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变之一
文/康玉琨
1
“札札、札札……”,刘兰芝脚踩织布机的踏板,手中的梭子也在左右穿梭忙碌。伴随着织布机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织成的布匹越拉越长,刘兰芝的思绪也随之越飘越远。
她与丈夫焦仲卿婚前素未谋面,也互不了解,是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入焦家的。跟大多数女子一样,属于包办婚姻。幸运的是焦仲卿虽然长得文弱些,为人却是十分随和,对妻子的美丽、聪明和勤劳尤为满意,因此显得格外体贴。结婚快三年了,小夫妻感情与日俱增,恩爱有加。
与此同时,刘兰芝感受到了来自婆婆蒋冰花的不满。也不知道为什么,婆婆对刘兰芝的所作所为总是看不惯,总是鸡蛋里挑骨头,话里话外满是怨气和怒气,尽管刘兰芝处处陪着小心。
这一天,婆婆蒋冰花忙完手里的活计,抬眼看了一下正在织布的刘兰芝,端详着她的有节奏晃动的苗条的身躯,一头瀑布般乌黑的长发,双眉微蹙的姣好的面容,心底里突然涌上两个字“妖精”。这妖精打从成为儿媳那天起,表面上知书达理,其实透着傲气。常常自作主张,甚至去参加庙会连吱一声都没有。早晨起床煮饭的时候,她在灶台旁一边添着柴火,一边津津有味地吟诵古诗,装出一副很有文化的样子。还有,这妖精原名叫“刘兰花”,当初,媒人提亲的时候,蒋冰花认为“刘兰花”应该避讳改名,否则与婆婆名字中的“花”冲突,是对婆婆的不敬。可是,儿子焦仲卿却不以为然,认为名字只是一个符号,没必要那么较真。虽然最终“刘兰花”主动把名字改为“刘兰芝”,但蒋冰花依然心存芥蒂,深感不快。更何况这儿子也真是的,婚后居然对媳妇言听计从,而对母亲的话却常常当作耳旁风。
蒋冰花越想越来气,看到刘兰芝织布的动作慢了下来,就大声呵斥道:“刘兰芝,你胡思乱想什么呢?这样的速度你一天能织多少布呢?”
“好的,我快点。”刘兰芝闻言吓了一跳,急忙应声说,同时也明显加快了速度。她当然知道,这是婆婆故意找茬,若论织布的速度和水平,她在村子里那是排得上号的。
天黑的时候,在庐江太守衙门里上班的小官吏焦仲卿回到家里。他从小丧父,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供他读书,又寻了个好前程。因此,他对母亲特别孝顺,从来不说“不”字。今天,他照例向母亲问安,聆听母亲训话,然后回到自己的卧室,与刘兰芝进入二人世界。
2
刘兰芝递给焦仲卿一杯热茶,一边看着夫君品茶,一边跟他诉说一段时间来,她与婆婆之间的矛盾。最后,刘兰芝伤心地说:“这样下去,难免会有水火不容的一天。那时,婆婆肯定会休了我,遣送我回家,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焦仲卿对她们婆媳的关系心知肚明,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是拉着刘兰芝的手安慰说:“我母亲个性倔强,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多顺着她些,相处的时间久了,情况会有好转的,人们不是常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吗?”
第二天早晨,焦仲卿按照刘兰芝的意思,在向母亲问安的时候,刺探她对刘兰芝的看法。果然不出刘兰芝所料,蒋冰花有意提高声音说:“既然你问了,我就明确告诉你,刘兰芝我是越看越不顺眼,你还是趁早休了她。”见焦仲卿沉默不语,就进一步开导说:“就你的条件,还怕娶不到更漂亮的媳妇吗?这事你要不说,就由我来说。”
“如果休了刘兰芝,我就不再娶媳妇了,漂亮不漂亮的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焦仲卿忍不住表态说。
见儿子敢于顶嘴,蒋冰花拍着凳子,勃然大怒说:“你这个逆子,我的话也不听了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知道吗?你的书白读了吗?”想了想,她又指着焦仲卿的鼻子说:“你跟刘兰芝结婚差三个月就三年了,她的肚子有动静了吗?也罢,再给她三个月时间,如若还没能怀孕,叫她自己走人。”
看到母亲越说越气,焦仲卿不敢争辩,悄悄退回卧室,跟刘兰芝商量。刘兰芝明白此事已无可挽回,就冷静地说:“我收拾一下,这就回家去。”
焦仲卿闻言心痛不已,急忙阻止说:“都是我不好,连累你受罪!不过,不是还有三个月时间吗?我们努力一下,说不定你能怀上。要是运气好,能生个胖小子,我母亲一高兴,事情会有转机的。”
“可是,你工作忙,离家远,十天半月也回不了一次家,要怀上多不容易啊!”刘兰芝幽怨地说。
焦仲卿动情地吻了一下刘兰芝,拍着她的肩膀,让她坐在椅子上,语气坚决地说:“这一次不一样了,我保证七天回来一次。”
很快地,三个月的时间到了。刘兰芝的肚子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一切如常。虽然焦仲卿说到做到,兑现了他的承诺。
刘兰芝待不下去了,主动跟婆婆提出要回娘家。蒋冰花一点也不挽留,她面无表情地说:“你这次倒是明白事理,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
结局已定,无可挽回。临分手的时候,焦仲卿流着眼泪说:“你先回娘家住一段时间,等我母亲回心转意了,我就去接你回来。”然后,又指天为誓说:“我决不再娶,决不负你!”
