能在他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跟踪至此,来人绝非寻常之辈。是边军高手?契丹探子?或是……武氏余孽,甚至心魔残党的追踪?
黑暗中,一点幽光缓缓亮起。并非火把,而是一颗嵌在某人护腕上的、散发着惨淡绿光的奇异宝石。借着这微光,一个修长的人影逐渐显现。
那人同样身着玄甲,但制式与地上枯骨的唐军玄甲截然不同,更加贴身、精巧,甲片幽黑哑光,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头盔遮住了大半面容,只露出一双冰冷如寒潭的眼睛,毫无感情地锁定着李寰。其甲胄风格,竟带着几分前隋乃至更早北朝的遗风,却又糅合了某种异域的冷硬。
“放下手中之物。”来人的声音透过面甲传出,低沉沙哑,带着金属摩擦般的质感,听不出年纪,“此乃前朝禁物,非尔等可觊觎。”
李寰心神微动。前朝禁物?他指的是这块玄铁原矿?此人竟知此物来历?
“阁下何人?”李寰剑尖未动,沉声问道,“此乃大唐境内,纵有前朝遗物,亦当归于朝廷,岂容私人索取?”
“朝廷?”玄甲人发出一声极轻的、充满嘲讽的嗤笑,“李唐的朝廷,管不到‘守陵人’的事。”
守陵人?李寰从未听过这个名号。是守护前朝皇陵的隐秘势力?还是另有所指?
“我不管你是何人,”李寰语气转冷,“此物于我有用,不能让。”
“冥顽不灵。”玄甲人不再多言,身形一动,竟如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滑近,手中已多出一柄造型奇特的短刃,刃身狭长,同样幽黑无光,直刺李寰手腕,意图夺矿!
速度快得惊人!而且动作间完全没有寻常高手的破风声!
李寰河洛剑一抖,后发先至,精准地点在对方短刃侧面!
叮!
一声极其清脆却短暂的交鸣!短刃上传来的力道阴冷刁钻,竟试图沿着剑身导入一股冻结气血的寒意!
李寰真气一转,纯阳气血奔涌,瞬间化去寒意,剑身一震,将对方逼退半步。
玄甲人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显然没料到李寰功力如此精纯浩大。他不再试探,短刃交到左手,右手在腰间一抹,抽出一把软剑!剑身薄如蝉翼,抖动间化作无数惨绿剑影,如同毒蛇出洞,笼罩李寰周身大穴!剑法诡异狠辣,与中原武林任何流派都迥然不同,更带着一种久经沙场的决绝杀伐之气!
与此同时,他护腕上那绿宝石光芒一闪,洞内地面那些玄甲枯骨竟微微颤动起来,空洞的眼眶中似乎有幽光闪烁!
李寰心头一凛,这守陵人竟能操控此地枯骨?他不敢大意,河洛剑展开,剑招变得古朴恢弘,不再是精妙的招式比拼,而是以力破巧,以堂堂正正的帝王剑意,碾压对方诡谲剑势!
剑光与绿影疯狂碰撞,火星四溅!洞内气流激荡,吹起满地尘埃。
那玄甲人剑法虽奇,内力却终究逊于李寰融合三世功力的浩大,渐渐被逼得不断后退,剑圈缩小。但他身法极其滑溜,总能在间不容发之际避开致命攻击。
几次交锋,李寰发现对方似乎刻意避免与河洛剑硬碰,尤其忌惮剑格处河图洛书佩的光芒。
他心念一动,故意卖个破绽。玄甲人果然疾攻而来,短刃直取他左肋!李寰却陡然变招,河洛剑光芒大盛,河图洛书虚影浮空,如同一面盾牌挡在身前!
“滋啦!”
玄甲人手中的短刃触碰到河洛虚影,竟如同烧红的铁块遇到冷水,冒起一股黑烟,刃身上的幽光瞬间黯淡!他闷哼一声,如遭雷击,踉跄后退,看向河洛剑的眼神充满了惊惧与…一丝难以置信的狂热?
“河洛之力…果然在你手中!”他嘶声道,不再进攻,反而迅速后退,拉开距离。
李寰持剑逼近:“你究竟知道什么?”
玄甲人却不答,猛地将手中那柄受损的短刃掷向李寰,同时身形急退,扑向洞口!那软剑则如活物般缠向李寰双脚,试图阻滞。
李寰一剑劈飞短刃,震开软剑,正要追击,却见那玄甲人并未直接逃走,而是在洞口石壁某处猛地一按!
轰隆隆!
一块巨大的断龙石竟从洞顶落下,要将洞口彻底封死!
李寰脸色一变,身形如电射向洞口,同时河洛剑全力斩向断龙石!
巨石崩裂,碎石四溅!但就这片刻阻滞,那玄甲人已消失在洞外的黑暗山林之中,气息彻底隐匿,再也无法追踪。
李寰站在破损的洞口,望着外面漆黑的夜色,眉头紧锁。
守陵人……前朝禁物……河洛之力……
这个突然出现的神秘势力,似乎知晓许多隐秘。他们守护的到底是什么?这块玄铁原矿,又为何被称为“禁物”?
