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篝火与烽火(外四首)
文丨孙晋平
旋转着方向盘,
载着心爱的人和家,
驶进了苍翠的山坳。
炉火的一次次点燃,
肉香味松枝中清冽飘散。
我们的笑闹声撞上山壁,
清脆地弹回耳畔。
暮色环绕在房车周围,
山峦的轮廓沉入墨蓝。
我们点亮了露营灯光,
暗色被温暖光圈晕开。
在我永远不会遗忘光圈里,
八十年前焦土的影在浮现:
那是卢沟桥的石狮在震颤;
是太行山脊梁挺直的腰杆;
是亲人送儿上战场的泪光,
凝固在诀别的村口与湾畔。
风掠过树梢,
飒飒的低语。
邻车传来轻唱,
悠扬如和平鸽哨。
我添了一根柴,
篝火噼啪爆响,
火焰突然升腾,
瞬间照亮夜空——
今夜我的房车,
是安宁的岛屿。
而那篝火跳跃,
连同山谷回荡的警报,
是我刻在心底的碑铭。
(这灯火,便是我们永不遗忘的纪念。)
秋光停泊处
停在小河湾臂弯里的房车,
像一枚被秋风轻放的落叶。
长廊曲折布满灯笼飘悬,
木纹里藏着时光的密语。
我举起了手机镜头抓拍,
捕捉斜阳穿过廊柱琴弦。
将我爱人婀娜多姿身景,
拉长成一首瘦金体诗篇。
当微风掠过,
取景框飘进几片树叫,
深褐的栏杆被金箔点缀。
远处,
河水把云朵和飞鸟的倒影,
都酿成了澄澈如画的秋醺。
在我把快门按下时,
整条长廊忽然安静——
所有斑驳的光影间,
都成了相册里不会褪色的,
秋天印章。
露营生活中的人间烟火味
折叠桌子支开,
露营生活美景。
菜场带泥的白菜,
加水灵小葱玉米。
几枚微温的鸡蛋,
是今日美味疆域。
蓝焰摇曳的防风炉,
舔灼着黝黑的锅底。
油锅星花的噼啪声,
惊醒了蜷睡的蒜泥。
菜香气像极了逃兵,
撞开房车的小车窗,
遁进松涛与溪声里。
碗筷的叮当着响,
是露营中的鼓点。
盐粒簌簌的落下,
似一场微型的雪。
水流哗啦的冲洗,
洗去菜叶旅途的尘。
当暮色漫过玻璃,
车顶蜿蜒的炊烟。
给群山系上一条——
柔软的餐巾。
等一勺热汤入喉,
星河便亮在了碗底。
云上帧语·摄于贵安华为
云上屯奇观,
刺破黔中迷雾。
数谷大道的尽头,
是云端长出的城堡。
我手机镜头,
贪恋着这美景。
把数字山峦棱角——
倾泻在几何的梯田。
蓝莹莹的人工造湖,
栈道在脚下伴其左右。
新建起的屯堡石墙,
托起这片晶莹的丛林。
我匆匆按下快门摄下:
一半是光的眩伶锋芒,
倒映着天仙靓丽身影;
一半是厚重文化底蕴,
把弄着大地苍翠脉搏。
此刻的我,似在云端,
正立于磐石顶端之上。
我的手机像素与字节,
将此刻的惊艳与永恒,
凝成硬盘深处一粒微光。
正当微风拂过,
发梢迎风摆动,
服务器的阵列——
拂过恒定低吟。
一张张美照,
很快的嵌入,
这云端屯堡中的肌理。
锈色密码
——走进三线建设军工厂
在车床的齿痕里面,
还咬着不朽的钢屑。
墙上各式生产标语,
还在争取谈判的所有权。
我们认真的数着——
弹壳改制的烟灰缸,
像数着被解散的番号。
工厂里老会计的算珠,
突然在玻璃柜里集体哗变。
记得车间的老王用铣刀,
给女儿刻的铝制蝴蝶结,
记得淬火池的里面,
沉没的青春与诗笺。
穿工装的师傅举手间,
灯光突然从指缝漏下,
在检验台刻出几条金线。
这里曾组装过我们的黎明,
让祖国不断走向美好明天。
【作者简介】:
孙晋平,男,中共党员,退伍军人,三等功臣,大学本科文化。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华语诗歌春晚理事会理事,河北承德孔子智库研究院研究员;原贵州广济堂药业有限公司,贵州广济堂健康药业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原贵阳男健医院院长,原贵阳市珍珠岛温泉度假酒店总经理,现已退休。
