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有云:“日中则昃,月满则亏”,道出了物极必反的真理。人生恰似登山,登顶并非终点,而是下坡的开端。真正的智慧,是始终行走在上坡路上,保持向上的姿态,方能避开盛极而衰的宿命。
两千多年前,大秦宰相李斯的人生轨迹,便是最深刻的注解。年轻时身为仓库小吏的他,因见“仓中鼠肥而安,厕中鼠瘦而惊”,顿悟环境对人的塑造,遂发愤研习刑名之学,终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享尽荣华。可当他与儿子被押赴刑场时,却泣血感叹:“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彼时他才明白,当年田间耕作的平凡安稳,竟是此生最珍贵的幸福。从仓中鼠到阶下囚,他登顶权力巅峰的那一刻,命运的下坡路已然开启。
放眼当下,许家印的人生起落更令人唏嘘。出身贫寒的他,靠国家资助完成学业,曾以“忆苦思甜”彰显初心,将红薯摆上餐桌,诉说对过往的铭记。可巅峰之时,他斥巨资组建顶级歌舞团,豪车游艇相伴,进口雪茄与珍稀水果不离左右,过着堪比帝王的生活。昔日“一切归功国家”的誓言犹在耳畔,如今却身陷债务泥潭,从云端跌落。他用亲身经历印证:当人生站上所谓的“顶点”,若失去敬畏与节制,下坡路便会来得猝不及防。
无论是李斯的权力幻梦,还是许家印的财富泡沫,都在印证“物极必反”的规律。山顶的风景纵然壮阔,却只有一瞬;而上坡路的每一步,虽有艰辛,却藏着成长与希望。它不是不求进步,而是不追求极致的圆满;不是畏惧成功,而是懂得给人生留有余地。
人生最好的状态,从不是站在万众瞩目的顶端,而是永远走在上坡的路上。带着敬畏之心前行,守着清醒之志攀登,不疾不徐,不偏不倚,方能在岁月长河中,避开急转直下的风险,留住内心的安稳与长久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