3
刘兰芝突然回家,她的母亲张怡静大吃一惊。张怡静明白,按照礼仪,女儿出嫁以后,一定要得到婆家同意,娘家派人去接,才能回娘家。而女儿自己回来,应该是被驱遣回来了,这是张怡静始料未及的,因此顿觉脸面无光。
可是,了解了事情原委后,张怡静也没过多责备女儿,只是感叹女儿命苦。刘家原本也是书香门第,与焦家一样,男主人早早地过世了。本指望女儿与其夫君能同病相怜,好好地过日子,哪料到她的婆婆却不能相容。
事已至此,也没更好的办法。只能让刘兰芝先安顿下来,日子还是要照常过下去的。母女俩心里都清楚,短时间内焦仲卿是不会到刘家来的,甚至他的“等我母亲回心转意了,我就去接你回来”的许诺也是镜中月水中花,画饼充饥而已,但总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在等待着天上掉馅饼的时候。
刘兰芝被驱遣回家不到一个月,就有媒人陆续上门提亲。提亲的对象各色人都有,其中不乏官家子弟,也不乏富商人家和书香门第的子侄,而他们大多是相中刘兰芝的美色慕名而来。
时间长了,张怡静也有被媒人说得心动的时候。这时,她就去征求刘兰芝的意见,刘兰芝的态度却一直异常坚决,她斩钉截铁地说:“一女不事二夫,即使焦仲卿再娶,我也决不改嫁。”见女儿如此,做母亲的也不好逼迫她。张怡静能做的就是婉拒媒人或者干脆闭门不见。慢慢地,上门提亲的就越来越少了。
年底的时候,刘兰芝在外经商的哥哥刘永贵回家了。刘永贵身体壮硕却头脑活泛,满脸络腮胡子又增加了几分威严。他长年在外奔波,钱财越积越多,定下的婚期却一再推迟,已经三十一岁了,过了而立之年,却仍是单身。在母亲张怡静的再三催促下,这次终于赶回来准备完婚了。
然而,当他听说了妹妹刘兰芝遭遇的婚变后,急得直跳脚:“妹妹的事情不解决,我哪有心思结婚。”
第二天,刘永贵赶到庐江府,把焦仲卿约出来,好言相劝,让他把刘兰芝接回焦家。焦仲卿却一再说:“等等看,等等看。”最后,干脆沉默不语。刘永贵情急之下“啪啪”给了焦仲卿两个大嘴巴,指着他的鼻子说:“要你这种男人有什么用!”焦仲卿摸着自己被打肿了的脸,低着头,仍不说话。刘永贵狠狠踢了焦仲卿一脚,转身就走,心想:本指望这个妹夫将来能当个大官,也好给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财富当个靠山,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了。
回到家里,窝着一肚子气的刘永贵当面教训起妹妹来:“你当初嫁给焦仲卿这个窝囊废就是个错误,现在离开他反而是好事。你放心,我一定帮你找个更好的。”刘兰芝从小在哥哥的呵护下长大,对哥哥一向十分敬畏。但是,这次却执拗地说:“不用哥哥操心,我自有主张。焦仲卿也是被逼无奈,都是婆婆惹的祸。”
“长兄如父,这事由不得你。一切都必须听从我的安排。”刘永贵板起面孔说。看到哥哥不容分说,刘兰芝流着眼泪不再说话。
(声明:文字美图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删除等处理。)
《西部作家村》散文·小说创作联盟
顾问:吉狄马加,王宗仁,车延高,阿来,龚学敏
艺术顾问:张咏霖,刘代明
主席总编:詹仕华
副主席副总编:涂国模
常务主席: 王贵川
主编执行主席:程欣文
执行副主席: 李义忠,余楷茂,周克勤,贺杰,钟若菱,陈锡挺,鲁小月,珺羽
秘书长:李义忠,余楷茂(常务)
本期编审:涂国模
本期执编:周克勤
特邀编委:李发模(贵州),刘炳琪(湖南),张开翼(宁夏),张新平(湖北),赵南成(广东),陈俊(安徽),陈词(辽宁),罗盟(成都),贺罡(四川),吕雄文(西藏),贾文华(黑龙江),雪野(甘肃),韩志君(吉林) ,熊亮(江西)
编委:谭金强,付登华,孔令华,冯伦,胡锐,高万勇,孙金莲,商丘,宋健,唐鸣,归途,唐成光,李传斌,钟斌
策划:平原
编审: 涂国模,鲁小月
业务总监:珺羽
法律顾问:张华彬律师
每周一、三、五出刊。
千里马的草原,大树生长的沃土。用虔敬之心,铸造文学攀登之路!
来稿者,请点关注《西部作家村》,了解作品采用情况。
该公众号是纸刊《作家村》和《西部散文诗人》的选稿平台。作品应是原创首发,和授权本平台独家原创发表(投稿即视为作者授权,版权归作者,使用权归本平台)。请勿一稿多投。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拒绝抄袭涉黄。
来稿请认真校对和规范使用标点符号。文责自负,文章不愿修改者,请说明。
投稿请附作者个照或相关照片,作者200字简介。文章在《西部作家村》发表后,作者应积极主动转发,扩大影响;投稿两周未被采用者,可自行处理。
即日起,凡投稿本公众号的作者,作品在本平台刊发后,根据阅读量等情况,将有机会推荐到上述刊物,和党报副刊发表。
稿费:主要来源打赏。刊稿第七日后打赏不再统计;第八日按打赏的50%以微信红包发给作者(加主编微信),50%作为平台运营费用。
投稿邮箱:
诗歌:xibuzjc@sina.com;
散文: xibuzjc@sina.com;
小说: xbxiaoshuojia@sina.com。
投稿者,请加微信群“B《西部作家村》稿友群”,便于联系选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