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从县委临时驻地赶回来的刘殿尉正对武工队员们传达泰西地委及行署和峰山县的指示精神:"……我们的抗日战争,已进入了第六个年头。在我抗日军民的猛烈打击下,日本鬼子节节败退,兵员死伤残重,物资消耗贻尽。为了弥补前方人力物力的不足,最近,敌人又搜罗了一批残兵败将和军用物资,要在这两天通过津浦铁路运往前线。
县委领导和独立营首长要求我们武工队:在明天晚上,敌人的军火列车通过我们辖区之前,炸毁石店大桥,切断敌人的南北运输线,决不让日寇运过一兵一卒一枪一弹。"刘殿尉深深地吸了口气,把手一挥,说:"这个任务时间紧迫,非同一般。我们合计一下,怎个炸法。"
武工队员们一听,摩拳擦掌,纷纷出谋献策:"黑天后,摸掉桥头上的哨兵,用炸药把桥梁炸断。""潜水到桥下,把桥墩炸掉它一个。"
"化装成敌人上桥,然后……。
"刘殿尉听着同志们的发言,心里琢磨着:"石店大桥全长有几十米长。桥身全是用整块的钢板铆结起来的钢梁结构,非常坚固,桥墩基础又深又牢。要想炸断钢梁和炸毁桥墩,起码也得上百斤炸药。在敌人严密警戒的情况下,带着那么多炸药是不易接近大桥的。"叫敌人帮忙?"副队长刘峰一只手抹着腰,一手端着烟袋,左脚眦在一个大木头上,正"吧哒、吧哒"地抽着旱烟袋。听刘殿尉这么一说,把噙在嘴上的烟袋拔下来往地下一磕,说:"你是说,引爆敌人的军火列车?”"对,只要军火列车在石店大桥上一爆炸,整个大桥会全塌下来,小鬼子没有半月的时间,就甭想再修起来。"刘殿尉满怀信心地说。
刘殿尉的话音一落,整个会场象是油锅里倒上了一瓢凉水,立即炸了起来。
正在这时,张华风风火火地闯进院来。他斜背着电话机,浑身湿漉漉的,浑身沾满了花花斑斑的泥巴。他跑到刘殿尉跟前,说:"队长,刚才在电话上听到,坂本为了紧急运输的安全,又给青阳站的斋藤增加军力,调来了鬼子兵守卫石店大桥。"
"看来敌人是豁上老本了,怎么才能够接近大桥引爆军火列车呢?"刘峰说着,把目光投向刘殿尉,等待着他拿出主意来。长期共同战斗的生活,使刘峰对刘殿尉有了深刻的了解!
三八年初,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到了长清。刘殿尉怀着满腔怒火参加了八路军泰西游击队。三九年,为了在敌人的铁路线上播下革命火种,破坏铁路抗击日寇侵略,他们根据党组织的指示,经常深入铁路,打击汉奸,扰乱敌人的铁路运输,掩护过路的党政军干部到延安去,护送干部过铁路。在铁路上战斗的的几年里,刘殿尉积极开展对敌斗争,摸清日军铁路系统敌人运转的情报,及时准确地向党组织提供了敌人铁路运输的情报,截运鬼子的武器弹药,几次搞乱了敌人的通讯设备,使军车相撞……。后来,刘殿尉去了野战部队。为了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壮大敌后抗日武装力量,党组织又派他从野战部队回到了大峰山独立营,刘殿尉担任武工队队长。在革命的道路上,刘殿尉迎风斗雪,锻炼得不但有与猛虎搏斗的大勇,也有和狐狸周旋的大智。 刘殿尉凝眉沉思了一会,拿起张华背的那部电话单机,果断而有力地说:"既然敌人对石店大桥严加布防,从外边接近就更困难了。我想,泰安站离石店桥不到三十里路,中间还有万德火车站,青阳北边就是张夏火车站,咱们武工队主要负责对付万德和张夏火车站上的鬼子,一旦有意外发生负责接应我们。咱就利用曹昆玉来的机会,打入火车站,控制住石店桥南头的专用电话...引爆军火列车……。"
"曹昆玉!就是原来崮山站那个副警务段长吗?"刘峰问道。
"对,就是他。"刘殿尉点了点头说。
"这家伙可是蝎子驮蜈蚣﹣﹣上下正反都是毒啊!"刘峰咬牙切齿地说。
"你认识他?"张华问。
"我开始在峰山抗日大队时,在崮山站时,经常和他打交道。这家伙坏点子特别多很得日本人的赏识。我们在炸毁崮山铁路桥后,我们离开离开了长清,在之前,济南日铁司令部坂本就把他调去当了日军便衣队长。"刘峰说。
"这回可不管他是什么草鱼(曹昆玉)还是趴鱼、甲鱼,就是鳝鱼他也滑不掉。"张华说着,做了个两手一抹的动作,引得大家都笑起来。
刘殿尉说到:“我们绝不能轻敌,我想着这么干,大家讨论一下”,他向大家抛出了他的方案,接着,武工队员们又对刘殿尉提出的方案做了认真的研究讨论和补充。县委批准了武工队的行动方案。最后,刘殿尉根据方案进行了战斗布署。吃过早饭,刘殿尉、刘峰、张华,立即朝崮山车站以北五十里外的白马山车站奔去。在白马山车站上车,列车向南开来。车箱里又闷又热,空气浑浊。一个身穿日本制服,头戴战斗帽,斜挎驳壳枪的乘警向乘客大声嚎着:"检查了,谁也不准乱动!"
在白马山车站上车的刘殿尉、刘峰、张华,坐在车箱门口的一排座位上。刘殿尉头戴礼帽,身穿丝绸大褂,脚穿一双净亮的黑皮鞋,戴着一副金丝镶边的墨色眼镜,俨然象个大商人。张华穿着一身哔叽西装。刘峰象个随从打扮,提着个小手提皮包。
车外风,带着初夏季的麦子的清香,从车窗外吹进来。刘殿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透过车窗,望着那白云缭绕,依稀可见的莲台山的主峰。莲台山位于张夏境内,紧靠津浦铁路、山下是交通干线,南与四大名刹之一——灵岩寺相邻,西与道教圣地——五峰山相望,北距济南25公里。莲台山环抱如城,又因形似佛座莲台而得名。汉代大将军娄敬曾在山中隐居,又名娄敬洞山。山上文物古迹荟萃,有张仙祠、三元宫、玉皇殿等。莲台山自古有“世外桃源”的美名,并以其洞奇、林秀而著称。
在长清百余里的古御道上,据记载,靳庄真武阁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明、清皇帝南巡或是泰山祭祀游览基本都要经过此地。特别是清朝的康熙和乾隆数次去泰山、灵岩,几乎每次都要从此阁下走过。
真武阁位于张夏街道靳庄村内。明代创建,清代重修。真武阁又名“玄帝阁”,是为供奉真武大帝所建。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尊神。因而在我国北方,一般在交通要道或重要关口等要冲都要建一座真武阁,以镇压一切不祥之邪。
真武阁阁楼阳面建有一堵影壁墙,遮挡住了里面的神像。影壁墙的正下方也就是石砌券门的正上方位置,刻着“真武阁”三个字。在石砌券门阴面的北侧门上方,也镶嵌着一块石匾额,宽0.5米、长1米,上面刻着“齐川通鲁”四个字。字体苍劲有力。“真武阁”和“齐川通鲁”均在劵门之上的同一位置,南北相对。如今,那种临战前的革命豪情涌上心头。刘殿尉没有心情欣赏列车外这古老的建筑和村落。(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