他低头看向手中的原矿,又感受了一下怀中河洛剑柄传来的微弱渴望。
看来,寻找“源初之光”的路上,又多了新的谜团与潜在的敌人。
他返回洞内,将其余玄铁矿锭尽数收起。这些材料,对修复星槎至关重要。
必须尽快返回星槎,尝试修复,并重新评估这个“守陵人”带来的变数。
第三十二章:星槎纳玄晶
带着沉重的玄铁矿锭,李寰再次启动星槎的短距传送。能量波动中,他重返寂静的舰桥。
星槎依旧黯淡,槎魂的回应微弱如丝。李寰将那些普通的玄铁矿锭置于舰桥一角,唯独将那块蕴含着特殊波动的原矿,小心翼翼地带到主控界面旁。
当他将原矿靠近界面时,异变发生了。
主控界面原本微弱的光芒忽然跳动了一下,仿佛垂死之人嗅到了生机。那块暗沉的原矿表面,竟自行浮现出极其细微的、如同呼吸般明灭的银色光丝。同时,李寰怀中的河洛剑柄也发出轻微的嗡鸣,与那原矿产生共鸣。
“检测到…高纯度…低活性…星穹钢基矿…伴有未知能量残留……”槎魂断断续续的意念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渴望”。
“星穹钢?”李寰捕捉到这个新名词,“可用于修复?”
“是…基础装甲…最佳材料之一…能量残留…分析中……疑似…‘星核碎片’…极度稀薄……可尝试…吸收……”
星核碎片?李寰心中一动。难道这原矿的特殊波动,并非来自玄铁本身,而是其中蕴含的某种更高等的、来自天外星体的碎片?这或许就是它能被星槎扫描到的原因!
“如何吸收?如何修复?”李寰立刻追问。
一段复杂的能量引导图谱和信息流入他的意识。需要他以自身为媒介,引导原矿中那稀薄的“星核碎片”能量注入星槎核心,同时利用原矿本身的材质,初步修复最外层的局部装甲。
过程需极度精细,对能量控制要求极高,且存在风险——若那“未知能量残留”具有排异性或攻击性,可能反噬自身与星槎。
李寰略作调息,毫不犹豫地将手掌按在原矿之上,另一只手按在主控界面。帝王气血与神念缓缓探入原矿内部。
初时并无异样,只是感受到精纯的金属质地。但随着他神念深入,终于触碰到了一小点极其微小的、却蕴含着惊人能量与苍古气息的银色微粒!
那就是“星核碎片”!
就在他试图引导这微粒能量的刹那,微粒猛地一震,一股冰冷、死寂、却又带着某种星辰毁灭般磅礴意志的冲击力顺着他的神念狠狠撞来!
李寰闷哼一声,只觉得神魂如遭重击,几乎要冻结裂开!这碎片能量,竟如此桀骜不驯!
他全力运转功法,三世轮回锤炼出的坚韧意志死死守住心神,纯阳气血如同洪流般包裹上去,试图炼化这股冰冷死寂。
拉锯战在微观层面展开。那星核碎片虽小,品质却极高,反抗极其激烈。李寰额角青筋暴起,汗出如浆,身体微微颤抖。
就在僵持不下之际,河洛剑格处的河图洛书佩再次发挥神效。一道温润浩大的光华自主注入他的经脉,融入气血之中。这股力量带着调和、理顺、包容万物的特性,迅速中和了星核碎片的死寂与狂暴,将其转化为一种相对温和、却依旧磅礴的能量流!
就是现在!
李寰引导着这股融合后的能量,缓缓注入星槎主控界面!
嗡——!
整个星槎猛地一震!舰桥壁刻的所有星图瞬间亮起,光芒虽然不算特别强烈,却比之前明亮了数倍!一种“活过来”的感觉弥漫开来。
能量流顺着舰体脉络,优先涌向几处破损最严重的外部装甲区域。只见舰桥虚影上,那几处巨大的裂痕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银色的物质填充、修复!虽然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同时,那原矿本身也在光芒中软化、变形,如同液体般流动,覆盖向那些修复区域,强化其结构。
过程持续了约莫一炷香时间。
当最后一丝能量被吸收,那块原矿彻底化为飞灰,消散无踪。
李寰脱力般地后退几步,喘息着,脸上却带着喜色。
星槎舰桥的光芒稳定了下来,虽然远未达到充沛,却不再是濒临熄灭的状态。槎魂的意志清晰了许多,传来一阵舒缓与感谢的波动。
“外部装甲修复度:提升百分之二。总体能源水平:提升至百分之五。短距传送阵效能提升。基础扫描探测精度小幅提升。”
成效显著!
更重要的是,他验证了修复星槎的可行性,并找到了方法——寻找蕴含特殊能量的稀有矿物!
他看向角落里那堆普通的玄铁矿锭。这些虽无特殊能量,但作为“星穹钢”基材,想必也能用于后续的大规模修复。
就在他准备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这些普通矿锭时,那两条连接希夷与婉儿的微弱能量丝线,忽然同时传来了异常波动!
一条(连接希夷的)变得急促而紊乱,仿佛遇到了激烈的对抗或危险。 另一条(连接婉儿的)则传来一种极其微弱、却带着警示意味的干扰感,仿佛被什么力量试图屏蔽或窥探。
她们那边出事了!
李寰脸色顿变,刚刚放松的心神再次紧绷。
南方苗疆,西域古道,看来都并非坦途!
他必须立刻做出决断,先去支援哪一边?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