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东乡县城南郊,县一中会龙山下,有一眼清泉,春夏秋冬,经年累月,汨泪长流。那就是有名的"龙泉”,又称“龙山师水"。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党内一支笔,红军书法家”的舒同将军曾经挥毫泼墨:龙山师水总难忘。
是在仲秋,艳阳高照,我到龙山,叩问龙泉。
龙泉,您可是天龙饮用的清泉? 那么亮,那么纯,那么甜……
你该流过了唐、宋、元、明、清,流过了辛亥革命,流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流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吧?
我以无比的敬畏,羡慕你的幸运,钦佩您的恒心。
什么是长命百岁?什么是永远年青?什么是童心常在?什么是锐气永存?什么是大智若愚?什么是宝刀不老?什么是情深义重?什么是爱洒人间?面对您冰清玉洁的姿容,面对您叮叮咚咚的轻吟细唱,如醍醐灌顶,我豁然顿悟。
龙泉,您是令人百看不厌的风景线。您的甘甜和清纯哺育了舒同将军这样闻名中外的大书法家。他那雍容大度,浑厚圆润、大巧若拙,刚柔兼济的“七分半"舒体字,肯定有您潜移默化的滋润,肯定有您不声不响的启迪。舒同将军与您肯定有着非同寻常的情缘.否则,他怎么会在名播长城内外之后,依然念念不忘你的倩影风姿并且题词赞誉您呢?
龙泉,您的诞生是否伴随着美丽诱人的神话?您座落的龙山正象即将腾飞的巨龙哩!
人们欣喜地看到:是共产党人指点江山,让古老的龙山焕发新的生机。如今的龙山,书声朗朗,朝气蓬勃。她背负起东乡县第一中学,负背着祖国繁荣,东乡振兴的明天!而朴实无华的龙泉,面对青春的躁动,面对日趋繁华的世间,面对南来北往的列车,面对经济大潮的汹涌,却始终那样冷静,那样从容,那样坚韧不拔,一如当初,叮叮咚咚地唱着属于自己的轻歌,奔向汝河,奔向大江,奔向大海!
龙泉,您给了世人多少惊喜多少赞叹多少感悟?您是在哪年哪一月哪一个夜晚或白天流进东亚制药厂厂长江文藻的心中和梦中呢?该是因为您灵性的启示,江文藻才那么意气风发、猛志长在,那么充满活力、事业兴旺吧?
您一定知道东亚制药厂办起了以您为名的《龙泉报》吧?您一定知道东亚制药厂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勤奋劳作,科研攻关,以“龙泉”为商标的系列药品走俏大江南北甚至飘洋过海赢得红头发、高鼻子、蓝眼睛夸赞不已的情景吧?
站在龙山脚下,会龙桥边,我轻轻地叩问龙泉。我看到金色的阳光下,龙泉折射出的斑阑色彩,那样朴素,那样简明,那样绚丽,那样丰富,那样晶莹,那样妙不可言。聆听龙泉弹奏的琴弦,聆听那“叮叮咚咚”的轻吟细唱,我似乎听见龙泉在不断地告诫世人:无须多言,看我行动,且用真心,爱洒众生!
带着满足和欣慰,含笑作别龙山与龙泉,我看到一幅理想国里的清晰图画:泉水清纯,巨龙腾飞,东方的广阔国土上,亚细亚的太阳,红红的,圆圆的,正在冉冉升起……
(本文原载东亚制药《龙泉报》三版头条)
杨金高:中外诗人注册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诗词学会会员,抚州市东乡区作家协会顾问、区委宣传部退休干部,1965年9月出生。曾任北京《报告文学》杂志特聘作家、《江西日报》特约通讯员,《抚州日报》首批特约记者。自1983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有700多篇(首)约80多万字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作家》《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人才报》等近百家报刊,并入选20余种选本。著有《龙山行吟》《东乡之光》《赤子心歌》《金高读书》《杨金高散文随笔选》。有作品在全国征文赛中获奖,在《中外诗人》多次发表个人作品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